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法国画家有哪些 他为“法国最有名女人”画过多张爆款海报,至今仍是日漫灵感源头
他为“法国最有名女人”画过多张爆款海报,至今仍是日漫灵感源头 文 |黄薇 画家穆夏 1894年圣诞节,巴黎大部分人都在享受节日的欢乐,还在印刷厂忙于工作的穆夏,突然接到了一个画招贴画的急件,未曾想,这

他为“法国最有名女人”画过多张爆款海报,至今仍是日漫灵感源头
文 |黄薇 画家穆夏 1894年圣诞节,巴黎大部分人都在享受节日的欢乐,还在印刷厂忙于工作的穆夏,突然接到了一个画招贴画的急件,未曾想,这竟成为他一生命运的转机。 >彼时的画家穆夏穷愁潦倒,他的艺术之路曲折不断。1860年穆夏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一个小镇上,父亲是法庭的廷吏,爱好文艺的母亲对他影响至深。小时候母亲用线绑上铅笔套在他脖子上,方便小家伙随时涂鸦。 >穆夏对音乐极为敏感,最初音乐是他的最爱,这影响他的装饰画轻松明快,往往带有音乐般的旋律节奏。穆夏11岁加入布尔诺圣彼得大教堂合唱团,后因变声退出乐团,那时他就靠唱诗班的微薄报酬支撑画画的爱好。穆夏成绩不佳,很早就没有继续学业了,在家乡担任法庭书记工作。他的美术实践就是在事务簿上设计装饰文字。17岁他信心满满报考布拉格美术学院,结果被拒,还落得一句评语:“请寻找适合你的工作。” >当然穆夏没有放弃。他到了大城市维也纳,一边在剧院做舞美助理,一边参加绘画夜校,但2年后剧院突发火灾被毁,这份工作也丢了。他只得退回捷克另谋生计,画肖像画,还上台演过戏。期间他遇到了贵人爱德华·库恩·贝拉西伯爵,受邀给其城堡修复壁画。赞赏他才华的金主慷慨资助穆夏深造,他接连入读了慕尼黑视觉艺术学院、巴黎朱利安学院,主要学习创作学院派历史画,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许正印证有钱任性一词,穆夏29岁时伯爵毫无征兆地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他又退学了。穆夏选择留在了当时世界的艺术之都巴黎,生计所迫什么活都接,如此混迹了四五年,直到遭遇这个巨大的机遇。 >急件的雇主是萨拉·伯恩哈特——“圣女贞德之后法国最有名的女人”。这位歌剧女明星是舞台上天生的发光体,雨果笔下的“金嗓子”,也是名满欧洲的女演员和交际花,一众名流和作家如大仲马、王尔德、雨果欣赏钟情的女神。有人说伯恩哈特是整个时代的缪斯,这话并不过誉,她的名字和倩影遍布画像、雕塑、广告等各个领域。 《吉斯蒙达》海报,1894 年,穆夏 >穿着租来的燕尾服,穆夏去剧院看了歌舞剧《吉斯蒙达》的彩排,他如期在几天内设计出了人生的第一幅爆款。这幅海报高2米多,人物占据4/5的画面,几和真人大小。当时莎拉·伯恩哈特已年有五十,画中的她只觉贵气逼人,手持一根棕榈枝,头戴兰花头饰,金黄色繁复图案的华丽长袍一直拖曳到地面。画面描绘的是《吉斯蒙达》的最后一幕,女主人公复活节游行,剧情随之推向高潮,她的裙尾下有一个小丑般的人影探出身子,暗示了故事的张力。整幅画色调清新高雅,日后“穆夏风格”的典型特征已经出现:美丽的女性与花草植物元素,优美的曲线和装饰性符号,赏心悦目。 >伯恩哈特对此非常满意,一举和他签下6年的合同。海报是19世纪末才出现的产物,还催生出了专门的海报展和收藏家。这幅海报的震撼声势与细节之丰富,与当时许多剧院海报相比有很大的创新之处,一面世便引发了轰动,甚至还有人乘着夜色将张贴的海报偷偷用刀子揭下来带回家。 《茶花女》海报,1896 年,穆夏 穆夏一炮而红,名声大噪,从此再也不用发愁订单了。他几年中为莎拉·伯恩哈特绘制的海报,款款堪称经典,使得莎拉的女神形象深入人心,后者又推广了他的名气,两人的合作可谓双方的共赢。同一年创作的《洛伦佐》海报,剧本讲的是个阴暗的刺杀故事,伯恩哈特反串出演男主洛伦佐。穆夏为她穿上了黑衣长袜,人物似乎陷入思索,正在考虑如何实施暗杀计划,传达出了肃杀的气氛。同时也不忘突出伯恩哈特女性的特征,比如那倚在画框上的S型柔软身姿。左上方盘踞着一条吼叫的龙,象征着暴君。 最有名的是1896年《茶花女》海报,柔弱忧伤的伯恩哈特斜倚在栏杆上,身着洁白长袍,头戴角色钟爱的白色山茶花,清丽脱俗。穆夏在女主身后安排了漫天的蓝色星星,上方装饰图案里是花茎捆绑着的心形图案,寓意被束缚的爱情,穆夏总能比一般的海报创作者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与更细腻的表现。莎拉·伯恩哈特1905年至1906年赴美巡回演出《茶花女》时,还特地指定继续使用这幅海报。 很赞哦! (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