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火烧 2021-09-28 15:34:28 1054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斜塔上的实验》这篇文章主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斜塔上的实验》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 (一)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内容: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 《斜塔上的实验》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伽利略的几件事,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献身精神,勇于实践的科学家

《斜塔上的实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伽利略两天的发现

一是:发现等百定律——自然节奏原则(1-7节可看出,是通过教堂里的摆灯知道的) 摆长一定的前提下,无论速度怎么变化,摆的周期是一样的。
二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自由荡体定律(p158 13-19节,灵感来自教堂的挂钟)

【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事件概括

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义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 1564年2月15
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伽利略家族姓伽
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
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生平 伽利略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家迁居佛
罗伦萨进修道院学习。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
授。1591年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1609年回佛罗
伦萨,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1633年
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
身监禁。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1642
年1月8日逝世。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
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
不公正的。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审这一案件,并在罗组
成一个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委员会来研
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学同宗教的关系,研究伽
利略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科学思想的贡献。
主要贡献 可分下列三个方面:
①力学 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
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
定律。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
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
辍学。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
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
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不久又写了论文
《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
确的数学表示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
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
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
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
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
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
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
的,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
塔上进行的。因此近年来对此存在争议。
----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
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示式。尤其是
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有了加
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
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
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
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
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
----伽利略还提出过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并确
立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在他晚年
写出的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本不朽著作中,除动力学外,还
有不少关于材料力学的内容。例如,他阐述了关于梁的
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正确地断定梁的抗弯能力和几何
尺寸的力学相似关系。他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
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他还分析过受集中载荷的
简支梁,正确指出最大弯矩在载荷下,且与它到两支点
的距离之积成比例。伽利略还对梁弯曲理论用于实践所
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结构的尺寸不能过
大,因为它们会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发生破坏。他根据实
验得出,动物形体尺寸减小时,躯体的强度并不按比例
减小。他说:“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它背上驮两三只同
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
的马也驮不起。”
②天文学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
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
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
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
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
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③哲学 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
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经验是理
论知识的源泉。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真理和掌握真理
的绝对权威,反对盲目迷信。他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多
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这些观点对发展唯物主义的哲学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侷限性,他强调只有可
归纳为数量特征的物质属性才是客观存在的。

并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伽利略·伽利莱(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义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援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

不是同时落地的,但他又做了斜面实验

《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实验过程是什么?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实验反映了伽利略的什么品质

1、实验过程:伽利略站在斜塔上,双手各拿一个球(分别为10磅和1磅),同时放手,两个球同时落地,场上众人发出惊叫声。
2、实验证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与质量无关。
3、实验反映了伽利略求实的精神。

课文斜塔上的实验写了伽利略那些事 体现了伽利略那些品质

《斜塔上的实验》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线索展开 ,开头描绘发现摆的定律的经过,再回头略写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

1、挂灯摆动的启示:发现摆的规律。体现了伽利略善思善做,巧妙构思。

2、孩子和学生时代:不轻信权威,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体现了伽利略的创新精神;用实验证明猜想,以科学为终身事业 ,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

3、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体现伽利略不惧教会的压迫,无视人们的嘲笑威胁,坚持实验求真理,勇于探索精神,决意献出自已的一生的高贵品质。

斜塔上的实验写了伽利略哪些事蹟

发现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通过空间下落,能同时到达地面。

斜塔上的实验作者简介(不是伽利略)

《斜塔上的实验》 作者:亨利·托马斯·赫胥黎
【简介】:亨利·托马斯·赫胥黎(Thoma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1846—1850年以海军军医身份航行澳大利亚,研究海洋动物;1854年担任伦敦矿业学院教授;1871—1885年任英国皇家学会祕书、会长,同时被至少53个海外科学团体授予荣誉称号。他在比较解剖学、海洋生物学、人类形态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