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dzg简史 党史简介
党史简介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gcdzg作为执政党的历史。
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gcdzg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扩展资料:
是gcdzg历史的简称。
是gcdzg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
主要包括gcdzg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gcdzg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gcdzg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gcdzg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gcdzg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gcdzg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
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md、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zg,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
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
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
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gcdzg的第一个纲领》和《gcdzg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gcdzg的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cdzg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