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戴笠和陈诚的斗争,最终谁笑到了最后?

火烧 2022-01-03 12:09:18 1063
戴笠和陈诚的斗争,最终谁笑到了最后?   所谓“胜者为王”,当然是谁活到最后谁就笑到了最后,毕竟死人是不会笑的!  陈诚和戴笠的斗争  其实,陈诚和戴笠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虽然戴笠代表了军统,代表军

戴笠和陈诚的斗争,最终谁笑到了最后?  

  所谓“胜者为王”,当然是谁活到最后谁就笑到了最后,毕竟死人是不会笑的!

  陈诚和戴笠的斗争

  其实,陈诚和戴笠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虽然戴笠代表了军统,代表军事委员会专门对付国军的将领,但是陈诚并不是一般的国军将领啊!是掌管国军将领的统帅,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概念,对于这样的人,戴笠是轻易不敢动手的,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在国民党内抗战时期形成的三大派系,一个是陈诚,一个是胡宗南,一个是汤恩伯,简称陈胡汤,戴笠当年为了讨好胡宗南,还将女特务叶霞翟送给胡宗南,为了让叶霞翟能配得上胡宗南,还让叶霞翟到国外留学,可见戴笠对胡宗南有多上心。

  但是说到底胡宗南只是老蒋的学生,而陈诚则是黄埔的老师,并且算是老蒋的校友,对老蒋更是忠心耿耿,对于这样的人,戴笠作为曾经老蒋身边的小弟,当然知道得罪不起,如果得罪陈诚,后果根本不是戴笠能够承担起的。

  从陈诚和戴笠的关系来说,应该是戴笠需要巴结陈诚,而陈诚这个人,在国民党中是典型的眼里容不得沙子,比如在辽沈战役之初,老蒋让陈诚去东北主持局面,结果,陈诚最恨伪军,不让国军去收编伪军,结果东北局势后来逐渐陷入困境。

戴笠和陈诚的斗争,最终谁笑到了最后?

  因此陈诚必然看不上特务出身,黄埔六期还没有毕业的戴笠。

  陈诚是老蒋的影子,戴笠是老蒋的狗

  陈诚号称小委员长,在国民党中的资历和威望都是极高的,一般人根本不敢动他。而且陈诚厉害之处在于自成土木一系,在国民党中那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纵横在文章中一再强调,戴笠的军统在抗战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势力有多大,但是在陈诚面前,军统所有的武装人员加一块,也不够陈诚手下部队突突他一下子的,陈诚属于老蒋的影子,小委员长并不单纯的形容陈诚个子矮,另一方面陈诚在很多方面代表了蒋介石。

  但是戴笠就不行了,老蒋对戴笠虽然多有倚重,很多见不得人的事都让戴笠去干,但是说到底,老蒋绝不会看上戴笠这个人,早年在上海交易所的时候,戴笠看出老蒋是人中龙凤,为了巴结蒋介石、戴季陶、陈果夫这几个人,给他们端茶倒水,后来因为戴笠和戴季陶是同姓同乡,所以才逐渐重视,由于戴季陶的关系,老蒋才把戴笠放在眼里。

  而戴笠更知道自己的斤两,知道老蒋的想法,因此并不会主动去招惹陈诚,万一被陈诚反打一耙岂不是再也没有翻身之地。

  陈诚和戴笠二人谁笑到了最后

  但是,戴笠作为黑暗中的魔鬼,对于不喜欢他的陈诚,也不是没使过绊子,

  1943年陈诚的第六战区下层军官企图拥护陈诚,顶替老蒋,戴笠抓住时机,趁着陈诚在远征期间,向老蒋参了一本,老蒋将陈诚的第六战区司令和中国远征军司令的兵权也有收回来了,实际上老蒋也是借这个机会打压一下陈诚,毕竟陈诚当时势力太大,本身掌管着土木系,远征军里面又有后来的五大主力中的新1军,新6军,老蒋自然要提防一下。

  但是也仅此而已,二人也没有深度交手,毕竟陈诚和戴笠都是聪明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两方相争,必然两败俱伤,没有必要。

  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估计也笑不起来了,其实戴笠如果不死,也会遭到老蒋削兵权的惩戒。毕竟兔死狗烹在戴笠身上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戴笠死之前,老蒋也和戴笠针对军统去留问题多次针锋相对。

  戴笠死后,老蒋虽然惋惜,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给戴笠弄了一个中将,陈诚到台湾之后那是名副其实的副总统,如果不是1965年就死了,在台湾也会继续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老蒋铁定会把位置传给小蒋,陈诚依然会是辅助之人。

  这一点从毛人凤的下场也可以看出,即使戴笠活着到台湾,下场也未必有毛人凤好哪去。

  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

  在国民党众多将领中,只有三位将领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特务系统,一个是张学良,一个是胡宗南,还有一个就是陈诚。

  张学良的东北军本就属于地方军事集团,有着割据军阀的性质,因此他设有独立的特务系统实属正常;西北王胡宗南苦心经营西北数年,独霸一方,加之和戴笠又有同盟关系,所以他的特务系统实质上和戴笠是一种合作关系;唯独陈诚,他在军中建立特务系统其本意就是防范戴笠的军统势力染指他的地盘,由此可见对戴笠以及戴笠身后的军统,陈诚一直是强硬排斥,充满敌意的。

  陈诚对戴笠之所以能摆出如此强硬的姿态,归根结底依仗的是他在蒋介石心中的位置。比起戴笠黑手套的角色,陈诚作为老蒋的绝对嫡系,他才是老蒋身边真正的第一红人,而且是事关大局、不可或缺的第一红人。

  戴笠充其量只是个打手,而陈诚却是帮老蒋握枪杆子的关键角色。虽然两人都以对老蒋绝对忠诚著称,但孰轻孰重仍是一目了然的。

  说到戴笠和陈诚之间的矛盾以及由矛盾发展出的争斗,根源在陈诚不在戴笠。

  戴笠虽然张狂,却很注意和各派系大员维持良好关系,虽然军统的名声不怎么样,但戴笠本人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简单说,戴笠还是很会做人的。

  但陈诚对戴笠却始终没有好感。在这位素以既不贪财又肯实干的正派将领看来,戴笠不过是鹰犬,干的尽是暗杀、窃听之类的脏活,加之戴笠时常还以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拿人把柄威胁同僚,讨好老蒋,因此陈诚很反感,甚至是憎恶。

  正派且傲慢跋扈的人,看人看事往往不是对事不对人,而是既对事又对人。

  客观地讲,陈诚对戴笠就是如此。

  起初,戴笠其实是很想和陈诚搞好关系的,甚至诚恳地对陈诚表示过由衷的赞赏——陈诚是国民党现任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既不贪财又肯干实事的人才。

  遗憾地是陈诚非但不买账,相反还屡次欲对戴笠和军统动刀子——戴笠的忠义救国军实属浪费军事资源的游杂部队,应该取消番号;军统局也无存在的必要,建议由各战区情报单位代替军统之功能。

  不客气的讲,陈诚的刀子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戴笠的生存,虽然他是出于正直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所以说,戴笠对陈诚的攻击不是挑事,而是为了还以颜色。

  你想很正直地弄死我!那我只能很卑鄙地扳倒你!

  但戴笠深知,像陈诚这样手握重兵的老蒋嫡系红人,是不能公开叫板撕咬的,要想把他拉下马,非得以静制动,非得抓到致命的把柄才有可能。

  1939年冬天,这样的机会出现了。

  1939年10月,本来兼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陈诚改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当时,抗战正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尤其是悲观失败主义、抗战无用论的蔓延,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人的公开叛国投敌,引起了一批青年爱国军官的强烈不满。

  他们认为,若要扭转抗战颓势,必须“清君侧”,必须将蒋介石身边腐败的以及亲日的军政大员清除干净,让陈诚这样的干才上位辅佐。

  军统很快探知了“清君侧”计划,但戴笠却并没有立即上报蒋介石。

  为什么说戴笠的手段有些卑鄙呢?他想让清君侧的计划进一步发酵,直到把陈诚卷进来。

  果然,为了清君侧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青年军官们开始四处活动,积聚力量,最终他们搭上了美国人,希望借助美国人的支持来达成这一目的。

  恰好当时美国朝野对蒋介石政府已产生严重不满,由此一来,“清君侧”在美国人支持下就有了“清君”的味道。

  而以陈诚为首的国民党青壮派将领就是清君后主政的理想人选。

  1943年2月,尚不知情的蒋介石委任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在组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时,陈诚带入了大批原第六战区人员,其中不乏参与“清君侧”的青年军官。

  就这样,清君侧计划在远征军中得以继续组织实施。

  最终,青年军官们把行动时间定在了1943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七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不用说,其中的用意是值得玩味的。

  到这个时候,戴笠觉得收网的时间到了,于是他将清君侧的详细内容密报了蒋介石。

  见所谓的清君侧已威胁到了自身,老蒋勃然大怒,跟着一场针对远征军司令部的大搜捕就展开了。

  手握尚方宝剑的戴笠一口气抓了陈诚手下600名青年军官,之后就是严刑审讯。

  很显然,戴笠想拿到陈诚参与其中的有力证据。

  遗憾的是,戴笠最终没能如愿。

  也许对老蒋忠心耿耿的陈诚确实没有在背地里支持青年军官。

  但作为第六战区及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依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戴笠以及何应钦等人的联合施压下,老蒋最终解除了陈诚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的职务,以示惩戒。

  就此,戴笠终于还了陈诚一些颜色。

  但也仅仅就是还了一些颜色。因为老蒋对陈诚太信任了,不久之后,陈诚就复出了。

  要问两人的争斗谁笑到了最后,无疑是陈诚,黑手套戴笠除了不满,只能无奈摇头。

  后来更是如此,戴笠最终没能逃过横死的黑手套命运,而陈诚却是老蒋避逃台湾后真正的左膀右臂。

  有时候就是这样,角色决定命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