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 生物进化史上有哪些灭绝事件

火烧 2022-03-26 15:26:34 1097
生物进化史上有哪些灭绝事件 科学家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得出了一个以750万年作为新生代软体动物的“半衰期”。换句话说,生活于任何时期的半数左右的软体动物种在这个短暂的期间都注定要灭绝,即使它们没有遇到

生物进化史上有哪些灭绝事件  

科学家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得出了一个以750万年作为新生代软体动物的“半衰期”。

换句话说,生活于任何时期的半数左右的软体动物种在这个短暂的期间都注定要灭绝,即使它们没有遇到一次大的灾难也是如此。

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海水温度在最后一次冰期中急剧下降,那里的生物死亡率更高,生活于200万年前的种有一半以上消失了。

一个种在生物历史中大约与人们的寿命在文明社会中一样地短暂。

在古生代与中生代、中生代与新生代的交替时期,都曾发生过大量的生物灭绝事件,那么,地质历史记录中的生物灭绝能告诉人们什么呢?

很多古生物学家都赞同进化的“小生境说”。

地球上只有那么多的小生境,而且它们都被有限的生物物种占领了。

一旦这些小生境被占有时,除非是有新的小生境形成,不然就会使进化减慢乃至停顿。

当一场灾害发生而且消灭了许多小生境时,一场新的争夺良好环境的斗争又开始了,原有的小生境很快又被占领了。

新来者是旧体制的存活者的后代。

它们可能是被它们占领的小生境的最适合者,或者不是,但它们是最先到达的一批。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 生物进化史上有哪些灭绝事件

这些先驱者的后代可能力求能更好地适应它们的小生境,并发展、演化成为一些很不同的“种族”,但是它们同属于一个“血统”,同一谱系,可能还会发生另一次革命,即另一次将自己部族断绝的灾难。

大自然中这种生物的进化方式似乎并不按照达尔文预言的方式“逐渐地”、“缓慢地”进行,倒像是某个突然有了创作灵感的作家那样,会连续工作,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急速地展示出来,在创作过程中,会删掉一些自己不满意之处,甚至全部都消除,然后重新开始。

这种不循常规的“创作”手法在生物演化史上的绝好证明,就是从中生代向新生代的突变过程。

恐龙的死亡可使躲避、守候在旁的哺乳动物跃身登上历史舞台,甚至连海洋中单细胞的有孔虫动物群落也发生了更迭,一些科一级的种类绝灭了,为另外的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这种情况似乎与一些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情节差不多:中子弹爆炸,杀死了一批生物,而这些生物的居所(小生境)却完好无损。

新来者并不是使原来的“居民”灭绝的罪犯,他们只不过是碰巧“漫步”来到了事发地点,在这个现成的“房子”里找到了栖身之处。

古生代向中生代的过渡,方式也大体相同。

古生代的最后一个时期——二叠纪过后,有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而恐龙与菊石从古生代末期灾难的“废墟”上兴起了。

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寒武纪以前的大规模灭绝的化石记录。

但是,证据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具有骨骼的化石生物在寒武纪的突然出现是毫无原因的。

一些国际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古生态学家在“小生境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卓越的见解:将寒武纪初期发生的“爆炸式”进化解释为寒武纪末期生命全部毁灭的结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