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第一师范大学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

火烧 2021-12-21 16:05:50 1052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一个是学校性质通州师范学校另一个是学院性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

一个是学校性质
通州师范学校
另一个是学院性质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刘坤一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阻挠。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著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她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23 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 为什么沦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它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国家重点支援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

地点太差。

有谁知道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相继签定。当时,已届中年的张謇高中状元,却毅然决然地弃官还乡,走上了艰难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张謇除了在他家乡南通创办了一系列工业、交通、盐恳、慈善、工益等企事业外,还创办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到特种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体系,而师范教育只是其中更加光辉的一页。
张謇极其重视师范教育,"师范为教育之母"是张謇教育思想的核心。创办大生纱厂5年后,初有赢利,他最先想到的便是办师范学校。张謇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实现着心中的蓝图。
但是,张謇办师范的道路并不平坦。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张謇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向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通地方官吏正式提出公办师范学校的打算,但遭到拒绝。张謇深感"此事难办,叹思不已,乃谋自立师范学校",遂出资2万余元,加上其兄等亲友资助,共集资9.3万多元筹建私立通州师范,择校址于通州城南千佛寺旧址。1902年8月破土动工,学校占地41亩,建屋104间、楼房172间、廊庑116间,可容纳学生300人。1930年3月,校舍落成,定名为"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简称"通师")。4月27日,通州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张謇发表演讲,并题写了校训。嗣后,他还亲自为通州师范作校歌歌词,并请人谱曲,在校内外广为传唱。
建校不易,办好更难。面对种种困难,张謇没有退缩,他曾说:"师范乃鄙人血汗经营之地","家可败,不可败师范"。
当时面临的首先是经费问题。通州师范注重挑选"性淑行端,文理素优者"免费入学,为众多家境清贫的学生提供了就读的机会,但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张謇想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一部分作师范经费,但遭到股东们的反对,后在张謇的据理力争之下,方得以通过,并形成规定:每年从大生纱厂的利润中抽出十四分之一作为办学经费,其中通州师范所得最多。更为可贵的是,张謇总要从自己每年的工资和股息收入中抽出相当数量来维持通州师范的生存与发展。
再次是课程设定问题张。张謇有感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落后,因而对通州师范的课程设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另外还有教育管理问题。张謇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员管理,以及对师范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具有远见卓识和独创之处。他认为教育是诸多因素相联络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将加强组织纪律性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强调必须严格管理,才能办好学校,尤其是师范学校。他在教育管理中十分强调德育,提倡教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并把爱国主义置于德育的首位。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报效祖国,为国雪耻。张謇还特别重视师范生的养成教育,认为"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要求师范生除了刻苦学习,注意日常举止行为外,还必须自己打扫教室,整理食堂,养成劳动习惯,并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节俭美德。
解放后,通州师范改为公立,改名为"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并始终坚持“艰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师范。近百年来,南通师范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教师,其中不乏学有所成、贡献卓著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政界要人,真可谓:"时雨春风勤化育,殷殷桃李遍中华。"如今,这所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洗礼的师范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又焕发出青春,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
南通是教育之乡,尊师重教是由来已久的,而南通师范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百年的校训.

中国第一所公办学校是什么?

中国古代教育投入小考

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自汉以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综观中国教育史,官学的经费开支主要由政府承担,私学则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学费收入一直不是中国古代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中央官学开支历来由“国家财政”负责,不但不收学生学费,而且还给予学生非常优厚的待遇。太学作为汉代中央官学的主体,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学校的典范,其太学生享有免除徭役赋税的权利,无需缴纳学费。明代国子监不但供给监生廪膳,并按季节发给衣服、被褥、冠履;每逢节令,必有赏给;已婚者养其妻室儿女,未婚者赐钱婚聘;监生省亲回籍,赐衣、赐金作为川资。

地方官学由各级地方政府举办,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等,也多不收取学费。明代地方官学对廪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廪膳补助,只对“计划外”的增广生和附生收取很少学费。地方官学规模颇大,学生众多,又不收取学费,那么其经费从何而来呢?据史料记载,宋代地方官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一是由政府拨给修建学校经费和日常经费,这些经费有中央政府拨给的,但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二是建立学田制度,为州县学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证;三是收专项捐税以充学费,如加收酒税;四是社会资助;五是靠其它各种途径,如以房租、刻印书籍等筹措学校经费。(1)

在官学之外,私学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学私学分为三种类型:义塾、专馆和散馆。义塾又称为义学,是私塾中规模较大的学校,由宗族组织所创办,其经费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创办者或其他个人,组织的经费供给;二是学校财产的经营增殖;三是向学生收取费用。(2)前两种渠道是义塾经费的主要来源,第三种情况间或有之,但对本族穷苦子弟大多进行免费的初级教育。专馆是一家或数家、一村或几个村单独或联合设立的一种私塾,经费按人分摊,此多为富裕户所办,以使其子弟就塾。散馆是生员(秀才)或其他有文化的人在家庭单独设塾,招收附近人家的子弟就读,以收学费维持生活,主要进行启蒙初级教育。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中国第一师范大学 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是什么学校?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是?

中国新式大学始于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远东第一大船厂)轮船招商局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

新中国第一所海军航空院校是哪一所学校?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1884年,英国一名基督教女传教士在宁波创办女塾(即宁波六中),这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招生满族贵族少女。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

中国第一所武术大专院校是哪一所?

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