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川的俗语和谚语 为什么有谚语说,无湘不成军,四川不负国,无桂不成国呢?

火烧 2023-02-16 12:34:15 1108
为什么有谚语说,无湘不成军,四川不负国,无桂不成国呢? 先来说说`无湘不成军'的由来,湖南地处气候潮湿的江南丘陵之地,需要吃辣椒去风湿,所以湘人脾性也是火辣辣的,民风强悍,好勇斗狠。清末,重臣曾国藩数

为什么有谚语说,无湘不成军,四川不负国,无桂不成国呢?  

四川的俗语和谚语 为什么有谚语说,无湘不成军,四川不负国,无桂不成国呢?
先来说说`无湘不成军'的由来,湖南地处气候潮湿的江南丘陵之地,需要吃辣椒去风湿,所以湘人脾性也是火辣辣的,民风强悍,好勇斗狠。清末,重臣曾国藩数次受命领清军绿营想剿平太平军却一再失利,后来他回家乡组建湘军地方团练,对抗数十万太平军,屡败屡战,终于消灭太平天国,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 湘人骁勇悍战,视死如归,所以良将甚多,如:晚清的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民国初年的黄兴、蔡锷;国民党中廖耀湘、陈明仁均勇冠三军,为解放军劲敌;元帅有ph、贺龙、罗荣恒,大将有粟裕、陈赓、许光达、萧劲光、黄克诚、谭政等6人。故有`无湘不成军'的谚语。 下图为民国护国大将军蔡鳄 再说`四川不负国‘之说。四川人为抵抗异族入侵,浴血奋战,历史上先后有三次最大规模的人口锐减。一次是13世纪中叶开始的元灭宋,四川省人口从259万户减少到20万户,1290万人口最后存活了不到100万,人口削减十分之九。一次是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间,清兵花20余年才征服四川,四川省人口因此从385万减少至10万左右,才有后来的`湖广填四川'。而后在1937年抗日,四川出动5个军一个师共15万人分南北两路川军,分别从成都、重庆出发,一路经阳平关由邓锡侯领军入陕、晋,最后到了台儿庄,一路由刘湘亲自领军出夔门入鄂,在南线作战。抗战八年间,四川作为大后方,向前线输送了300多万兵力。 下图是女将秦良玉率私家军出川三干多里的山海关抗清。 再说说`无桂不成国'的由来。广西人是较强悍的民族,古称南蛮。无论是金田太平军,冯子才的抗法援越军,刘永福的黑旗军,还是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不亚于黄埔军,是十年北伐的主力,八年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时全省皆兵的桂军投入100多万兵力,可以说全国之最。取得台儿庄大捷,昆仑关大捷,桂柳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等等胜利,同时广西也是个唯一没有汉奸伪军的省,民间自发组成的武装令小日本没能在任何一个城市和村庄呆上三个月,直至被赶出友谊关。 下图为桂林抗日英烈纪念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