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求一篇历史读后感!!
求一篇历史读后感!!
首先要声明一下,《三国演义》是一本历史小说,为了情节的需要,其中有许多故事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
所以说,《三国演义》并不能作为历史的根据。
不过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不可不读的!!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在这里我是不可能把原著发出来得!!)
这一回说从黄巾起义的背景开始说起,直到刘、关、张三人碰巧救下董卓为止。
本回中提到张角,演义中说他“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这个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授予张角三卷天书,并告诉张角这天书名曰《太平要术》,还要他“代天宣化,普世救人”、告诫他“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张角拜问老人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无可置否,这太神化了!!不过好奇心起:这南华老仙到底何许人也?当然,这是无从查证的,不过在《道家简史》这本书中到是提到了“南华真人”,我个人认为这“南华老仙”就是“南华真人”,而这“南华真人”正是唐玄宗追封庄子的封号。
换句话说这“南华老仙”,或者说这“南华真人”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而《庄子》一书则被后人称为《南华真经》。
再说这《太平要术》,明摆着是没这书的,不过道家的典籍之中倒有《太平经》一书!对于这等联想创作,不得不称赞一下我们的罗贯中老先生!!
不过张角最终是萌有异心,见民心已顺,妄图顺势取天下……结果呢……他明明答应了南华老仙要“代天宣化,普世救人。
若萌异心,必获恶报”!罗老也通过这段虚构出来的故事作为黄巾起义的前因以及黄巾起义失败的伏笔,告诫我们:做人要守信,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
言归正传,这一回的题目也说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也就是说这重点还是在“桃园三结义”上。
可是结果确是出乎人们意料,“桃园三结义”这件事经罗老一写,早已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似乎已成不变的事实,不过它却不为历史所支持。
在晋代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中,只是说“先主(刘备)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室,恩若兄弟”以及“(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
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而已,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事!罗老这样写应该是有他的目的的,我在这也不胡乱猜测了!!
说完刘、关、张后,咱们再来说一说同是这一回出场的曹操!!曹操的身世倒是极其古怪,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演义》中说“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而被认作是正史的《三国志》中却说“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底细)。
嵩生太祖。”不难看出,这正史之中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而罗老也避开了这资料上的不足之处!貌似就很多人而言,对曹操的评价就是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其实不然,这似乎只是罗老自己的话而已,当时的人对曹操的评价应该是“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句话!
参考资料:://zy-hzc.blog.163/blog/static/6471923420081485653821/edit/?mode=pr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