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辰出生的人命好 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怎么区分
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怎么区分
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怎么区分
一天十二个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
古人:一天中十二个时辰是如何区分的?
古代的白天是卯辰巳午未申时,就是早5点到傍晚5点。
晚上是酉戌亥子丑寅时,傍晚5点到早5点。
【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请问每天十二个时辰怎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个时辰按古代怎么分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是晚上23:00~01:00…
然后后面的就以此类推,每个都是两小时…
农历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那么一个时辰怎么往下分啊?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许书合
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叫什么?
十二个时臣是按十二地支来划分的,和我们的十二生肖相对应,分别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下面是和24小时制的对应:
子时:23:00~01:00
丑时:01:00~03:00
寅时:03:00~05:00
卯时:05:00~07:00
辰时:07:00~09:00
巳时:0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
为什么一天会分为十二个时辰?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下面对十二时的名称逐一诠解溯源,以便读者了解它们的词义、来源和用例。一、夜半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当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我国现在的农历是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或“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不胜列举。子时 读音:【z shí】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但这只是个比拟,正如《金丹四百字》中说的,“火候不作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也如《还丹覆命篇》中说的,“练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活子时与正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点整至凌晨1点整)。鼠在这时间最活跃。早子时与夜子时的出处 早子时与夜子时(“早子时(也称‘子正时’)”和“夜子时(也称‘子初时’)”)的出处 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也是在中间换日的。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十二点,为一日之始。历史观念 汉初伏生的《尚书大传》中也指出:“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在明朝时, 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整合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余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这几段文字记载古代如何用“漏刻”计时的方法。“漏刻”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以铜壶储水,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漏刻”的构造可以参见“古今图书整合”。第一段与第二段文字只是定义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零二十分。第三段讲其它时辰定义的方法有误,第四段是讲子时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时过后的一小时(有初刻,无正刻)为“夜子时”,即23:00 - 24:00这一小时。既然有夜子时的观念,便隐含一日始于“夜半”的意思,即始于 0:00。否则,何必将子时分割为两部份?是以古人换日应该不是以 23:00 为分界。这里的古人究竟是多古?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到底“夜子时”更早出现于何朝代?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有待考证。)
中国古人“为什么要把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 ”
天干十,地支十二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在时间为正午,子夜。日出,日落。而道教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象连三,为拾贰。

十二个时辰的读音?
zi(三声)chou(三声)yin(二声)mao (三声)chen(二)
si(四)wu(三)wei(四)shen(一)you(三)xu(一)hai(四)
分别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进,申时指的是什么时间?
15点-1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