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世界历史几大帝国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

火烧 2022-04-03 00:22:33 1064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引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

引述别人的观点吧 那本书你有兴趣可以看看
许天田(Victoria Tin-bor Hui)2005年出版了《古代中国与早期现代欧洲的战争与国家形成》(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该书解决了西方学术界这个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难题,一经出版,立即荣获美国政治学会年度最佳图书奖。这本书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统一、欧洲分裂,都不是必然的、命定的,都是偶然的、人为的。
战国七雄中,秦本是弱国,秦灭六国,是以弱胜强(第65页)。六国的战略是合纵,秦国的战略是连横(第67页)。连横最后战胜了合纵,为什么?因为六国之间也是争斗关系,难以真正合纵。等到不真正合纵就要灭亡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第74-79页)。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第80-84页)。秦国得以富强的制度政策,六国也可以学,但他们学得太慢、太迟,最后学也来不及了(第85页)。秦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慎战,轻易不出手(第88页)。非打不可的时候,也善于以少击多,分而歼之。但到了非集全部国力一决雌雄的时候,秦国从不手软,例如长平之战和灭楚之战(第89-90页)。欧洲分裂、中国统一,与地理无关。欧洲多有一马平川,中国多有高山大河、天堑屏障。黄河与几个险关隘要,曾经是秦国东进的天然屏障(第90-91页)。秦灭六国,以弱胜强,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七代君王,花了135年时间,打了57场战争,殊为不易(第96-97页)。采用郡县制使秦的扩张更为便利(第97-99页)。秦最后终于一统天下,主观条件决不可忽略。秦始皇、李斯,雄才大略,气吞山河,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破釜沉舟,发起最后一战,九年时间,荡平六国,一统天下(第99-101页)。为什么秦国能制定聪明的战略?和六国统治者相比,秦国君臣更为雄才大略、聪明睿智。秦国用人看才能、不看出身。秦王胸怀宽广、用人不疑、放手让大臣将帅做事(第101-107页)。
早期欧洲则完全相反。1495年到1659年,不论法国还是哈布斯堡王朝,都不是走自强的道路,而是自我消弱(第111-120页)。1661-1715年,英国走向自强,法国则继续自我消弱(第120-126页)。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法国,才达到古代中国的水平,拿破仑差一点统一欧洲。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像古代中国一样,实行了征兵制,有了职业军官。拿破仑也像秦国一样,实行连横的战略。在兵败俄国之前,拿破仑一直走上坡,之后就走下坡了。为什么?秦国也有过多次大的失败,但最后成功了,为什么拿破仑败了一次就起不来了?秦国是靠自己的人力、物力打仗,这次败了,回去生聚修养,下次再来。拿破仑是靠欧洲各国的钱和欧洲各国的兵来打仗,一败就不可收拾。简言之,和秦国相比,拿破仑自强的制度政策还不够彻底、不够有力,国力还很有限,还达不到统一的要求(第127-136页)。早期欧洲士兵是雇佣兵,军官是雇佣军官、贪污腐化,资本家唯利是图,容易自我消弱(第139-142页)。欧洲长期英法相斗。英国走富国的道路,国富兵不强;法国走强兵的道路,兵强国不富;都没有找到秦国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主要由于直接学习中国,后来普鲁士最先找到了接近于秦国富国强兵的道路(第142-149页)。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欧洲中国,盖莫如是。但如果比较战争时代的长度,战争频繁的程度,投入兵力的数量,伤亡的数量,战争所引起的人口的减少,按人口比例计算战争所造成的人口减少,古代中国的战争都要比欧洲惨烈的多。春秋战国打了500年,从100多个国家,打到几十个国家,打到战国七雄,最后秦始皇一统天下。欧洲打来打去,并没有灭掉多少国家,早期欧洲君主实属无能。拿破仑之后,要想改变多国并存的状况,为时已晚(第149-156页)。
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臣子经常直谏君主,君主经常从善如流,大家都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不行仁政,从大臣到百姓,都可能弃你而去(第168-179页)。为了自强,战国七雄都搞征兵制,都搞中央集权政府,都搞以法治国。商鞅变法后秦国搞得最好,政府按政策和法令办事,高度合理化,高度理性化,秦律的规定非常详细,力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接近现代民族国家。这些方面,欧洲都是在拿破仑之后才逐渐赶上来。秦律虽然严苛,但公平。英国税率比法国高,但法国老是因为征税闹事,因为法国不公平。秦国比英国还公平(第178-190页)。早期欧洲国家,国不像国。没有常备军,雇佣兵腐败。国家向资本家借钱,还不起就要破产。国家自己收不了税,雇人收税,弊端丛生。后来瑞典、英国、普鲁士、法国都变法改革自强,但都没有强大到足以统一欧洲(第190-195页)。古代中国不用雇佣兵,政府手上没有现款也垮不了。田赋用来支付政府行政费。商业税收用于宫廷,现款多了,则会重赏有功之士。而欧洲君主离了商业税收就活不下去。为了富国强兵,春秋战国秦汉都重农。欧洲则不得不重商。重商把欧洲国家搞弱了(207-214页)。秦国用民力用得太狠,讲法太多,讲礼太少,重武轻文。汉承秦制,但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纠正了这些错误,中国的统一遂成为定势(第216-223)。
没有什么是命定的,秦国的统一,德国的崛起,日本的崛起,都是逆势上扬,都是秦国、德国、日本变法图强、自强不息干出来的。世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未来如何取决于你现在怎么做。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国家现在的政策。国际社会将继续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第三世界国家难以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不让他们产生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第235-237页)。

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长还是分裂时间长?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
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
按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
公元前221年-前209年(秦) 12年
公元前108年-公元22年(西汉) 130年
50年-184年(东汉) 134年
280年-301年(西晋) 21年
589年-616年(隋) 27年
630年-755年(唐) 125年
1279年-1351年(元) 72年
1382年-1644年(明) 262年
1683年—1850年(请) 167年
合计 950年
以上By葛剑雄::xici./H: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余论_职场论坛_西祠胡同.htm
胡适先生曾说,中国历史上有过七个分裂时代。
1、春秋:一般以周平王元年(前770)到周敬王四十四年
(前476)为春秋。
2、战国:一般以周元王元年到秦始皇26年(前221)统一
中国为战国。
3、三国: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到280年吴亡止。
或赤壁之战后三国建立之前的历史。
4、十六国:公元304年刘渊称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5、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
6、五代十国:北方地区,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
梁,此后相继出现唐、晋、汉、周,称五代。同
时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十国。到979年赵匡胤统一
中国。
7、宋辽夏金元:宋(960-1279);辽(916-1125);西
夏(1038-1227);金(1115-1234);元,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
元。
还有:.yule.sohu./r-history-448247-0-0-0.
夏商周不算了,那时不能称为统一,既是离的最近的西周,周昭王时,楚国就称王分庭抗礼,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境内万国林立。
自秦开始说吧。
秦朝一般说前221年统一,其实并不是如此,那时仅是灭了六国,江南大部要到前215年才归入秦的版图,到209年大起义爆发,其实统一了六年。即使如此,在中原战国卫直到前209年才被秦亡国。严格说它一年都没统一。
青藏、东北、西北、蒙古大部、台湾、云南等不在版图内。
秦时首都在咸阳。勉强算6年。
汉朝分两段看:
前202年刘邦称帝建汉时,赵佗比他早一年在广州称帝,建南越国,此外还存在闽越、滇等政权不归政府管辖。直到前111年灭南越、前109年灭闽越才能称为勉强统一,东北大部、青藏高原、台湾、蒙古大部等不归中央。到西汉新莽末17年,大起义爆发统一局面波坏,共计统一了126年。首都在长安
东汉建国于25年,但完成勉强统一的局面则到了36年公孙述的政权灭亡。到184年黄巾大起义,统一了148年。其疆域和西汉基本一样,不能包括青藏、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台湾等地。首都在洛阳。
西晋的基本统一在279年,到304年刘渊政权建立,统一局面破坏。25年统一。疆域比两汉还要略小。首都在洛阳。
隋朝的基本统一在590年灭陈开始,到612年大起义爆发止,其疆域和西晋相当。合计22年。其间首都在长安15年,在洛阳7年。
唐朝建立在618年,628年,梁师都政权灭亡,完成基本统一,到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共基本统一127年。东北有渤海、西南有吐蕃、北面有突厥、回鹘等政权。安史之乱后称王称帝的多如牛毛,不能称统一。
在127年中,洛阳作为首都53年,长安74年。
宋朝比上述几个朝代疆域更小一些。北宋时,有西夏、辽、大理、吐蕃存在,南宋就根本不用提了。北宋要说基本统一汉民族本部,还能说过去。也就979-1126,算147年。首都在开封。
元朝、清朝属于亡国时期,不论。
明朝基本统一算248年就足够了。北面有北元、后期东北存在后金,新疆地区、蒙古高原大部、台湾不在版图。
首都52年在南京,196年在北京。
民国只有形式上的统一(始终存在军阀内战、国共战争、及抗日),本质上一天都没统一。
共和国自西藏51年西藏解放,到今天2007年基本统一56年。完全统一尚有待收复台湾及外蒙。首都在北京。
严格按今天版图说来,中国一天都没统一过。
基本统一时间:905年。即秦6年,西汉126年、东汉148年、西晋25年、隋22年、唐127年、北宋147年、明248年、共和国56年。
自公元前221年-2007年,共计2228年,基本统一期905年,占40.62%,分裂期1323年,占59.38%。如果北宋的147年剔除,基本统一期更段。
北京作为基本统一国家首都时间:252年;洛阳作为基本统一国家的首都时间:233年;西安(含咸阳)作为基本统一国家首都时间 :221年;开封作为基本统一国家首都时间:147年;南京作为基本统一国家首都52年。
结论: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家。
原创:统一的定义:形成以中原为中心,以华夏族为主干的稳定的集权政权。
我的结论:统一是主流(是指主要的趋势,不是绝对时间比)!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分裂统一战争基本上都是北面统一南面

因为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一开始就在黄河流域,
秦汉时,关中地区是统治的中心,
到了唐朝,都城也是在长安。
南宋时期经济繁荣,可惜军事能力太差,最终还是被蒙古灭国。
北方的经济发达,人口多,因此灭南朝的机会更大。
历史上唯一一次南方北伐一统天下的就是朱元璋,这已经是元朝末年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是统一的时间长还是分裂的时间长

按照大一统的概念,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久统一的时间很短,分裂的时间很长。例如目前中国的台湾还处于分裂状态。

中国这么大的土地在历史上都能够统一,为什么欧洲在历史上从来就没

怎么没有 罗马帝国不是统一了么, 继而是罗马教廷的统治,欧洲的国王,必须要教廷的加冕才有效,教廷的强势,是不希望有统一的国王来挑战教廷,欧洲国家自己打累了 ,就去打阿拉伯异教徒,

世界历史几大帝国 为何历史上欧洲的大帝国最终都会分裂,统一时间很短,而中国在历史上却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裂时间很短?

个人觉得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延续几千年的统一大帝国 ,主要的原因是 “汉字” 的功劳 。
试想一下 ,中国有几百种方言 ,如果使用拼音文字 ,就会出现几百种文字 ,怎么能够成为统一的大帝国呐 ?
在中国 ,不管你说什么方言 ,落在纸面上的都是汉字 。
世界上的五大文明 ,只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 ,其它的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希腊文明都消亡了 ,这也是汉字的功劳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他的 统一度量衡 ,车同轨 、书同文等 政策是保证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最有力的明智之举 。
正因为中华文明保证了大一统 ,中国人从来不怕任何宗教的侵害 ,也不怕任何异族的入侵 。

非洲历史上为什么没出过统一的大帝国

西非的迦纳、马里和桑海,在东非长时间存在的阿克苏姆王国和衣索比亚帝国,北非的迦太基和摩洛哥,由班图人建立的刚果王国,辛巴威文明,南非的祖鲁人政权都是非洲的重要国家
其中强盛时期的迦太基能与罗马匹敌,衣索比亚和西非的几个主要政权都是一度影响力很大的国家
而为什么没有出现包含大半个非洲的国家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原因,在古代,基本不可能有大批量的人通过撒哈拉沙漠,所以就没有统一的大非洲

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请说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后实现统一的四�

第一次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的分裂局面,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只有十四年的历史。
第二次西晋,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时间短暂),西晋(265—316年)只有51年的历史。
第三次隋朝,隋文帝灭南陈,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朝(581年-618年)只有37年的历史。
第四次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宋,辽,西辽,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元朝(1271-1368)只有97年的历史。

历史上地跨欧洲的六大帝国是哪六大帝国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菲王朝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56年~前323年),又称马其顿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幷包埃及,西并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瓦解。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版图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义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语:Osmanlı İmparatorluğu,1299—1922年)为土耳其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帝国极盛时在亚欧非三大洲拥有广阔的属地,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大部分领土。西至阿尔及利亚北部;东抵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湾,一度到达里海;北及今之奥地利,斯洛维尼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南部;南达今之苏丹与叶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林,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

中国这么大的土地在历史上都能够统一,为什么欧洲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呢?

这个原因有多方面的。
首先是文化的因素,在中国古代,即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大一统观念,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心理上不会抗拒统一,而统治者都想成为一统天下的王者。之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更使得大家思想上趋于同化,骨子里的东西一致,也就不会使国家因为文化差异而分裂。西方却缺乏这种思想文化。
第二是文字的统一。全国上下,从秦国之后使用同一种文字,之后不管差距多远,即使口音听不懂,只要写字,大家都能够进行沟通并融合。西方各名族文字即使相互影响,但是发音不同,书写出来相互不认识,导致文化也旧难以融合。
第三是地形的影响。中国东面南面是海,西面的难以跨越的青藏高原,只有北面是蒙古大草原,但是也大部分被山地阻隔,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使得各族群能够逐渐相互融合,不容易受到外来影响。即使异族入侵,也可以退到江淮一线凭借天险储存势力。而较优秀的内部环境资源,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汉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周边的异民族,也更容易吸收消化周边的异族。而欧洲唯一可能在中世纪前统一的古罗马与异族边界太长,难以全面阻止异族入侵,最终因异族不断侵袭导致灭亡。
第四个是中国与众不同是家国观念。把家的概念和国统一起来,又把对国家的忠与对长辈的孝统一起来,构筑了较为牢固的向心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