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2000年前,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就在蒙古交汇

2000年前,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就在蒙古交汇
科技日报记者?乔地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日前发布“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构成的中蒙结合考古队完成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坟场”项目名列个中。这是我国考古学者实施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结合考古项目出土的鎏金银龙(图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应)
2017年7月,河南省赴蒙古国结合考古项目启动。中方考古队与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师生一路,结合考古查询、测绘、挖掘、研究和珍爱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坟场,合作完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考古研究项目,探寻两汉时期草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互动交流。
祝融之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该坟场是蒙古国一处大型匈奴贵族坟场,位于蒙古国中北部后杭爱省境内、后杭爱山北麓,墓葬总数跨越400座,由数十个墓群构成。
“该坟场曾经出土有汉王朝赠予的马车,玉璧和铜镜也是典型的华夏物品,玻璃器显然是经由丝绸之路传曩昔的罗马器物,陶器和金银装饰品则是草原文化产品。”中方考古队执行领队周立刚说:“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华夏文化在2000年前的交汇。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开展结合考古的原因。”
2000多年前,作为一个活跃在北方草原区域的游牧民族,匈奴与汉朝之间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汗青。“2000多年前,华夏文明是怎么传到匈奴的?悍勇的匈奴工资何选择远离匈奴王庭的这个小山坡作为国王和贵族的坟场?”周立刚说,跟着对墓葬的持续挖掘和研究,这些汗青之谜将被一步步揭开。
据认识,截止2019年8月,中蒙结合考古队完成了该坟场编号M189和M10的两座匈奴贵族墓葬的清理工作。M189出土的一对鎏金银龙、玉带钩,M10出土的玉剑彘、金冠形饰等器物均为同类墓葬中首次发现。尤其是单体龙形器物,在中国同时期遗存中也十分罕有。这些考古发现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信平台“河南考古”首次流露。
《Archaeology》是美国考古研究所(Archae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也译为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面向公家的双月刊考古杂志。自2006年起头,该杂志在每年12月评选出今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全球局限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自评选以来,中国境内先后有5项考古发现入选,但境外考古功效入选照样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