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辞典pdf 中国历史大辞典pdf
中国历史大辞典pdf
1.中国战争遗址只要是什么战争哪的遗址别的废话不要
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遗址,位于鄄城县临卜乡境内金堤西端南数里,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称作城濮的地方。
战国齐魏桂陵之战: 战国前期,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北)对魏军的一次著名截击战。 战国齐魏马陵之战: 山东莘县境内金堤河岸脚下、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秦末楚汉垓下之战: 由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说:“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辞海》也说:“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中国历史大辞典》又说:“垓下在河南鹿邑东,或在安徽灵璧南。 ”但1995年版的“安徽地图”却明明标着“垓下”在安徽固镇县沱河南岸。
实际上固镇县濠城镇沱河南岸有个村就叫“垓下村”,在历史上老百姓又叫它“霸王城”。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遗址位于中牟县城东北部,大孟乡大衡庄村至官渡镇官渡桥村、逐鹿营村一带。
官渡,因临近官渡水而得名。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 位于蒲圻市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陆水由其东注入长江。
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夷陵之战: 啸亭古战场遗址位于宜昌市啸亭区,是夷陵之战的决战地。
2.谁有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pdf可以分享一下么
这个网址里面有许多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去看看吧●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
四川内江人。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
一生多富传奇色彩。早岁即有艺名。
享高寿。富可敌国。
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
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满族,清宗室,著名画家,山水、人物无一不精。
擅长书法。他的书法,来自帖学一路,主要得自于“二王”,结体潇洒、用笔轻盈、秀逸多姿。
特别是他题在画上的书法,与画境和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秀美、高雅的意境。●齐白石(1863—1957),中国著名画家、篆刻家。
无论是画还是书法,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书法上也颇有造就。
他的书法,篆隶、行草都独具一格。篆隶来源于“天玺纪功碑”,笔法纯用篆书笔法,笔画横平直竖,显得真力饱满、厚重而又古朴,有种奇肆●黄宾虹(1865——1955),名质,安徽歙县人,著名山水画家。
亦善书法。所作行书,任笔自然,看似漫不经心,而又内含骨力。
篆书很有特色:喜用半干的焦墨写篆,特别是大篆。运笔较慢,笔画时粗时细,有一种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晚年复姓徐。他初学颜真卿,后宗北碑。
他的的字结体奇崛、生拙古辣,有时看上去好像完全放弃了用笔,但别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为别人称道,但的确是格调高古。
●徐悲鸿(1895——1953),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画、油画无一不精。
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之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曾经得到康有为的指点,作行书喜用中锋,结体漫不经意,有种稚拙的儿童体的韵致。
●潘天寿(1897——1971),杰出的书画家。他的篆隶,取法【三公山碑】、〈褒斜道〉,行草书从晋唐入手,然后融入黄道周、倪元璐的险绝。
书风整体来看是豪放一路,“一味霸悍”。特别是读他的画上题字,只见大小参差错落,与他的画一同构造险绝的意境。
●陶博吾(1900——1996),著名画家、书法家,江西九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昌明艺专,得黄宾虹指授,后归隐乡里,以布衣终其一生,生前不大为人所知,声名不出乡里。
可谓“百年孤独”!所作山水、花鸟,用笔奇肆老辣,全用篆籀笔法。书法也是结体奇崛,纯用中锋。
喜欢用大篆集联。他的书法,在吴昌硕的基础开辟了新的风貌。
●来楚生(1903——1975),浙江萧山人。以“书画印”三绝著称,所作花鸟意趣盎然,篆刻更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他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线条简练飞动,结构稍紧,形成绵密、筋骨内含的效果。●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著名山水画家。
曾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术学院。他的行草书则纯粹用篆籀笔法来写,以笔法为上根据笔法调整结构,而后顺势引出章法。
所以他的书法显得醇厚饱满。●谢稚柳(1910——1997),江苏武进人。
现当代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家。他的书法,和他的画一样,来源于陈洪绶,起笔轻缓、结体奇崛而又秀丽多姿。
至于草书,则用笔圆转灵动,潇洒流落、飘然出群。其他兼善书法的画家还有蒲华、刘海粟、王个移、丰子恺、等人■学者型书法家对于学者来说,书法,仅仅是自己诸多方面修养的一面而已,并不以此自重。
然而,人们在敬仰他们文艺、学问上的成就的同时,惊喜地发现他们在书法方面的才能。●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是近现代少见的全才式人物。
他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国外学习美术者之一,最早将话剧引入中国,最早创办美术教育,也是最早开始用人体模特写生的人。精书法、擅篆刻。
对音乐也很有造诣。他的学生中,著名的有音乐家刘质平、画家丰子恺。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
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
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
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实,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
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