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战国白起 40万战俘,被白起欺骗坑杀,不是残忍,仅仅是为了活命?
40万战俘,被白起欺骗坑杀,不是残忍,仅仅是为了活命? 40万,这个数字放到二战的伤亡人数里,也是极具震撼力的,更何况是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古往今来,都是极不正义的,以至于

40万战俘,被白起欺骗坑杀,不是残忍,仅仅是为了活命?
40万,这个数字放到二战的伤亡人数里,也是极具震撼力的,更何况是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古往今来,都是极不正义的,以至于到了较为文明的近代,国家间达成协议,禁止虐杀俘虏。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奠定胜势的重要一战,现在山西境内还存有其古战场遗址。这场战争由战名赫赫的白起主导,最后以围歼的战术成功战胜赵国。赵国首领被杀,剩下40万士兵无处可去。史书上记载,白起设计坑杀这四十万俘虏,在其被秦王赐剑自缢时,白起还说过后悔的话,他说自己本就该死,当初四十万赵卒被自己用欺骗手段杀害,这是报应来了。 我们知道,那时的人口数量与今天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七国纷乱,相互征伐,相互兼并,他们以人口数量和土地规模来定义相互的实力。40万对于当时的人口确实是一个大数,因此,白起当初坑杀的赵卒是否确切为40万这个数字,至今存疑。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白起这个选择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因为残忍?这40万的俘虏首先放回去肯定不可能,当时一国男丁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战场上的优势,白起不会坑自己。如果不杀,充作秦军,确实会提高本国战斗力,但这么多的人,秦国养不养得起是个问题,而且还要随时防备他们叛乱。况且当时白起也没有更多选择,他只是一将领,决定权并不在他手上。 还有一种说法,证明了白起杀这40万人有其必然性。当时秦国实行军功制,不管身份高低贵贱,都可通过军功授予爵位。这种制度规定,一个士兵取两个敌人首级,可拜爵位一级,仆人一个,田地一顷,还有宅地九亩,如果想当官,也可换算成相应官职,奴隶立得战功,可恢复自由民身份。当然,有赏就有罚,凡是在战场上投降的,不仅本人要被杀,其亲属家人也要被连坐,俘虏回国,也没有好下场,一律充作公家奴隶。 这种制度一时间鼓舞了秦将士的战斗力,但也存在弊端。一味地以斩杀人头来论功行赏,使得当时出现战胜而被罚的戏剧性场面。当时白起是以围歼的战术获胜,战士们实际并没斩杀多少敌人,反而秦国伤亡人数居多。 这样,白起回去不仅不能论功行赏,还会被怪罪。因此有人认为,这是白起为了活命,也是为了给士兵们谋福利才选择坑杀的。当然,究竟史实如何,我们也无从探究。 很赞哦!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