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经济战 经济战的鼻祖:管仲
经济战的鼻祖:管仲
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填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本文是否给了我们类似启示呢?
经济战自古就是敌对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和平削弱甚至搞垮他国经济实力的一种不流血的战争方式,经济战的和平手段已成为军事战争的补充手段。但经济战并不是一个新东西,其实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已包含经济战的思想,并被他熟练运用,成为反制其他诸侯国家最主要的利器,为齐国霸权奠定基础。
管仲(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除辅佐齐王外,还著述立说,其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尤其是《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中经济战计谋思想可谓惊世之策,是世界上最早运用经济战制伏敌对国家的伐谋之策。
管仲流传最广最为世人所称道的就是服帛降鲁梁。《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载:鲁国与齐国是邻居,经济来往很密切。鲁国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叫鲁缟,以薄著称。有一句成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说的就是这种鲁缟。管仲让齐桓公和众大臣带头穿用鲁缟做的衣服,在齐国引起以穿鲁缟衣服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比种田划算多,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地织起缟来。这还不算,管仲又添了一把火。他派人张贴公告,对鲁国商人进行奖励: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三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无人耕种,那些肥沃的田地就自然而然荒废了。过了一年,正当鲁国人沉浸在挣大钱的喜悦之中时,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这可把鲁国人害苦了,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去。要命的是,由于没人耕种,粮食严重短缺,鲁国人只好盯着堆积如山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毫无办法,只好到齐国去采购粮食,可这时管仲就把粮价一提再提,提得鲁庄公吐血不止,最后只能出重金换取宝贵的粮食。老实说,管仲的这种做法有点阴损。不过,能够利用经济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接下来,管仲又用类似的办法玩了两把,办法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是这样说的:齐国想攻打楚国,可怕打不过,就向管仲讨办法,管仲就建议齐王用高价收购楚国的生鹿,桓公便营建了百里鹿苑,派人到楚国购买生鹿。楚国的鹿价是一头八万钱。管仲首先让桓公通过民间买卖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其次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生鹿。楚王见有利可图,便通告全国百姓猎取生鹿,换取齐国的全部财宝。楚国百姓便都放弃农业而从事猎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生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加十倍,则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的男人为猎鹿而住在野外,妇女为猎鹿而住在路上。后来隰朋让齐国百姓藏粮增加五倍。管仲这时开始派人封闭关卡,不再与楚国通使。这时问题出来了,楚国人忙着猎鹿,都不种粮食,楚国粮食告急,高达每石四百钱。齐国便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去卖,楚人投降齐国的有十分之四。经过三年时间,楚国就降服了。这样把楚国也搞掉了。
综观管仲的经济思想,其对外经济权谋总结为五个方面,《管子·轻重甲第八十》中是这样说的:桓公曰:‘轻重之数,国准之分,吾已得而闻之矣,请问用兵奈何?’管子对曰:‘五战而至于兵。’桓公曰:‘此若言何谓也?’管子对曰:‘请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此所谓五战而至于兵者也。’桓公曰:‘善。’大致意思就是,在平衡供求上作战,在调节物价上作战,在物资流通上作战,在运用权术上作战,在利用形势上作战。认为这样就能作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整体上说,保存在《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中的这些经济战计谋的核心都是通过让他国发挥某种产业优势,利诱其放弃基础产业(管仲时代主要指农业),使其产业结构弱化。等到时机一成熟,就通过禁运手段强迫对方屈服。马非百先生以为,这些经济战术均是以轻重之策灭亡他国之具体说教,而其中心思想,则只是一个阴谋,即运用‘天下下我高’之原则,将某种外国特产之国内价格提高到比出产国更高之办法,使其变成单一经济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已。

经济战的主要思想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战中的伐谋,是高手之间的较量。对现实的中国反经济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今国际大宗商品居高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着全球农产品、矿产品、能源等经济资源,掌握着各种商品的定价权。如去年发生的铁矿石定价事件,近年的稀土贱卖事件,已表明中国一些行业已严重受制于人,原因就是中国不讲轻重之术,不知终始的结果。《管子·轻重篇》的主张在汉、唐、宋的经济生活中曾发生过重要作用,在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是当今各国崛起角逐的情况下,几千年前的战国策略仍可让我们警醒,其重要意义和可资借鉴之处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