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1-26 01:04:42 1064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全文翻译赏析)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全文翻译赏析)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全文翻译赏析)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析    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从空间角度构定滕王阁临江而建的高远气势。以下「南浦」、「西山」、「潭影」、「长江」,都是临江高阁的望中所见,并且用「朝飞」、「暮卷」为高阁包容万象增添主动性,观景之人自然也就与天地交融为一体了。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著琳琅玉珮,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句笔意突转,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著琳琅玉珮,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    于是末尾两句,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也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