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坊子埠头大集 坊子炭矿厂的历史

火烧 2021-08-24 14:48:55 1110
坊子炭矿厂的历史 1.坊子有多少年的历史朝代 年代 建置 记要 隶属 名称 夏 约公元前21~16世纪 青州 斟寻阝国 《潍县志稿》载:“溯自大禹治水,潍淄其道。厥后,潍西平原始建四国:曰斟寻阝、斟灌

坊子炭矿厂的历史  

1.坊子有多少年的历史

朝代 年代 建置 记要 隶属 名称 夏 约公元前21~16世纪 青州 斟寻阝国 《潍县志稿》载:“溯自大禹治水,潍淄其道。

厥后,潍西平原始建四国:曰斟寻阝、斟灌、曰寒、曰三寿。斟寻阝为县东南境。”

商 约公元前16~11世纪 营州 莱国 《尔雅·释地》云:“齐曰营州。”晋郭璞曰:“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营即青也。”

坊子埠头大集 坊子炭矿厂的历史

《史记·齐太公世家》云:“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

周(春秋战国)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幽州 淳于、杞、齐 《括地志》云:“淳于在密州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古之州国。周武王封淳于(公)国。”

《潍县志稿》载:“周武王封太公于齐,都营丘。”营丘,今昌乐古城去县界数里。

又云今县境南部属齐。《后汉书·郡国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八年伐纪,纪迁其邑。”州为杞所并,杞文公迁都淳于。

公元前449年杞为楚灭,不久地为齐占有。 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齐郡 琅琊郡 《潍县志稿》载:“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置齐郡、琅琊郡。

县地属焉。”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青州北海郡 斟、桑犊、乐都、营陵、淳于县 《潍县志稿》载:“景帝置北海郡,领二十六县。

平寿、斟、桑犊、乐都治所皆在今县境,今县境兼有营陵、淳于地。” 东汉 25~220年 青州北海国 平寿县 《潍县志稿》载:“后汉斟与乐都、桑犊皆省,惟平寿存。

今县仍有营陵、淳于。地如故,隶北海国。”

三国 220~265年 青州北海郡(国) 青州 平寿县 平寿侯国 《补三国疆域志》云:“北海国,汉置郡。魏太和六年改作国,统四县:平寿、下密、胶东、即墨。”

《潍县志稿》载:“魏初或云邑为郡治,其后郡改为国,平寿亦建为侯国。” 晋 265~420年 青州齐国、北海国(郡) 平寿县 《潍县志稿》载:“晋初为齐国,隶青州。

泰始中建北海国。太康时为北海郡,太安时又以平寿为国。

治所均在平寿。” 南北朝 420~581年 青州北海郡、高阳郡 平寿县、下密县 《宋书·州郡志》云:“北海太守,领县六,属青州。”

《潍县志稿》载:“平寿属北海郡。”又载:“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

天保七年废平寿县,并入下密。” 隋 581~618年 青州北海郡、潍州、青州北海郡 下密、北海、胶东、潍水县 《隋书·地理志》云:“后齐改郡曰高阳,开皇初郡废,仍置北海郡,设北海、下密二县。”

又曰:“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夏改潍水。”“开皇十六年,置潍州。”

《续山东考古录》载:“大业三年,州废。改下密为北海,又改潍水为下密。”

唐(五代) 618~960年 潍州北海郡、河南道青州 北海县 潍水县 《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于县治潍州,领十七县。”《潍县志稿》载:“武德六年,惟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县并废。”

又曰:“武德八年,废潍州,仍省营丘、下密二县,以北海属河南道青州。” 宋 960~1279年 京东东路 潍 州 北海县 《潍县志稿》载:“政和元年,改北海隶京东东路,州领县三:曰北海、昌邑、昌乐。

京东东路到金大定七年始改山东东路,领府二、州十。” 元 1271~1368年 中书省 益都路 潍 州 北海县 《元史·地理志》云:“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侯司。

宪宗三年,省司侯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入北海。”

元代潍州治所一直设北海县。 明 1368~1644年 莱州府、莱州府 平度州 潍州、 潍县 《明书·地理志》云:“洪武元年以州治。

北海县省入。”《潍县志稿》载:“洪武十年降州为县,潍县之名由此始。”

清 1636~1911年 莱州府 平度州、 莱州府 潍县 《潍县志稿》载:“清因明旧制。” 民国 1912~1949年 胶东道 莱胶道 山东省 潍县 《潍县志稿》载:“民国三年裁府,山东改四道,县隶胶东道。

民国十四年改四道为十一,县隶莱胶道。民国十七年废道,县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中共 山东省 潍县、 潍南县 1926年5月潍县县委成立后,组织领导了潍县的斗争。至抗日战争时期,又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和潍县县大队等抗日武装,并组织人民开展了抗日斗争。

1942年12月中共潍南县委在车留庄乡曹庄建立。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中共 山东省 潍南县 1945年日本投降后,潍县除城区和西南部,胶济铁路西侧和其他少数地区被国民党占据外,其余大部地区解放。

1945年10月设潍北、潍南县,境域解放区属潍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83年 潍坊特别市、昌潍专署、潍坊行署 坊子市区、潍南县、潍北县、潍县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坊子镇一带属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后改为潍坊市坊子区,又称潍坊市第四区,其他乡镇属潍南县。

1950年潍南县制撤销,并入潍北县;1953年潍北县并入潍县。以后区划虽经多变,但区境大部属潍坊市和潍县。

1984~2006年 潍坊市 坊子区 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建为省辖市,12月组建坊子区,1984年1月施政,至2006年期间,所属部分乡镇有所调整,但区境内大部仍属潍坊市坊子区,现辖:凤凰街道、长宁街道、恒安街道、坊安街道、穆村镇、眉村镇、荆山洼镇、南流镇。 2007年至今 潍坊。

2.坊子的历史沿革

坊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和繁衍生息,境内有斟寻、桑犊遗址。

唐代潍县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旁筑一方土堆为标志,清末,土堆旁开一客店取名“坊子店”,坊子因此而得名。老“潍县”就是现在的坊子区和潍城区。

坊子地处原胶济线中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坊子境内有山东最为集中的德日式建筑群,集中分布在老城区 8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现保存166处,其中德式建筑103处,日式建筑63处, 总建筑面积 45246平方米。

德日式建筑群比较完整地折射了中国由封建社会过渡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段沉重历史,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历史见证,是我国近代重要的 历史文化资源和珍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教育、艺术价值。2000年4月被公布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在潍坊市旅游资源等级评价中被专家组评为全市A级第二名,2005年11月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形成,源自德国、日本先后对坊子的殖民地占领。(主要是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德国自 1898年至1914年占领坊子共17年; 1914年德国战败,日本取得对坊子的控制权,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前后31年,德日帝国主义共霸占坊子长达48年,留下了用于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等各具特色的一系列建筑群落。

德日帝国主义在坊子所设立的德军司令部、德军北大营、德国铁路机务段、德军医院、天主教堂、修女院、日本领事馆、日本宪兵队、德日矿务公司、德国邮政大楼、发电厂、电灯公司、日本国民学校、日本农场、军运兵站、物资仓库和转运站、德日豪华官邸、正金洋行、横田旅馆、鱼鲜大烟馆、风月妓院、红房子水牢等,其机构设置之完整,几乎囊括了外交、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这一系列建筑群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坊子8平方公里以内,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设施之完善、功能之齐全、风格之鲜明在全省乃至全国堪称一流。

这些建筑有的恢弘大气、有的精巧别致、有的庄严华贵、有的厚重古朴,集德日式建筑风格之大成。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形成历史,正是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下旧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过渡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历史缩影。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保护开发被列为潍坊市“城市旅游”三大重点工程之一,本着严格保护、科学规划、有效利用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保护开发,力求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风貌,着力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欧式风情小镇,建设创意经济园区。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坊子镇一带属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后改为潍坊市坊子区,又称潍坊市第四区,其他乡镇属潍南县。1950年潍南县制撤销,并入潍北县;1953年潍北县并入潍县。

以后区划虽经多变,但区境大部属潍坊市和潍县。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建为省辖市,12月组建坊子区,1984年1月正式设立。

1992年12月18日,撤销车留庄乡、沟西乡、眉村乡、埠头乡,分别设立车留庄镇、沟西镇、眉村镇、埠头镇。1999年3月1日,将潍坊市坊子区清池镇的东葛庄、西葛庄2个村划归车留庄镇管辖;将清池镇的岳家村和车留庄镇的南店村、东王松一村、二村、三村、四村6个村划归沟西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9]5号)。

2000年4月29日,撤销涌泉乡,将原涌泉乡的大庄家村等18个村划归清池镇管辖,徐家庄村等8个村划归车留庄镇管辖,朱家营村等7个村划归穆村镇管辖,翟家埠村等10个村划归眉村镇管辖(鲁政函民字[2000]32号)。2003年1月28日,坊子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坊子区车留庄镇的陈家油坊、王家油坊一村、王家油坊二村、岳家村、西葛村、东葛村、李家石门、赵家石门、官路、董流村、吴家庄、北赵庄、南赵庄、北徐家庄、新庄15个村以及凤凰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山后郑家、彦坊2个村划归清池镇;撤销清池镇,以清池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清池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清池镇人民政府驻地。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2003年7月4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潍坊市坊子区奎文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坊子区车留庄镇,将原车留庄镇的蔡家楼、于家庄、上埠、向阳、孙家庄子、东黄门庄、西黄门庄、东曹庄、虾蟆屯、三岔河、后车留庄、渭阳、于家官庄、中官庄、张家官庄、谷家石门、董坊、东单家埠、西单家埠、高铁官庄、李村21个村划归清池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原车留庄镇的郭家、辛王家庄、董家庄子、辛李家、南范家、南店、东王松一村、东王松二村、东王松三村、东王松四村、罗家宅子、辛冬一村、辛冬二村、辛冬三村、河南头、西曹庄16个村划归凤凰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原车留庄镇的小站、前车留庄、西河下、山庄4个村划归穆村镇管辖;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

2003年8月26日,坊子区设立坊安街道办事处,将凤凰街道办事处的南店、西曹庄、东王松一村、东王松二村、东王松三村、东王松四村、罗家宅子和南流镇的西王松、。

3.坊子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为典型的家庭教育故事

孩子用的东西,日常用品等,还是网上买吧,真的便宜很多。

我在网购经验比较多,网上的东西真的便宜很多,选购也很方便,我收集了很多热卖好评的商品和店铺,并做了统计排行,很多都是专家通过比较店铺信誉和销售记录以及网友的评价,做出的排行榜,当然也有很多是我通过购买和网友的交流统计出来的,都是热卖好评的,网购这么多年了,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样统计下,真的方便很多,现在分享给大家,当然主要是希望大家给我空间加加人气,还有采纳我的答案,让我赚赚分^_^,网址: taobibuy (在地址栏输入访问),那里有我的超级经验分享,有我总结的详细购物步骤和购物心得,肯定对你购物有很大帮助!快去看看吧,登陆的人比较多,打不开,请多刷新几次。

o(∩_∩)o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采纳我哦~

4.关于介绍潍坊历史的概括词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

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

三国时,地属魏。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 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

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

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64个镇、54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1987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

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将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

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县级昌邑市。

1994年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将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廿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麻8个村划归奎文区,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

2003年7月4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2007年,潍坊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全市共67个镇,1个乡,49个街道。

其中: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 2009年,将昌邑市饮马镇的48个村,北孟镇的横路屯、大陈、大石门等3个村,高密市阚家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

将安丘市景芝镇的14个村划归坊子区赵戈镇管辖。 2010年,诸城市撤销桃林乡设立桃林镇;坊子区撤销黄旗堡镇设立黄旗堡街道办事处;寒亭区撤销高里镇、朱里镇,分别设立高里街道办事处和朱里街道办事处;青州市撤销黄楼镇设立黄楼街道办事处;昌邑市撤销围子镇设立围子街道办事处。

5.山东的历史,高密的历史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

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

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秦置高密县后,治城阴城(今井沟镇前田庄东),属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西汉,高密县先属胶西国,改高密国(俱都城阴城)。新莽天凤元年,改高密曰章牟。东汉复称高密,属高密国(都城阴城)。

三国时,高密县归魏,属城阳郡(治东武,今诸城市)。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其上属皆相因袭。南燕亡后,又归东晋,属高密国(都黔陬,今胶州市黔陬村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高密县属高密郡(治桑犊,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北朝元魏、北齐、北周时,高密县仍属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阴城;北齐移治东武,今诸城市)。隋文帝统一全国,高密县移治今柏城镇故献。初属密州,复改称高密郡(俱治东武,今诸城市)。

唐建国,高密县治移今市区(战国前夷维国都城,汉为夷安县治)。初属高密郡,改称密州,又改州为高密郡,后又改称密州(俱治今诸城市)。五代时,高密县上属仍为密州。北宋与金,高密县属密州(仍治今诸城市)。元代,高密县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明代,高密县改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清,初沿明制,光绪三十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改属胶州(治今胶州市)。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高密县初仍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划归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高密县均顺次属之。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县级),以高密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密市的行政区域。高密市归潍坊市代管。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土地调查面积总计15.7965万平方公里。2017年山东省年末总人口10005.83万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4个 。

高密地处山东半岛腹地,秦代置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属几经改变。撤县设市后,作为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行政区划及其称谓因社会发展变化而多次发生变更。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历史简况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高密市人民政府-高密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高密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6.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渣子山的详细情况啊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但渣子山确实是堆的,煤矿开采时废弃的煤矸石常年存放,堆得像山一样,俗称渣子山。坊子镇附近分布着很多座这样的渣子山,而镇上人所指的乃是坊子煤矿矿部附近的三座,其中最大的一座应该始自1901年9月开凿的坊子第一口煤井,历史已逾百年。

80年代中期,坊子煤矿还在正常生产,最南面的渣子山还在堆积,每天会有矿井的小火车从东侧山腰的轨道上由北向南开过来,右拐,上山,徐徐爬到山顶,那里有一个机构,会把小车翻转,矿石就势滚落,日积月累,山越堆越高,直到太高了倾斜煤矸石不方便了,就会再开一个新的山头。

新的渣子山应该是灰色的,这是那些新鲜的煤矸石的颜色,这是些活的山,因为它们每天都在生长。而那座最老的渣子山却是红褐色,因为它在燃烧!也许是坊子煤矿开采初期时作业比较粗放,以至于很多煤混在了煤矸石里面被倒掉,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总之这座渣子山上确实是在燃烧,一直到80年代还能看到一个个的碳窝子,脸盆大小,散布在山坡上,虽然没有火苗,但很烫手。燃烧的渣子山演绎出很多故事,如据说有人在这里烤地瓜吃,甚至有人偷了鸡来烤,真实性不得而知,但现在想来,这种燃烧过程应该对附近的环境和小气候造成很大的破坏。

煤矿周围生活着很多贫苦的人,拾煤就是他们的一条生活之路,最廉价的方式就是去还处于堆积中的渣子山上捡拾漏网的煤块。这个活想起来就够危险的,首先渣子山全由碎石堆成,基础并不牢靠,其次还会有作业中的运石车随时会把大量的石块倾倒下来,真是不容易!

因为是煤矸石山,所以基本上没有树木生长的土壤,再加上雨水的冲刷,光秃秃的锥形山体上从山顶向四周放射出很多凹槽水道,仿佛是一座火山;山腰以下的石块风化后长满了一些杂草,还有些称做“腊杆”的矮灌木;80年代末,煤矿上开始绿化渣子山,不过似乎事倍功半,因为山上的土地实在太贫瘠了。虽然是这样一座荒山,但在处于昌潍平原的坊子,那就是小镇的高地了,经常会有三三两两的人到此攀爬,或是健身,或只是为了登高一望;因为四中离此很近,偶尔会把体育课改成登山,于是会见到很多人上山的情景。爬渣子山一般从北坡上,沿着最高山峰的山脊,很快就能爬行去,但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一点,曾经觉的沿着凹槽水道上去很容易,结果没能成功。山顶上是一块几平米见方的平地,可以站上7、8个人,从这里远眺,一览无余,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那种感觉还是很舒畅的,也对地上人如蚂蚁、车如甲虫的比喻有了深刻的体会,学生们会经常写到作文里面去。下山可以从南面下,折向西,来到了山的后面,这里的煤矸石堆——更确切地说是煤渣堆,因为已经烧过了——板结成很大的灰块,红褐的颜色给人留下有些怪异的印象,有一块很像一只蹲伏的雄狮,守在下山的路口,被我们戏称为“狮子口”,不过这些形象肯定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很容易被风化掉。

下到山的西侧,是一块平地,中学的时候曾经用学到的几何知识在这里测量过山的高度,只是设备简陋,误差太大,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山边还有一条小溪,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似乎是由北向南流到山脚下的一个人工的洞里,洞很深,也很黑,尝试了几次,最终也没敢进去,所以流向哪里也不得而知;但起码那时水流没有大的污染,因为水中可以捕到小鱼和虾蟹,很浅的小溪,掀起一块石头,就会看到蟹子仓皇无措地等待被捉。

渣子山后面就是坊子煤矿的矿区了,俗称“大墙后”,名字缘由不得而知,只记得这里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标语墙,抒发着工人阶级对主席老人家的热爱与崇敬。沿着山根向北延伸出一条马路,叫工矿路,马路两侧分布有俱乐部、百货商店、煤矿中学、饭店、小铺等,是坊子煤矿的生活区,曾经也是非常热闹的地方。俱乐部平时是电影院,不过那里的内部设施水平要超过坊子电影院,在那里看过很多场电影,多得数不过来,有印象的有超人Ⅱ、雷场相思树、少林寺、赛虎、哪吒闹海、法庭内外、神秘的大佛等等;而到了年节的时候,俱乐部里会有一些演出,有幸在这里看过京剧和晚会,坊子煤矿的业余演出队水平还是很高的,至少看上去有板有眼,决不业余。

和好友一起爬山,在山顶极目远眺,畅谈未来;那时山上正在搞绿化,一位看树的中年人也在山顶,这个人说会看手相,给我们看了看,说他一直在找有“龙骨”的人,可惜我们也只是凡夫俗子罢了;这是最后一次爬渣子山,一段有点传奇的经历。

7.谁知道中国的煤炭发展史

1 前言 1.1 世界及我国煤炭储量与分布 1.1.1 世界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 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不平衡性。

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

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有世界煤炭资源量的70%以上,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

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

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 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2.7%;北美洲有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8.0%;欧洲及欧亚大陆有28709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1.6%。

南半球各大洲的煤炭资源都比较少,其中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2%;非洲和中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5.6%。 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储量上100亿万吨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10个国家。

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探明储量246643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27.1%;其次是俄罗斯,探明储量15701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7.3%;中国和印度分别是114500百万吨和92445万吨,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2.6%和10.2%。 200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百万吨,其中:北美洲 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8.0%;中南美洲 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2%;欧洲及欧亚大陆 287095 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1.6%;非洲与中东 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5.5%; 亚太地区 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2.7%。

图1-1 世界煤炭资源分区区分布示意图 图1-2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 1.1.2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 中国也是煤炭储量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70%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倍。截至2007年底,我国保有资源量约14000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地域广,但不均衡,具有东少西多、南贫北富、相对集中的特点。北方已经查明资源量占90%,其中65%集中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

南方查明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0%,且集中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省,占南方区的77%。资源量与储量的相对集中反映了与大型含煤盆地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我国煤炭“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发展格局。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具有多时代分布,煤类分带性明显的特点。晚古生代以中变质煤为主;中生代以低、中变质煤为主;第三纪主要形成低变质褐煤。

煤类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天山—阴山以北,以褐煤与低变质煤为主;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则分布有各级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及少量褐煤;秦岭—大别山以南,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煤有分布,低变质煤很少。煤类品种全,但以优质动力煤为最丰,占保有储量的72.9%;优质炼焦煤、无烟煤比例偏小,占25.4%。

煤田区伴生矿种类多,可综合利用产生新效益。 图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 图1-4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主要产煤基地 1.2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概述 1.2.1 我国古代煤炭工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

煤炭的开发与利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1)远古时代 我国一些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充分说明,我国很早就已发现和利用煤炭。

众所周知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神话,这就与煤的发现和利用有关。相传女娲氏在山西平定东浮山上设灶炼石,使用的燃料就是煤炭。

明代学者陆深根据民间传说和当地人民自古以来用煤烧塔火的习俗(“家家置一炉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然,……是之谓补天”),认定女娲氏用煤来炼石补天,并为此写了《浮山遗灶记》碑文。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则进而认为“此即后世烧煤之始”。

明代另一学者甄敬也认为“石火(烧煤)之利,其始于女娲乎!”。所谓女娲氏补天,并不可信,但平定地处盛产煤炭的阳泉矿区,那里很早就利用露头煤来烧火则是十分自然的。

此外,在山西大同矿区还流传着天火把石头引着,人们于是知道这里的黑石头能烧、可以取暖做饭,以及“木头不着石头着”的传说等,都是中国人民很早就发现煤炭的间接例证。 2)从新石器时代到先秦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个别地区一经发现煤炭的可燃性能并从煤层露头处零星拾取和利用煤炭。

中国2500年前的《山海经》,最早记载了煤并称之为“石湟”。从辽宁沈阳发掘的新乐遗址内,发现多种煤雕制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