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两岸和平协议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详细资料大全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详细资料大全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后续协商所签协定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属档案,分别为《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详细资料大全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后续协商所签协定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属档案,分别为《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和《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于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

基本介绍
中文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外文名: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签署时间:2013年6月21日签署地点:上海签署人:陈德铭 林中森属性:ECFA后续协商所签协定之一 协定内容,协定全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附属档案,积极意义,审议进程,各界反应,暂停协定,中韩FTA的影响,协定内容
协定规定了两岸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双方的权利义务,未来合作发展方向及相关工作机制等内容。协定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大陆对台开放共80条,台湾对大陆开放共64条,双方市场开放涉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 双方同意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服务贸易工作小组负责处理本协定及与服务贸易相关事宜,服务贸易工作小组可视需要设立工作机制,处理本协定及与服务贸易相关的特定事项。 协定还明确,本协定签署后,双方应各自完成相关程式并以书面通知另一方;协定自双方均收到对方通知后次日起生效;协定附属档案一所列内容应于本协定生效后尽速实施。协定全文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为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经平等协商,达成协定如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目标 本协定致力于: 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双方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 二、继续扩展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 三、增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第二条 定义 就本协定而言: 一、“服务贸易”指: (一)自一方内向另一方内提供服务; (二)在一方内向另一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三)一方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方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四)一方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方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二、“服务部门”指: (一)对于一具体承诺,指一方承诺表中列明的该项服务的一个、多个或所有次部门; (二)在其他情况下,指该服务部门的全部,包括其所有的次部门。 三、“人”指自然人或法人。 四、“法人”指根据两岸任一方相关规定在该方设立的实体。 五、“服务提供者”指两岸任一方提供服务的任何人。如该服务不是由法人直接提供,而是通过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等其他形式的商业存在提供,则该服务提供者(即该法人)仍应通过该商业存在享有本协定所给予的待遇。此类待遇应扩大至提供该服务的存在方式,但不需扩大至该服务提供者位于提供服务的一方之外的任何其他部分。 六、“服务消费者”指接受或使用服务的任何人。 七、“措施”指两岸任一方的规定、规则、程式、决定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措施。 八、“一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包括关于下列事项的措施: (一)服务的购买、支付或使用; (二)与服务提供有关,且该方要求向公众普遍提供的服务的获得和使用; (三)另一方的人为在该方内提供服务的存在,包括商业存在。 九、“商业存在”指任何类型的商业或专业机构,包括以下列方式在一方内提供服务: (一)设立、收购或维持一法人,或 (二)设立或维持一分支机构或代表处。 第三条 范围 一、本协定适用于双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 二、本协定不适用于: (一)公共采购; (二)在一方内为行使公共部门职权时提供的服务; (三)一方提供的补贴或补助,或者附加于接受或持续接受这类补贴的任何条件。但如果前述补贴显著影响一方在本协定下所作具体承诺,另一方可请求磋商,以友好解决该问题。应另一方请求,一方应尽可能提供与本协定下所作具体承诺有关的补贴讯息; (四)两岸间航空运输安排,即《海峡两岸空运协定》与《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定》及其后续修正档案所涵盖的措施及内容; (五)与两岸间航空运输安排的行使直接有关的服务和双方有关海运协定的相关措施,但不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及其后续协定项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表所列措施; (六)双方同意的其他服务或措施。 三、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自然人流动的附属档案经必要调整后适用于本协定。 四、双方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机构应履行本协定项下的义务和承诺。第二章
义务与规范第四条 公平待遇 一、一方对于列入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作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及本协定附属档案一“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的服务部门,在遵守前述减让表、开放措施或承诺表所列任何条件和资格的前提下,就影响服务提供的所有措施而言,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所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其给予该一方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二、本条第一款不适用于一方现有的不符措施及其修改,但该一方应逐步减少或消除该等不符措施,且对该等不符措施的任何修改或变更,不得增加对另一方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限制。 三、根据本条第一款所作的具体承诺不得解释为要求任一方对于因相关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非当地特性而产生的任何固有的竞争劣势作出补偿。 四、一方可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与该一方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以满足本条第一款要求。如此类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改变竞争条件,且与另一方的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相比有利于该一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则应被视为较为不利的待遇。 五、关于一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除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豁免外,该一方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所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该一方给予的普遍适用于其他任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第五条 讯息公开与提供 一、一方应依其规定,及时公布或用其他方式使公众知悉普遍适用的或针对另一方与服务贸易有关的措施。 二、应另一方请求,一方应依其规定,及时就已公布并影响另一方服务提供者的措施的变化提供讯息。 三、一方不得要求另一方提供一经披露即妨碍执行相关规定或有违公共利益,或损害特定企业正当商业利益的机密讯息。 第六条 管理规范 一、一方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应确保所有影响服务贸易的普遍适用措施以合理、客观且公正的方式实施。 二、双方应依其规定赋予受影响的服务提供者对业务主管部门作出的决定申请行政救济的权利,并确保该行政救济程式提供客观和公正的审查。 三、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服务,如提供此种服务需要取得许可,则一方业务主管部门应依其规定在申请人提出完整的申请资料后的一定期间内,将申请的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应申请人请求,该一方业务主管部门应提供有关申请的讯息,不得有不当迟延。 四、为确保有关资格要求、资格程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的各项措施不构成不必要的服务贸易壁垒,对于一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该方应致力于确保上述措施: (一)依据客观及透明的标准,例如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不得比为确保服务品质所必需的限度更难以负担; (三)如属许可程式,则该程式本身不成为对服务提供的限制。 五、一方可依其规定或其他经双方同意的方式,承认另一方服务提供者在该另一方已获得的实绩、经历、许可、证明或已满足的资格要求。 六、在已就专业服务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一方应提供适当程式,以验证另一方专业人员的能力。 第七条 商业行为 一、一方应确保该方内的任何垄断服务提供者在相关市场提供垄断服务时,并未采取违反其在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中所作承诺的行为。 二、一方的垄断服务提供者直接或经关联企业,参与其垄断权范围外且属该方具体承诺表中服务的竞争时,该方应确保该服务提供者不滥用其垄断地位在该方内采取违反此类承诺的行为。 三、一方有理由认为另一方的垄断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违反本条第一款或第二款规定时,在该方请求下,经双方协商,可由另一方提供有关经营的讯息。 四、一方在形式上或事实上授权或设立且实质性阻止少数几个服务提供者在该方内相互竞争时,本条第一款及第二款规定应适用于此类服务提供者。 五、除本条第一款至第四款所指的商业行为外,服务提供者的相关商业行为可能会抑制竞争,从而限制服务贸易。在此情形下,一方应就另一方请求进行磋商,以期消除此类商业行为。被请求方对此类请求应给予充分和积极的考虑,并尽可能提供与所涉事项有关且可公开获得的非机密讯息。被请求方依其规定,在与请求方就保障机密性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应向请求方提供其他可获得的讯息。 第八条 紧急情况的磋商若因实施本协定对一方的服务部门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受影响的一方可要求与另一方磋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第九条 支付和转移除本协定第十条规定的情况外,一方不得对与其具体承诺有关的经常项目交易的对外资金转移和支付实施限制。第十条 确保对外收支平衡的限制一方对外收支出现或可能出现严重失衡时,可依规定或惯例暂时限制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资金转移和支付,但实施该等限制应遵循公平、非歧视和善意的原则。第十一条 例外本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妨碍一方采取或维持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相一致的例外措施。第十二条 合作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各个服务部门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双方服务部门的能力、效率与竞争力。第三章
具体承诺第十三条 市场开放对于本协定第二条第一款所指的服务提供模式的市场开放,一方对另一方的服务和符合本协定附属档案二及本协定其他所列条件的服务提供者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该方在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中列明的内容和条件。对以本协定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所指模式提供的服务,如一方就其作出市场开放承诺,则该方应允许相关的资本移动。第十四条 其他承诺双方可就影响服务贸易,但不属于依本协定第十三条列入具体承诺表的措施,包括资格、标准、许可事项或其他措施,展开磋商,并将磋商结果列入具体承诺表。第十五条 具体承诺表 一、双方经过磋商达成的具体承诺表,作为本协定附属档案一。 二、具体承诺表应列明: (一)作出承诺的部门或次部门; (二)市场开放承诺; (三)本协定第十四条所述其他承诺; (四)双方同意列入的其他内容。 三、本协定附属档案一所列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承诺方式不受本条第二款规定的限制。 四、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所列服务部门及市场开放承诺适用本协定附属档案二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第十六条 逐步减少服务贸易限制 一、为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经双方同意,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 二、依据本条第一款展开磋商形成的结果,构成本协定的一部分。 三、任一方均可在本协定规定的开放承诺的基础上自主加速开放或消除限制性措施。 第十七条 承诺表的修改 一、在承诺表中任何承诺实施之日起三年期满后的任何时间,一方可依照本条规定修改或撤销该承诺。如该承诺不超出其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水平,则对该承诺的修改不得比修改前更具限制性。 二、修改一方应将本条第一款所述修改或撤销承诺的意向,在不迟于实施修改或撤销的预定日期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 三、应受影响一方的请求,修改一方应与其进行磋商,以期就必要的补偿性调整达成一致,调整后结果不得低于磋商前具体承诺的总体开放水平。 四、如双方无法就补偿性调整达成一致,可根据本协定第二十条规定解决。修改一方根据争端解决结果完成补偿性调整前,不得修改或撤销其承诺。第四章
其他条款第十八条 联系机制 一、双方同意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服务贸易工作小组负责处理本协定及与服务贸易相关事宜,由双方业务主管部门各自指定的联络人负责联系,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指定其他单位负责联络。 二、服务贸易工作小组可视需要设立工作机制,处理本协定及与服务贸易相关的特定事项。 第十九条 审议自本协定生效之日起十二个月后,双方可每年召开会议审议本协定,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议题。第二十条 争端解决双方关于本协定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应依《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第十条规定处理。第二十一条 文书格式基于本协定所进行的业务联系,应使用双方商定的文书格式。第二十二条 附属档案本协定的附属档案构成本协定的一部分。第二十三条 修正本协定修正,应经双方协商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确认。第二十四条 生效 一、本协定签署后,双方应各自完成相关程式并以书面通知另一方。本协定自双方均收到对方通知后次日起生效。 二、本协定附属档案一所列内容应于本协定生效后尽速实施。 本协定于六月二十一日签署,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四份文本中对应表述的不同用语所含意义相同,四份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附属档案一 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附属档案二 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会长 陈德铭 董事长 林中森附属档案
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双方同意,关于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所列并超出各自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服务部门及市场开放承诺中的服务提供者(注19),具体规定如下: 一、本规定所指的服务提供者,指为另一方提供服务的一方自然人或一方法人。(注20) (一)“一方自然人”指持有两岸任一方身份证明档案的自然人; (二)“一方法人”指根据两岸任一方相关规定在该方设立的实体,包括任何公司、信托、合伙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协会(商会)。 二、一方法人服务提供者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该方提供服务的性质和范围,应包含其拟在另一方提供服务的性质和范围;(注21) (二)在该方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该方从事与拟在另一方提供服务的性质和范围相同的商业经营持续三年以上(注22),其中: 从事建筑和相关的工程服务的一方服务提供者,应已在该方注册或登记设立且从事商业经营持续五年以上; 从事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不包括证券期货和保险)的一方银行机构,应在该方获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营业许可并注册或登记设立且从事商业经营持续五年以上; 从事证券期货及其相关服务的一方证券期货公司,应在该方获得证券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营业许可并注册或登记设立且从事商业经营持续五年以上; 从事保险及其相关服务的一方保险公司,应在该方获得保险业监督管理机构营业许可并注册或登记设立且从事商业经营持续五年以上; 2.在该方缴纳所得税; 3.在该方拥有或租用经营场所。 三、一方服务提供者为享有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所列并超出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优惠待遇,应按下列规定向该方业务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提供档案、资料,申请“服务提供者证明书”: (一)一方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应提供身份证明档案,及业务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档案、资料; (二)一方法人服务提供者应提供: 1.注册登记证明副本; 2.近三年或五年的完税证明副本; 3.近三年或五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4.拥有或租用经营场所的证明档案或其副本; 5.其他证明提供服务性质和范围的档案或其副本; 6.业务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档案、资料。 四、一方服务提供者按本附属档案第三条规定提供相关档案、资料,业务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认为符合本附属档案规定,向其核发服务提供者证明书。 五、一方服务提供者申请在另一方提供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所列并超出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服务时,应向另一方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交有效的服务提供者证明书,及申请所涉服务部门规定的档案、资料。 六、已在另一方提供服务的一方服务提供者可按本附属档案相关规定申请取得服务提供者证明书,以享有本协定附属档案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附属档案四所列并超出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优惠待遇。 (注19)仅适用于拟以商业存在模式提供服务的服务提供者。 (注20)不包括在一方登记的分公司、办事处、联络处和其他非法人机构。 (注21)就台湾方面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包括:(1)法人医疗机构;(2)医疗机构的设定人;(3)医疗机构设定的特定目的公司。 (注22)就台湾方面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注21规定的医疗机构应符合此项规定。积极意义
第一,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协定》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许可权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许可权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协定》还规定双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台湾,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成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最佳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协定》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相互开放市场,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台湾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两岸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有利于优势互补、共享商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第三,有助于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从ECFA早期收获实施情况判断,《协定》不仅有利于两岸业者受益,也有助于民众享受更多便利优质的服务。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仅涉及20个服务行业,但自2010年10月实施以来,台湾已有226家企业或机构受惠,大陆也有82个赴台投资案件获得批准。《协定》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市场,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审议进程
2013年10月25日,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举行记者会,呼吁民进党不要当历史罪人。 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林德福表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只需送“立法院”备查,无需审查,但基于尊重民进党团的立场,国民党团愿接受实质逐条审查,请民进党尽速开完公听会,勿“卡死”台湾的未来。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自2013年6月21日签订,台湾“立法院”尚未审核通过。根据先前台湾朝野协商结论,必须开完16场公听会后,才能进行实质审查,且必须逐条审查、逐条表决。 国民党团已完成8场公听会,但民进党团仅开1场公听会,依照两周开1场的速率,到台湾“立法院”本会期结束之前,都无法完成。各界反应
台湾当局“经济部次长”杜紫军呼吁两岸服贸协定尽快生效,“先取得开放利益,总比耗在那边好”。 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2013年7月22日在台海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ECFA只是一个谈判架构,后续签署的投资保障协定、与2013年签署的服务贸易协定,才是启动两岸自由贸易的关键一步。但从服务贸易协定的内容看,这一步其实跨得很小,因为表面上台湾64项市场开放的承诺,但其中有27项已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专案, 反倒是大陆不计较台湾加诸的不对称待遇,仍给予台湾80项高于WTO的开放承诺,是立足于对台“让利”的思维。从市场相对开放来看,台湾若再限缩,就失去贸易自由化的意义了。 2014年3月2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马办召开记者会,回响大众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质疑与意见,并强调服贸协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马英九表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完全是为台湾经济的未来。 马英九说,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不可挡的浪潮,如果不面对、加入,只能等著被淘汰。为台湾发展,真的没选择,不能再等了。 马英九强调,服贸不通过,将影响台湾的国际信用、两岸关系与经贸自由化的努力。 马英九说,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还在“立法院”审议,程式未走完,还未定案,外界有任何意见,审议过程中还有表达空间,但学生不满“立法院”审查程式,就以违法方式占领立法院议场,瘫痪“立法院”运作,严重影响当局运作。 马英九表示,希望学生撤出“立法院”议场,让“立法院”恢复运作,“立法院长”王金平与朝野党团也回归正常议事程式,妥适处理。暂停协定
2014年6月9日,大陆方面已暂停各项两岸协商,包括两岸货品贸易谈判、争端解决机制,以及航空、观光、海运与邮政协商等。据报导,这是2008年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以来,罕见的协商中断情况,台湾方面正极力谋求补救。 台“经济部”高层也证实,两岸货贸协定已有一个多月未安排新的会议进度,主因是,两岸服贸协定前景不明,影响货贸协定实质谈判进度。中韩FTA的影响
zggjzxxj与韩国总统朴槿惠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脑会谈,并且正式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就实质性内容达成一致。此次中韩双方共在服务、投资、金融、通信等22个领域达成了协定。 针对中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台湾当局“经济部工业局长”吴明机表示,这使得台湾工业产品可能受韩国产品威胁与冲击的金额为386亿美元,占台湾工业产品总出口大陆比重的24.7%,台湾受冲击行业有钢铁、工具机、汽车、面板、石化、纺织、玻璃等七大行业。一旦中韩签署FTA后,台湾工业产品被韩国取代的项目,最高比重达4%、取代金额为84.2亿美元。 针对中国大陆与韩国完成FTA谈判,马英九2014年11月11日出席第68届工业节大会致词,他表示,跟主要贸易对手签定FTA,一向是台湾对外经贸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自2013年6月21日签定服贸协定送“立院”后,“到现在1年4个月都没有开始审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困境。”反对党从2014年3月开始就霸占主席台23次,如果连同上会期,霸占主席台更达92次,“立法院”就是不动,眼看着对手一步步向前迈进,台湾还在原地踏步。 2014年11月24日上午,台湾地区22个工商团体派出30多位代表,与台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江宜桦会面,表达对大陆与韩国就自由贸易协定(FTA)实质内容达成一致的忧心,强烈呼吁当局尽快推动两岸服贸协定生效和两岸货贸协定商谈,以摆脱被动局面,避免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 对于岛内工商界的呼声,江宜桦回应说,当局的忧心不下于工商界的忧心如焚。期盼工商界及民间支持行政当局,共同在台立法机构中支持执政党、说服反对党,一起推动两岸服贸协定、货贸协定尽快完成,使台湾经贸政策向前迈进。 对于台湾工商团体的担忧和呼声,中国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014年11月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韩FTA的签署确实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出了挑战,两岸尽速完成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各项后续商谈显得更加迫切。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ECFA后续目标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我们注意到台湾方面有人认为好像只需要货贸,而不需要服贸,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如果台湾在大陆市场上享受的便利缺了服务贸易,即使货贸协定谈得再好,依然赶不上韩国在中国大陆市场享有的待遇,"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 很赞哦!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