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世宗的评价 金朝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历史资料简介 金世宗完颜雍的一生

火烧 2022-06-18 16:15:06 1053
金朝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历史资料简介 金世宗完颜雍的一生 金世宗完颜雍 1123—1189年 在金代是以“治世明主”而闻名于世的皇帝。在他在位的20年期间,是金朝社会实现稳定繁荣发展的时期。他在女真族经历

金朝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历史资料简介 金世宗完颜雍的一生  

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年)在金代是以“治世明主”而闻名于世的皇帝。在他在位的20年期间,是金朝社会实现稳定繁荣发展的时期。他在女真族经历两次重大变革之后即皇帝位,继承、完善、发展前代改革的成绩,吸取海陵“暴君”失败的教训,再一次促成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为金朝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他以“仁政”、“中庸”思想作为治世的指导思想,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饬吏治、清除政治腐败纥石烈志宁简介,实现廉明政治;关心农业,发展社会经济,促成北方社会生产高度发展;在吸取汉文化同时,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完颜雍一生所采取的“拨乱反正”措施,促进了北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完成了守业之君所肩负的艰巨历史使命,为女真社会的繁荣昌盛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享有金朝“小尧舜”的美称。

一、辽阳称帝 确定治国方略

金世宗本名雍,女真名乌禄,是太祖阿骨打的孙子,于天辅七年(1123年)生于上京(黑龙江省阿城)。父亲睿宗宗辅,曾担任右副元帅,后升为左副元帅,是女真族著名的军事统帅。母亲贞懿皇后,是辽阳渤海大族李雏讹只的女儿。父亲40岁病逝,他自幼在母亲身边所受的教益甚多。贞懿皇后作为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母亲,世宗在她的影响下,深受渤海封建文化的熏陶。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因不满女真族“妇女寡居,宗族其它兄弟可以续纳为妻妾”的旧俗,便出家为尼,回到了老家辽阳。

完颜雍身体魁武,英俊潇洒,才识超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他长有美丽的长胡,胸前有七个痣,状如北斗七星。他性情文静、通达、憨厚,又非常仁义孝顺。他善长骑射,国人一致推举他为第一射箭能手。每当外出狩猎,都有许多人尾随其后观看,甚至有许多年长的老者。

皇统年间,按着宗室家族的惯例,完颜雍被授予光禄大夫,封为葛王,担任兵部尚书。天德初年,担任会宁州长。后来又先后担任中京、燕京留守、济南尹等官职。在海陵王贞元初年,任西京(今山西大同)留守。贞元三年(1153年),出任东京路留守,晋封为赵王。正隆二年(1157年),按惯例降封为郑国公,又进封卫国公。其后再度担任东京留守官,徙封曹国。正隆六年(1161年)五月,母亲贞懿皇后病逝,回家为母守灵。这年,东梁水暴涨,洪水漫延到东京城下,冲毁了城池,流入城内,城中的百姓骚然大乱、惊慌不安。完颜雍亲自登上城池,举酒祭奠洪水,大水撤退。八月,又被起用为东京留守。

在完颜雍担任东京留守“久典外郡”的时候,正值海陵准备率军大举南下,天下骚动不安。海陵王为了南下伐宋筹集军费,提前征收税钱,巧立名目增加赋税,使百姓难以承担。另外强行征调契丹族人丁前去当兵。在海陵王横征暴敛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致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族人民不满于海陵王的暴政,纷纷举行起义,海陵王的残暴统治从根本上已经发生了动摇。在统治阶级集团内部,海陵独断专行,生性多疑,喜欢嫉妒。他拒绝臣下的上谏,对违背他意志的上谏大臣,轻则一顿毒打,重则杀死。因此朝廷上下对于他所实行“暴政”,只是敢怒不敢言。这也使他自己处于孤立地位,把自己推上断头台。海陵所实行的“暴政”,导致了政治上的危机,使完颜雍称帝与改弦更张成为历史的必然。

海陵在位期间,就嫉妒完颜雍的才智,并经常有所警备,派人监视他的动静,防备完颜雍反叛自己。正隆六年九月,完颜雍平定叛军回到东京。海陵派东京副留守高存福负责暗中监督他的起居与行踪。当时,恰巧完颜雍用造兵器的余料,打造了数十副铠甲,高存福知道后,便制造舆论说:“完颜雍有谋反之意。”并派人告诉海陵王,又和推官李彦隆一起以杖击毯球为名,密谋陷害他。高存福的家人把此事告诉完颜雍,完颜雍知道后心中甚是忧虑。后来,他在率兵讨伐括里回归中途,遇到过去的官员六斤,他详细地讲述了海陵杀死皇太后徒单氏,又杀死他哥哥的儿子檀奴和阿里白以及枢密使仆散忽土等人,六斤又说:“而且要派人来杀害你们宗室兄弟呢!”完颜雍听后更加恐惧,加之又得知副留守高存福要谋害自己。于是,他舅舅李石劝他尽早谋划对策,完颜雍终于下决心铲除高存福等人。在李石帮助策划下,以讨伐防御叛贼之事为由,召集各位官员到清安寺开会。李彦隆先到,高存福在累召之后才到达,二人就座后便被完颜雍的人捉拿,完颜雍取得了主动权,控制了东京(今辽宁省辽阳)的局势。

十月,南下征宋的万户长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奴等人从山东率领所属的军队2万人,完颜谋衍也从常安率领5 000人来归附了完颜雍,诸军入城杀死了高存福。然后,完颜雍在诸官及渤海、曷苏馆女真人等的拥戴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大定。

完颜雍在东京称帝后,开始了金朝一个新的时期,即结束海陵的“暴政”统治实行“仁政”,在稳定中求发展。完颜雍所以能够称帝,是诸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一,他本人“性仁孝,沉静明达”。长时间在外担任要职,明白当时社会祸乱的根源,深知吏治的利弊得失,精通治国之术,富有统治天下的才能。他在诸王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具有实际统治经验。在海陵“暴政”之下,人心倾向于“宽厚、豁达”的完颜雍。

其二,得到辽东地区渤海大族与曷苏馆贵族的支持。他的母亲李氏,出身于辽阳渤海贵族,在当地有很大的权势。李氏的弟弟李石,是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三朝重臣元老。在海陵王时受排挤,便托辞有病回乡,成为完颜雍夺取政权的得力助手。完颜雍依靠另一支力量渤海贵族张氏,张氏家族是辽、金两代的官宦大族。她的女儿是完颜雍续娶的元妃,她的父亲、叔父、兄弟都是地方实力派人物。他们成为完颜雍夺取政权的有力支持者。构成世宗政权坚实的阶级基础。

其三,海陵王的残暴统治,致使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北方各族人民到处举行起义,推动金朝内部急需改变海陵南侵政策所造成恶果。使世宗成为当时统治集团所注目和倾向中心。为他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上述诸种因素,促使完颜雍较为顺利地夺取了帝位。即位后,世宗对新政权的组成不断地进行充实调整,以张浩为太师、尚书令,前临潢府尹晏为左丞相、兼都元帅,前翰林学士承首翟永固为尚书左丞,济南尹仆散忠义为尚书右丞,利涉军节度使独吉义、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政事,移刺元宜为平章政事,中京留守、西北面行营都统完颜彀英为左副元帅,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为元帅左监军,完颜福寿为元帅右监军,完颜福寿为元帅右监军。调整后新的领导集团,成为世宗得以顺利推行他的新政的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核心。

金世宗即位后,他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既有利于统治的方面,也有不利于统治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金王朝经过熙宗、海陵两代的经营,在北方的统治已经基本巩固;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矛盾与斗争,经过前代的对旧势力的打击,也基本缓和下来;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转变为金朝统治下的阶级斗争。上述这种形势对金世宗完颜雍的统治是有利的。但是,世宗即位之初,直接面临着内忧外患,政局十分不稳的局面。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稳定政局。首先需要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让先朝的重臣都附首听命于己。他吸取熙宗、海陵王大杀宗室功臣的教训,对待前朝宗室遗老,给予充分尊重,采取宽容政策,包括那些曾经想同他争夺帝位及拥兵反对过他的人,也不计前仇并委以重任。例如:太祖的孙子完颜京,一度想谋取帝位,事情泄露之后,世宗予以赦免。又如握有重兵的都统白颜敬、副都统纥石烈志宁,曾预谋进攻世宗,连续杀死世宗派去的九名招降使者,世宗对他们非但未予治罪,反而委以重任。同时,对海陵王当政时不被重用的女真贵族以及受排挤的有才识的人,更是以礼相待,委以重任。他所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结束了金熙宗、海陵王以来统治集团的混乱,稳定了政局。

第二,实现南北对峙。金世宗刚刚即位时,金朝的统治很不巩固。南宋想趁机收复失地,连连兴师北上,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宋、金双方都无力统一全中国,事实上都有议和的愿望,以维持南北相持的局面。海陵南侵失败,世宗鉴于当时国内局势,吸取海陵王穷兵黩武的教训,主张军队北撤,把河北、山东、陕西等被南征的军队放免回家,由都元帅完颜昂在山东经略边事。这时,南宋朝中抗战派占优势,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派张浚率军北伐。

大定二年(1162年)十一月,世宗命令左右丞相仆散忠义率军反击北进的宋兵。目的夺回海陵王以来丢失的领地,迫使南宋继续向金称臣纳贡。大定三年,宋与金交战,南宋战争失利,被迫派使臣向金求和,但和议未定。大定四年十月,世宗为了达到以战促成议和的目的,命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再次出兵,南宋军队又是大败,金军攻占盱眙及濠、庐、和、滁等州。宋又派使臣魏杞向金求和。大定五年(1165年)正月,宋金达成议和,即隆兴和议。和约规定:宋割海、泗、唐、邓等州及商、秦、西州地与金,宋向金称侄皇帝,岁币20万两,绢20万匹。宋、金和议的签订,结束了宋金战争,实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订约之后,双方在3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大的战争。世宗初年促成南北议和,是他执政治国方略中主要内容之一纥石烈志宁简介,“南北讲和,与民休息”起到促进北方社会稳定和经济生产发展的作用。

第三,镇压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巩固统治。在世宗即位之际,是北方各族人民反抗金朝起义达到高潮之时,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其中以契丹族的撒八、窝斡等起义为最大。世宗最初采取剿抚并举的方针,并未收效,起义规模越来越大。大定元年(1161年)十二月,窝斡自称皇帝。大定二年六月,世宗命尚书右丞仆散忠义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为元帅右监军,起用中都弓15 000张,箭150万支,并派重兵防守关隘。在金军绝对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起义军连连失利,加之内部分裂,最后起义被镇压,窝斡被俘身亡。当时,其它各地的起义队伍人数不等,分布广泛,北起上京路、咸平路,南到河北、山东、河东等路,对金朝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金世宗动用重兵,剿抚并举,耗费巨资,最终才将起义镇压下去。从而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促使世宗在治国方略中采取和缓的政策。

世宗从青少年开始,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熟阅汉文典籍,接受了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即封建儒家的中庸思想,作为他实现天下大治的治国方略的指导思想。世宗即位初年,解决了他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后,投身于维护和巩固金朝统治,继承前代改革的现有成果,吸取海陵失败教训,不做大的变革,而是针对社会出现的弊端进行调整。他确立治国方针的理论基础是“天德”。把天德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绝对意识,有主宰一切的作用,人们可以修德以符合天德,有德者兴,无德者亡。

在世宗的治世思想中,以“中庸”为本。他曾对臣下说:“凡修身者喜怒不可太极,怒极则心劳,喜极则气散,得中甚难,是故节其喜怒,以思安身。”修身时以中庸安身,治国亦可以中庸安国。这种中庸思想是适应封建统治相对稳定时期的统治思想,即维护现实社会的相对稳定,实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从这种思想出发,在施政方针上,反对“暴政”,主张实行“仁政”。但是也反对专务宽慈。认为施政不能宽大无边,要德刑并用,即“赏罚不滥”。

金世宗主张实施“仁政”,是吸取海陵王施行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在确立治国方针上,是在不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改革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仁政,革除社会存在的弊端,以实现天下大治。他针对熙宗、海陵以来朝政的衰废、吏政败坏,官吏的贪赃枉法,人才的浪费,提出整饬吏治,清除腐败。在社会经济的改革中,他主张与民休息,重视农业,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在思想文化方面,他不仅是一位汉文化的崇拜者与传播者,而且也是一位弘扬女真民族文化的典型双重人物。从他治国方针上看,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在现有基础上求得更大的发展,促进了金朝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金世宗的评价 金朝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历史资料简介 金世宗完颜雍的一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