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国活得最长寿的人物 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张,在史活了105岁,作有诗两篇

火烧 2022-06-18 16:14:40 1064
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张,在史活了105岁,作有诗两篇 张(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钜鹿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齐王时期,受到朝廷多次

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张,在史活了105岁,作有诗两篇  

张(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钜鹿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齐王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他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人物生平

不仕汉朝

根据史料推断,张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公元136年),是钜鹿人。少年时曾在太学读书,通习经书和谶纬之学,后来回到家乡。袁绍多次征召他做官,但他都没有应命。

建安年间,张移居上党,并州牧高干让他做乐平令,他仍不接受,并离开到常山去讲学,曾有门徒数百人。后来又迁居任县。

曹操就任丞相后,也曾征召张,张仍然不应。

不仕魏朝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年-233年),朝廷征召能消灾排难的隐逸有学问的人士,郡中多次推荐张,张以年老多病为由,没有前去。

广平太守卢毓上任三天,纲纪(主簿)报告可以按以前的做法,送交拜帖去见张。卢毓教训他道:“张先生是所谓既上不侍奉皇帝,下不结交诸侯的人。对这样的人,难道用拜帖请见,就可以让他美名更卓著吗?”于是只派主簿带着信,送上羊、酒作为仪礼。

高龄去世

魏齐王曹芳正始元年(240年),张以一百零五岁高龄去世。据说当时有戴胜鸟在张家门北面筑巢。张对门人说:“戴胜鸟属阳,却在属阴的背面筑巢,这是凶兆啊。”于是他弹琴唱歌,作诗两篇,十天后就去世了。

同年,广平太守王肃到任,对张表达了敬意,并给他的家属荣誉和特殊照顾。

三国活得最长寿的人物 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张,在史活了105岁,作有诗两篇

张一百零五岁的年龄,是《三国志》中明文所载,他是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轶事典故

魏明帝青龙四年(236年)诏书说:“张掖郡黑河(玄川)的汹涌波涛中出现了宝石背负的图像,图像画的是一只灵龟,立于川西,青色的质地,素色的文路,又画有麟凤龙马,形状鲜明,文字宣告天命,粲然可观,意义著明。太史令高堂隆上告朝廷说:‘这种宝物的显示是古代圣明皇帝所没有蒙受过的,实在是大魏的吉祥命运,东序的罕见之宝。’”此事颁告天下。任县县令于绰将诏书带去询问张,张秘密地对于绰说:“神明只预言未来,而不追述以往。先用祯祥之兆预告未来,然后兴盛还是衰落才会随之而来。汉朝灭亡已久,曹魏已得天下,还追述什么兴废之兆呢?这块宝石今天的变异,只是将来之吉祥的征兆。”后来司马氏果然取代了曹魏。(有文献指出,此图被发现于青龙三年,图上还有“大讨曹”的字样。即“柳谷瑞石”之事。)

艺术成就

因为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张被认为是一位古琴音乐家。例如周庆云的《琴史补》中,张就被列为琴人之一。但他的作品并未流传下来。

人物评价

与张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往往着眼于他在乱世中不任官、不投靠诸侯的隐士之风,以及造福乡里的功绩。例如王肃评价他道:“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陈寿则称他与另一隐士胡昭“阖门守静,不营当世”。此外后世也有人认为张的淡泊明志、不慕名利是他长寿的秘诀。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时巨鹿张,字子明,颖川胡昭,字孔明,亦养志不仕。少游太学,学兼内外,后归乡里。袁绍前后辟命,不应,移居上党。并州牧高干表除乐平令,不就,徙遁常山,门徒且数百人,迁居任县。太祖为丞相,辟,不诣。太和中,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郡累上,发遣,老病不行,广平太守卢毓到官三日,纲纪白承前致版谒.毓教曰:“张先生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也。此岂版谒所可光饰哉!”但遣主簿奉书致羊酒之礼。青龙四年辛亥诏书:“张掖郡玄川溢涌,激彼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着明。太史令高堂隆上言:”古皇圣帝所未尝蒙,实有魏之祯命,东序之世宝。“事颁天下。任令于绰连赍以问,密谓绰曰:”夫神以知来,不追已往,祯祥先见而后废兴从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