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东站 唐中才:話說祁縣來遠前莊
唐中才:話說祁縣來遠前莊
雜談前莊
注;本文寫完後,唐中厚,唐寶青專門實地去拍照並提供了照片。在此表示感謝。圖為逃難窯、司莊橋遺址及前莊村街景
南風溝是祁縣東南鄉三大溝之一,現南風溝行政村包含10個自然村,其中最大的自然村就是前莊村。
南風溝在來遠的當地發音中,應當稱為南鳳溝才對。每年春天,南風北移,南風經過上黨盆地,越並潞二州之間的分水嶺,沿此溝最先到達祁縣地界,故稱為南風溝。不過之所以敢說此溝稱為南鳳溝,是因為傳說,鳳為雌性,凰為雄性,此地有凰,引得鳳來求凰。鳳由南方來,落於前莊村,鳳凰從此築巢於前莊。現在前莊村賈唐胡三姓祖塋共同的所在地即為鳳凰嶺。相傳此地名即與鳳凰傳說有關。
前莊的得名,相傳古時有許家三兄弟來南風溝謀生,見此溝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於是沿溝築屋建村,老大建前莊,老二建中莊,老三建後莊。這前莊的選址是很有講究的。古代堪輿學盛行,前莊村後靠紫金山,前有溪水似去還留,正前案山齊眉,采光充沛,視野開闊。西有龍山盤旋,東有鳳山環繞,南面河岸山勢如虎飲泉。所以此地是一處絕佳的陽宅龍穴所在。前莊人自豪的說,村子周邊地形地勢如太師椅,而村子就是太師椅正中的座位上,想來也是特恬靜舒雅的地方,保佑前莊人世代富裕安康幸福。
不過,前莊的歷史可不止這幾百年,前莊去紫金山山中有佛爺窯,這佛爺窯是石崖之上,鑿采石頭,人工開掘的兩個石窯,窯口已部分水浸風化坍塌,儘管如此,窯內密密麻麻的橫豎有序、層次分明的排列的佛像依舊清晰可辯,每個石窯內足有大約一千個石佛。以造型而言,佛像為北朝風格。所以以此而論,前莊村也足有一千多年歷史了。曾經傳言在前莊村西一華裡的石拐頭山崖上發現“寄死洞”。這個“寄死洞”就是古代人到一定歲數後(一般認為是一甲子歲後),老而無用等死的山洞。山洞內有陶罐,老人進去後,每日減量送食,每日將洞口封一塊石頭。待石頭把洞口封死,人也就在裡頭又餓又缺氧死掉了。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一個遺棄老人的風俗,至今文史界人們還找不到確切的記載。當然這個山洞也可能是發音一樣的“祭祀窯”。即為祭祀山神或祖宗而盛放東西的山窯。因此,不論佛爺窯或祭祀窯還是寄死窯,都能印證前莊的歷史很悠久。
再遠的故事,大多只剩下了傳說,清末民初,尤其是民國至今,前莊村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前莊村裡的有錢人是唐家。唐家祖上源自是東峪溝唐河底村唐姓。大約在清乾隆年間,唐家在此地置地牧羊,於是娶妻定居下來。後來又在茶馬古道拉駱駝做點生意逐漸發跡。現在前莊村周圍山溝內還有當年唐家建的莊園的看山莊子遺址,有石磨、石碾、窯洞等。村中最氣派的就是使用打磨石塊砌镟的窯洞,被稱為虎皮窯,就屬於唐家。虎皮窯的唐家被別人尊稱財主,其實就是祁縣人常說的有辦法人,頭腦聰明發了點小財,比一般人富裕一點,但是比起財主來說又窮酸了很多。儘管如此還是被人嫉妒,當年不論日偽還是國共或是地痞土匪都在向他擠牙膏般的索要錢財,都有借口,不給就會威脅要命。可惜被榨乾的唐家,最終還是被村裡的一個胡姓人假公殺死了,儘管如此,胡姓人還是沒有搜出唐家一文錢。這戶唐家就此家破人亡,四散逃學生。
日寇侵華期間,離前莊村十華裡的南風溝口即司莊村建有白晉鐵路的鐵路橋,駐扎著一個班的日偽軍。圍繞著鐵路橋的破襲保護,圍繞著途徑此地的白晉鐵路,國軍和日偽軍進行了多年的戰爭。著名的將軍陳錫聯、李德生、王進山等均在這一代打過大戰,尤其是1946年3月的國共內戰幾十萬人鏖戰於此。司莊橋大約建於1943年前後,目前尚遺存六個橋墩,日寇在此階段在前莊村的活動也最頻繁。
大約1940年,山西抗日犧牲救國同盟會就有人到南風溝一帶活動,從此前莊就有抗日先鋒民兵組織,村裡經常是白天日偽軍進來,夜間八路軍出現。村裡的很多人參加了民兵組織或共產黨組織,南風溝的南下幹部有好幾個,前莊村就有個叫唐朝棟的南下到了湖南。他就是當年南風溝民兵的班長,後來又成為太行軍區祁縣政府一區的武委會主任。在攻打南關鎮時利用兩發炮彈就炸毀了一個炮樓。他好使雙槍,日偽軍懸賞一千銀元抓他都沒有抓到他。1946年3月,陳賡大將到來遠鎮進行所謂的有美軍代表參加的停戰談判時,唐朝棟還進行了外圍保衛工作。
百團大戰結束後,日軍殘酷報復根據地,進行“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1943年5月底,日偽軍到前莊搶糧,殺死二十多人,搶去牲口160多匹,羊300多隻。9月中旬,日偽軍突然包圍前莊村,來不及轉移的鄉親和民兵被堵在村內,村長唐朝旺,也就是唐朝棟的弟弟,掩護村民撤退時被打傷在磨盤下,被進村的日偽軍連續捅了十幾刺刀而死。史稱“前莊事件”。前莊村還有個烈士,在祁縣東門外烈士紀念碑上記載為唐志銀,唐家族名應當為唐朝錦,可惜沒有後人了。前莊事件發生後,唐朝棟受命偵破此案,懲處了漢奸李斌岱。這個李斌岱,說起來還是唐朝棟家的一個沾親帶故的親戚,為日偽軍當走狗時,他讓村裡的暗哨唱秧歌傳遞信號,比如八路軍在,就唱《接小姨》,八路軍離開就唱《送櫻桃》。這個聰明沒有用到正路上。
我上初中時,我認識了我的老姐姐,她當時有六十來歲了,是和我一個輩分的前莊人。她的前夫就是祁縣副縣長牛晉山,他們在前莊進行革命時結為伉儷。記得她在講前莊革命時敵強我弱,我方在山頭布了消息樹,一看到敵人來就放消息樹,村裡人就進行堅壁清野,到附近山上躲難。民兵在敵人來的路上就埋土製的地雷,有時候就去打冷槍。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曾在太原玉門河最後一次見到我老姐姐。現在,前莊村的山溝裡還有許多逃難窯存在。
自改革開放以來,山區的農村落陌起來,曾經三百多人的村子,目前只剩下三十多個老人。正月十五時,只有少的可憐的幾個人舉行拜三官社火活動,也只有一兩個人知道拜三官的風俗儀程唱詞,再過若乾年,也許這最後的風俗也會消失。村裡人說,這是當年修路把村西的龍頭斬了導致的。這個龍頭就是村西的小山,山頭朝南,正好修路時切去一截,龍尾在村裡,長的檀樹的位置就是。自從修路後,檀樹也日漸枯萎了。還有人說,村的南面案山齊眉的位置修了高速,即現在的和汾高速公路導致了風水進一步破壞了。當然,一個村子的興衰,與所謂的風水沒有多大的關係。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記得東峪溝裡流傳著笑話南風溝的一句話。”老天爺爺陰的黑鐵片,卡起牛來趕上犁,到了石瓜片上把地揭”,大意是講天太黑了,下地耕田的人看不清東西,抗的牛,趕的犁,去了大片的石頭上面當作耕地去犁田。不過前莊村現在有個美名名揚十裡八鄉,講的是村中有個後生麗康贍養他的一個又䦷又老的單身遠親爺爺的故事。
雜說一段陳谷子爛芝麻的事,都是一些道聽途說的傳說故事。夜深了,再會吧,也許夢中還會有前莊的故事飄來。
作
者
簡

介
唐中才,祁縣唐河底人,1970年生,喜隨手寫一點散文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