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备 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火烧 2022-04-02 08:11:57 1046
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劉備在丟失荊州後,整個集團的實力已經在三方中墊底,但在曹丕建立魏朝後,也只能被迫趕緊稱帝,這和實力以及掌握的地盤大小無關,因為從政治上來講
刘备 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劉備在丟失荊州後,整個集團的實力已經在三方中墊底,但在曹丕建立魏朝後,也只能被迫趕緊稱帝,這和實力以及掌握的地盤大小無關,因為從政治上來講,劉備必須這麼做。
一:和曹丕對等,豎起漢室大旗
劉備從起家時起就是打著「復興漢室」的口號,「隆中對」中制定的最終大戰略也是如此,曹丕篡漢後,不管漢獻帝還在不在,不管他是不是禪讓,劉備的戰略口號就都沒了,法理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必須馬上重新豎起一桿大旗。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在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上書和登基後昭告天下的詔書中都有:「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的語句,劉備集團不能承認曹丕帝位的合法性,要和曹丕對著干,名義上的平等也是必須的。
而且,從劉備個人的感覺上來說,也不能容忍曹丕是皇帝,自己只是個漢中王。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權名分上一直低於曹操、劉備,在輩分上也和曹丕同輩,所以,孫權可以暫時接受向曹丕稱臣,劉備可是曹丕的長輩,堂堂梟雄向晚輩低頭可不行。
二:提振本方士氣
曹丕篡漢時,正逢劉備集團士氣低落時,荊州的丟失以及關羽被殺,對劉備集團的士氣有相當大的打擊,本來劉備集團擁有荊州、益州、漢中,號稱」沃野千里、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整體實力超過東吳孫權集團,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整合力量,北伐曹魏並不是看不見的夢想。
可關羽戰敗後,劉備集團從戰略上被鎖死在益州,要不是還有個漢中可以做前進基地,基本上都可以提前宣布劉備集團退出爭霸了,大傢伙正在彷徨中,曹丕又篡漢成功,為了提振己方士氣,劉備也必須稱帝,同時,也給手下的文武升陞官,讓大家都有盼頭。
三:東征東吳有了名分和依據
劉備稱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東征東吳,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要搶回荊州,甚至於乾脆消滅東吳。可出兵需要有個名義,先稱帝再伐吳就有了名分和依據,劉備建朝是延續的漢朝,那麼全天下的地盤從名分上來講都應該是他的,孫權也從平等的諸侯變成了叛逆,可以理直氣壯地出兵。
並且,關羽丟掉荊州後對劉備集團的內部影響也需要挽回來,大家都知道,劉備集團的真正崛起就是吸收了荊州世家,現在手下最得力勢力集團的老家都沒了,劉備必須要做出選擇,要幫他們奪回老家,否則,本來就對劉備不滿的益州世家就可樂了,在他們眼裡,荊州世家就成了一幫子喪家之犬,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
所以,綜合以上原因,劉備在丟失荊州,且曹丕篡漢的情況下,縱然實力不如人,也必須稱帝,對外,不能低主要對手曹魏一頭,東征西討需要有大義名分。對內,也需要平息跟隨他入益州的荊州派的恐慌,稱帝後不說搶回荊州吧,至少能馬上有名義給部下陞官,給他們希望的同時也給自己鼓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