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 中统 保密局 国防部二厅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厅长,中统、军统、保密局、国防部二厅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厅长,中统、军统、保密局、国防部二厅
中统、军统、保密局、国防部二厅
中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乃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时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1935年升格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其骨干以CC系成员为主。1947年,中统更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又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中华民国政府,为今日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
军统,中国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e79fa5e9819331333332613162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民国时代,军统中统和国防部二厅的关系
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是情报厅,负责军事情报收集。中统是国民党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1、“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
2、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
3、中统,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6636一般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4、国防部第二厅是参谋总部“一般参谋”中的一个组成部门,掌管战略情报。它是在原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的基础上扩大改组成立的。
扩展资料
军统局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gcdzg人。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此外,军统局还设有电讯组织、武装组织、训练机构以及在军、政、警、宪等机关中的控制运用组织和“特种”组织。
中统局的人员分工大致有四种:
一、是调查工作人员(简称调工);
二、是特种情报工作人员简称特情人员;
三、是党员调查网(简称cc党网),是在中国国民党党内进行防共和监视其内部人员的监察人员;
四、是通讯员,是中统局在各机关、学校、企业内部发展的工作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统
百度百科-中统
当年国民党分为军统局和中统局,请问局长是哪两位
1、中统局历任局长:陈立夫,张厉生、朱家骅。
这三人其实是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身份,兼任中统局的局长。中统局的副局长,才是台前的负责人,负实际责任;副局长先是徐恩增,后来成了叶秀峰。

2、军统局历任局长:戴笠,郑介民(短期负责),毛人凤。
中统局的局长不是挂名兼职,是实权人物,也是台前的负责人,负实际责任;
3、中统局的建立者为陈立夫(和他的弟弟陈果夫)。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浙江省吴兴人。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
4、军统局建立者为戴笠。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
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扩展资料:
中统局和军统局的区别
1、所属系统不同。
1)中统属于(国民党)党系统。而中统主要管辖的就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党务问题,还有社会上的教化舆论都是由中统部门管辖的。
2)军统属于(国民革命军)军队系统。军统主要管辖军队、警宪以及各地的交通部门。
2、工作领域不同。
1)中统的工作领域主要是政治控制。对党内官员的监视、对反对派(或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迫害和拉拢。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2)军统的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军事侦察。派间谍潜伏、暗杀搜集敌方的军事情报;侦察和肃清敌方派来的间谍人员和己方的变节人员。
3)双方职责范围非常明确,收集到的情报和线索,如属于对方负责的范围,必须移交给对方接收。
3、工作方式不同。
1)中统的工作方式比较常规。主要是监视、拉拢、收买;还会借助7a686964616f31333431336136司法逮捕政治犯;借助行政干预关停不听话的媒体、企业;常用栽赃、污名化,来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
2)军统的工作方式更加见不得光,更加血腥,没有底线。常常使用卑劣的手段,对敌对势力秘密逮捕,在秘密监狱进行刑讯逼供,甚至直接暗杀反对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统局
百度百科-军统局
蒋介石国民党历任国防部部长
国府设“国防部长”是1946年蒋执政期间历任有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阎锡山、顾祝同、俞大维、郭寄峤、蒋经国、黄杰、陈大庆、高魁元。
国民党时期国防部徐文正
在热播剧父亲的身份里面,俞北平公开身份除了南京国防部二厅军事技百术处处长之外,还是二度厅副厅长徐文正的女婿,父亲的身份第4集剧情预告吴昆才向郑翊讨要监控俞北平的理由,害怕得罪徐专文正。网友提问:徐文正谁演的?徐文正的结局是什么属?父亲的身份徐文正的扮演者是冯恩鹤。
国民党旅长跟国民党保密局那个大
保密局是部级单位,局长可授中将(保密局前身军统头子戴笠授陆军中将)。
旅长有授将的,即使授了将,基本上是少将。也有中将的,如“天下第一旅”旅长中将黄正诚、中将旅长陈孝威等。国民党授将有点乱,还有少将团长。需要用人时就会授个高等级zhidao的军衔。 但旅长的行政级别,是低于保密局这样的部级单位的。保密局当然的要大一些。以前国民党在大陆时,保密局共有哪些站?
保密局的外勤站,先后设立的有北平站、河北站(设在保定)、天津站(分为两站:一站搞一般情报,二站搞外事情报)、山西站、山东站、青岛站、河南站、陕西站、甘肃站、新疆站、拉萨站、云南站、贵州站、川西站(蓉站)、重庆站、康定站、湖北站、鄂北站、湖南站、江西站、安徽站、南京站、上海站、苏南站、苏北站、浙江站、福建站、台湾站、广东站、广西站、承德站、沈阳站、长春站、察哈尔站、绥远站、河西站、宁波站、琼州站、香港站、南朝鲜站、西贡站、新加坡站、曼谷站、开罗站、卡拉奇站、菲律宾站等等。
国防部保密局的前身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1946年6月,军统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第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是中国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7396263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第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国民党毛人凤个人资料
幼年在浙江江山文溪小学读书,后入浙江省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1926年转学黄埔军校第四期,不久因病休学。1934年,被戴笠聘为助手,成为军统骨干人物。曾于浙江省警官学校,武汉与西安行营第三科、军统局任职。1935年3月,加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特务处,在汉口任武昌行营办公厅第二科第一股股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主持军统首脑部情报作业,掌握核心机密。1938年8月复兴社特务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毛人凤改任局本部秘书。不久提升军统局代理主任秘书兼甲室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升任军统局副局长。后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仍任副局长。1946年7月1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宣告结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由国防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兼任局长,原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为副局长。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1947年毛人凤为局长. 1949年初,毛人凤跟随蒋介石制定"应变"措施,部署潜伏特务,同时在重庆、成都、昆明、南京、上海等城市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青年人士、青年学生。奉令布置特务组织破坏各大城市工厂、水电、桥梁等设施。同年,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相继解放后,蒋介石企图以西南的川、康、滇、黔等省为根据地抗拒解放。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解放大军继续进逼重庆,蒋介石被迫决定由重庆撤退。根据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国民党特务从9月即开始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7、8月间,卢汉在云南宣布接收国民党中央在昆明的机构,限令国民党特务离开云南,成为半独立状态。蒋介石得到了这个消息,颇为震惊,亲由台湾经广州到达重庆,解决云南问题。当时,桂系白崇禧主张用武力解决,西南军政长官张群主张用政治解决,蒋于是采取政治与军事兼用,一面增派第八、第八十九军分道压入云南边境,一面进行政治解决。那时,蒋介石认为卢汉的行动是受了龙云的影响,遂秘密指示国防部保密局前局长毛人凤(那时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由徐志道继任,但毛仍负该局实际责任)在香港暗杀龙云。毛人凤接到蒋介石的指示后,由台湾派保密局办公室副主任兼第二处(行动处)处长叶翔之和六名特务,经广州前往香港。后来改杀杨杰。 1949年9月6日,毛人凤秉蒋介石指令杀害杨虎城将军全家于松林坡。10月28日,陈然、王朴、成善谋等10人被杀害于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264653962大坪剧场。11月14日,蒋介石与毛人凤由台湾飞抵重庆,由毛人凤主持会议,执行蒋介石交代的大屠杀、潜伏、游击、破坏四大任务。全国解放前夕,毛人凤赶赴台湾。 1952年10月10日当选国民党第七届中央执委候补委员。1953年3月任"国防部情报局局长"。1955年阴谋加害出席亚非会议的ze总理,未能得逞。1957年10月14日病死于台北。
国防部(22)保密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