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三十六届香港金像奖完整版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详细资料大全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详细资料大全 2012年4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由许鞍华执导的《桃姐》摘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项大奖,成当晚最大赢家。而除《桃姐》之外,加上《龙门飞甲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详细资料大全

2012年4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由许鞍华执导的《桃姐》摘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项大奖,成当晚最大赢家。而除《桃姐》之外,加上《龙门飞甲》《不再让你孤单》《窃听风云2》四部电影共获33项提名,四部电影共揽金高达近10亿。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博纳影业集团举办“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影片展映活动”,活动自4月21日起在西安博纳国际影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影片展映,展映的影片是《桃姐》、《龙门飞甲》、《不再让你孤单》、《窃听风云2》。
基本介绍
中文名: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时间:2012年4月15日颁奖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最大赢家:《桃姐》 奖项设定,参与嘉宾,主持人,司仪,表演嘉宾,颁奖嘉宾,视讯频道,获奖名单,提名名单,相关花絮,外界评价,相关争议,奖项设定
序号类别奖项 01 影片奖项 最佳电影;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02 个人奖项 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新晋导演 03 特别奖项 终身成就奖;专业精神奖(参考资料:)
参与嘉宾
主持人
曾志伟,林家栋,曾宝仪,郑中基、杨颖司仪
林晓峰,车婉婉表演嘉宾
李云迪,叶德娴,陈奕迅颁奖嘉宾
詹瑞文,九把刀,陈妍希,柯震东,徐克,高圆圆,余文乐,陈欣健,岑建勋,刘德华,舒淇,张智霖,洪金宝,甘国亮,李玟,彭浩翔,杨幂,钱嘉乐,惠英红,李少红,侯孝贤,尔冬升,黄秋生,梁家辉,吴君如,陈可辛。视讯频道
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 (2012年4月15日20:00),香港无线电视高清翡翠台 (2012年4月15日20:00),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 (CCTV-6),NOW香港台。获奖名单
奖项获奖人及作品 最佳电影 《桃姐》 最佳导演 许鞍华《桃姐》 最佳男主角 刘德华《桃姐》 最佳女主角 叶德娴《桃姐》 最佳男配角 卢海鹏《夺命金》 最佳女配角 苏杏璇《夺命金》 最佳新人 萧敬腾《杀手欧阳盆栽》 最佳编剧 陈淑贤《桃姐》 新晋导演 曾翠珊《大蓝湖》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光荣、金培达《武侠》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两心花》 《出轨的女人》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龙门飞甲》 最佳服装 张叔平《让子弹飞》 最佳摄影 包轩鸣、黎耀辉《武侠》 最佳剪辑 《龙门飞甲》 最佳音响效果 金石源 《龙门飞甲》 最佳动作设计 元彬《龙门飞甲》 最佳视觉效果 《龙门飞甲》 专业精神奖 方浩源 终身成就奖 倪匡 (参考资料:)提名名单
序号奖项入围名单1最佳影片 《桃姐》《夺命金》
《龙门飞甲》
《窃听风云2》
《让子弹飞》 2最佳导演 许鞍华《桃姐》
杜琪峯《夺命金》
徐克《龙门飞甲》
麦兆辉、庄文强《窃听风云2》
姜文《让子弹飞》 3最佳编剧 陈淑贤《桃姐》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欧文杰《单身男女》
银河创作组、欧健儿、黄劲辉《夺命金》
麦兆辉、庄文强《窃听风云2》
朱苏进、述平、姜文、郭俊立、危笑、李不空《让子弹飞》 4最佳男主角 刘德华《桃姐》
刘青云《夺命金》
刘青云《窃听风云2》
姜文《让子弹飞》
葛优《让子弹飞》 5最佳女主角 舒淇《不再让你孤单》
汤唯《武侠》
叶德娴《桃姐》
高圆圆《单身男女》
周迅《龙门飞甲》 6最佳男配角 王羽《武侠》
秦沛《桃姐》
谢霆锋《新少林寺》
卢海鹏《夺命金》
曾江《窃听风云2》 7最佳女配角 惠英红《武侠》
秦海璐《桃姐》
苏杏璇《夺命金》
桂纶镁《龙门飞甲》
刘嘉玲《让子弹飞》 8最佳新演员 萧敬腾《杀手欧阳盆栽》
连诗雅《喜爱夜蒲》
郑爽《画壁》
吴千语《开心魔法》
盛鉴《龙门飞甲》 9最佳摄影 包轩鸣、黎耀辉《武侠》
余力为《桃姐》
蔡崇辉《龙门飞甲》
潘耀明《窃听风云2》
赵非《让子弹飞》 10最佳剪辑 许宏宇《武侠》
David Richardson《夺命金》
邱志伟《龙门飞甲》
彭正熙《窃听风云2》
姜文、曹伟杰《让子弹飞》 11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孙立《武侠》
奚仲文、刘敏雄《新少林寺》
奚仲文、刘敏雄《龙门飞甲》
李仁港《鸿门宴》
黄家熊、于庆华、高亦光《让子弹飞》 12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吴里璐《武侠》
吴宝玲《画壁》
赖宣吾《龙门飞甲》
叶均杰、黄明霞《鸿门宴》
张叔平《让子弹飞》 13最佳动作设计 程小东《白蛇传说》
甄子丹《武侠》
元奎、元德、李忠志《新少林寺》
元彬、蓝海瀚、孙建魁《龙门飞甲》
薛春炜、李忠志《让子弹飞》 14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光荣《不再让你孤单》
陈光荣、金培达、Chatchai Pongprapaphan《武侠》
胡伟立、黎翰江、顾鑫《龙门飞甲》
黎允文《鸿门宴》
陈光荣《窃听风云2》 15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错过了地址《不再让你孤单》作曲、填词、主唱:王苑之
两心花《出轨的女人》作曲:恭硕良、填词:潘源良、主唱:林忆莲
迷走江湖《武侠》作曲、填词、主唱:窦唯
悟《新少林寺》作曲:赵钦、填词及主唱:刘德华
水漫金山《夺命金》作曲及主唱:岳薇、填词:林夕 16最佳音响效果 Nopawat Likiong&Traithep Wongpaiboon 《武侠》
金石源《龙门飞甲》
郑颖园、林绍儒《鸿门宴》
曾景祥《窃听风云2》
温波《让子弹飞》 17最佳视觉效果 Pyu Hee Jung、黄宏显、罗伟豪《白蛇传说》
翁国贤、姜钟翊《武侠》
Chrisher Brembel 《画壁》
Wook Kim、Josh Cole、钟智行《龙门飞甲》
黄宏达、谢伊文《让子弹飞》 18新晋导演 曾翠珊《大蓝湖》
潘源良《出轨的女人》
叶剑峰《金不换》 19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金陵十三钗》
《非诚勿扰2》
《星空》
《赛德克·巴莱》 (参考资料:)
相关花絮
谢霆锋受邀揭入围名单:羞于宣布自己入围2012年2月8日,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举行记者会,刘青云和谢霆锋受邀揭晓入围名单。凭借《线人》在第30届金像奖中首次称帝的谢霆锋,揭晓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等奖项,因为自己亦凭借《新少林寺》入围最佳男配角,当他看到自己名字时大为意外,并且十分害羞不好意思宣读,最后向司仪陈芷菁求救,由其代为读出。谢霆锋更是惊讶表示:“很愕然,真的没有想过可以入围,前年才入选过。”届时,卢海鹏(《夺命金》)、曾江(《窃听风云2》)、王羽(《武侠》)、秦沛(《桃姐》)将与谢霆锋共同角逐最佳男配角这一奖项。《龙门飞甲》获13项提名 徐克:创作团队的荣誉 2010年,徐克携手李连杰拍摄了华语电影史上首部IMAX 3D武侠电影,并于2011年底上映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得知自己的心血之作有13项入围,徐克导演这样回应:“很高兴《龙门飞甲》在金像奖能够获得13个奖项的提名,这是整个《龙门飞甲》创作团队的荣誉。《龙门飞甲》是全体工作人员非常努力辛苦完成的作品,这个入围的喜悦要与大家分享,若能获得奖项,也将是整个团队的荣誉。”据入围名单,《龙门飞甲》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奖项。 《武侠》获12项提名 甄子丹恭喜惠英红入围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武侠》此番出征也表现不俗,有12项提名:最佳女主角(汤唯)、最佳男配角(王羽)、最佳女配角(惠英红)、最佳动作设计(甄子丹)等。入围最佳动作设计的甄子丹表现得甚为淡定,不提自己入围但在微博上恭喜惠英红和其他入围的主创们:“恭喜参与这部电影得到提名的大哥大姐们,你们都很棒,和你们合作我非常光荣。”《龙门》、《桃姐》成绩喜人 博纳:将办庆功宴代表博纳影业出征本届金像奖的影片表现不俗,其中《龙门飞甲》有13项提名,《窃听风云2》有9项提名,《桃姐》有8项大奖提名。入围名单公布后,新浪娱乐连线博纳影业宣传人员,对方表示能够入围就是对影片的肯定,已经非常开心,不会对奖项做出最后的预测。对方透露,博纳将于金像奖颁奖典礼举行,2012年4月15日,举行一场庆功晚宴,届时将邀请旗下众多入围影片的主创共襄盛举。外界评价
事实上,在2011年刚刚迈入而立之年,却遭遇主奖竞争低谷尴尬的金像奖,于2012年出现惊喜的反弹,《桃姐》《夺命金》两部年度佳作富有浓厚的港人港气,而《龙门飞甲》和《窃听风云2》两部最拿出手的传统香港电影类型代表也获得了香港及内地市场的肯定,加上以姜文《让子弹飞》领衔13项提名的内地电影代表强势登入,让这届电影金像奖悬念重重、高潮迭起。 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许鞍华导演执导的《桃姐 》一片独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帝、影后以及编剧五项大奖,成为名符其实的金像奖最大赢家。傲视群雄的一家独大虽然有些乏味,不过作为看客的人们却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毕竟《桃姐》质量有目共睹,金像奖将各种大奖悉数赠与这部影片也算合情合理。不过也亏得有了这部《桃姐》,此次的金像奖才能勉强撑得过场面,不至于像第30届那样充满质疑和无奈。 这个应香港电影新浪潮而生的奖项,如今也正在因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代的整体没落而步入颓势。即使有些遗憾,这仍是大时代的趋势。无论是台湾电影的崛起,还是港人北上求生,昔日香港电影的销售地,如今正在慢慢取代著香港电影的王者地位,成为电影的生产地。在这种产业结构的整体转变之下,与其对应金像奖也只能继续这种半死不活的尴尬位置。 主持人曾志伟将金像奖比作一个香港人的“大Party”,不过整场颁奖礼看下来,却没有几个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心瞬间。无论是颁奖嘉宾还是司仪,以及各种冷场的颁奖间隙,整个金像奖就像是一群大牌参与的草台演出,人虽然都到齐了,却不见卖力,再加上毫无惊喜的奖项,观众很难从颁奖环节分享更多的激动。连独得五项大奖的《桃姐》也因为拿奖过多有些过于冷静。四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导演奖的许鞍华已经超越了杜琪峯和方育平,成为获得导演奖最多的导演。同时,许鞍华导演也继1996年的《女人四十》之后,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第二次获得奖项大满贯的导演,这一次的《桃姐》仅比《女人四十》少了个最佳男配角奖,不过这种横扫千军的霸气,也只能有许鞍华导演才行。作为新浪潮一代,她已经成为唯一一个继续坚守香港、坚守信念以及坚守电影的导演了。在大量同时代导演纷纷退出影坛、或是北上内地之后,许鞍华依然能坚持自己的电影追求,拍底层的香港,讲民众的感动。一部小小的《桃姐》却凭借其真实的感动与感同身受的关注,获得了观众以及金像奖评审们的一致赞同。这也是金像奖最让人欣慰的地方,鼓励那些真诚且易被忽视的非商业电影,才是电影奖最该做的事情。 狂揽金狮、金马、金像三座影后大奖的叶德娴,也成为本届金像奖最大的焦点,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演员,在花甲之后重出影坛,洗尽铅华以更生活的姿态奉献了一个真实的“桃姐”。这个角色不虚伪不做作,举手投足就是一个底层出身的老妈妈,叶德娴将自己的明星身份藏在了角色的后面,让观众完全忘记了她之前的样子,不留痕迹才是演技的最高峰,获得再多奖项自然让人心服口服。双保险的刘青云仍然敌不过“罗杰”华仔,在这里很难简单的通过表演来对两人加以评判。刘德华的再次称帝是多种合力所致,高水准的《桃姐》本身就对所有演员都是个加分,演艺圈努力多年且一直是个模范表率的刘德华同样需要肯定,再加上其难以抵挡的人气,评审也乐得顺水推舟。至于《让子弹飞》的葛优与姜文,连入围者都不报希望,观众又何必跟着着急呢,毕竟这是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总该是最重要的关键字。 除了大热的《桃姐》,《夺命金》则包揽两座配角奖杯,黄金配角卢海鹏与“清楚明白”的苏杏璇分得最佳男女配角。这也算《桃姐》大满贯的同时,为另一部年度优质香港电影送上一些鼓励,左手捞钱、右手理想的杜琪峯导演也在各种爱情电影的间隙献上了《夺命金》这种良心之作。两位影坛辛苦多年的老配角终于获得金像奖的肯定,尤其是对依然生病住院的苏杏璇来说,这也是最大的安慰。包揽剪辑、美术指导、动作设计、音响效果、视觉效果各种技术奖项的《龙门飞甲》则可视为金像奖对多年坚持武侠电影以及3D探索的徐克导演的一种鼓励。虽然对影片的品质存在分歧,不过徐克导演从影多年对革新的追求,却仍然为人所赞赏。 虽然以磕磕巴巴的萧敬腾为本届金像奖拉开帷幕,不过之后的金像奖却多是一些老面孔。六得最佳美术指导的奚仲文,金像奖的常客陈光荣、金培达,以及不知道拿了多少回金像奖的张叔平。在我们费心算计各种得奖记录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整个香港影坛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现实。 12项提名的《武侠》仅有最佳原创音乐与最佳摄影两个奖项。13项提名的《让子弹飞》更是仅获得一个最佳服装造型,这还要仰仗德高望重的张叔平。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从提名名单开始,他们就注定了陪跑的身份。如今两岸电影融合紧密,连大满贯的《桃姐》同样要由内地人于冬上台致辞。随着合拍电影的日渐频繁,金像奖的壁垒终有一天会被打破。相关争议
更自信的香港影人?更保守的金像奖? 内地影评人魏君子身在香港感受了本届颁奖礼的气氛:“现场除内地影人外,香港影人几乎全程说粤语,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特别顾及台下内地嘉宾感受。原因不说自明,CEPA合拍近九年,香港影人已经从最初的彷徨,到现在的稳守,讲到底,与其一味迎合求变,妄图接内地观众的地气,不如利用内地资金,拍自己最擅长的类型、题材,用专业经验开拓新市场。” 香港影评人列孚也有同感:“现场到的电影人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我感觉香港电影近两年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有一些卖座电影,口碑也不错,给了行业一些信心,所以出席的人也踊跃一点,气氛也好一点。” 身为“老板”的于冬更是更真切感受到这种香港导演的自信:“像许鞍华这么艺术坚持的导演商业上能成功、《龙门飞甲》、《窃听》系列能取得票房成功,是能极大的提升自信的,他们找到一个方法和内地融合。麦庄和我合作了几部戏后这么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内地市场,多少人追着给钱拍戏,这批导演非常活跃,手里都有7、8个项目,内地各种投资人老板都追着买单。” 内地电影学者索亚斌则认为颁奖结果总体没有大的意外,但有小的失望:“虽说《桃姐》的确是不错的电影,但它以创纪录的方式囊括了最重要的几个奖项,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在香港电影人的保守心态,越来越强调这是一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电影节,要把奖留在香港的感觉。反而台湾的金马奖会青睐一些低成本的文艺片,比如内地出产的片子可能我们原来都没注意过,通过金马奖反而为大家所熟悉,比如《玩酷青春》、《到阜阳六百里》等,形成和内地评奖的有效互补。香港金像奖越来越倾向本地制作,对内地观众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也在减弱。” 《桃姐》到底该不该拿那么多奖? 内地电影学者索亚斌对《桃姐》以创纪录的方式囊括重要奖项表达了担忧,香港影评人列孚亦不同意给《桃姐》那么多奖,但对港人的心态表示理解:“《桃姐》获得5个大奖,我的感觉是有点香港电影人对香港电影复苏的境况很珍惜,对《桃姐》不仅是评价很高,而且票房不俗,于是产生了比较偏向的心理吧,尽管我个人不太同意它拿那么多奖,但从良好愿景来说也是可以接受吧。” 作为行业的一员,列孚也拥有一张香港金像奖的选票,他将“最佳影片”投给了《夺命金》,“最佳男主角”投给刘青云,“最佳剧本”投给《窃听风云2》,叶德娴的女主角是跑不掉的,“最佳导演”投给了姜文。 索亚斌对叶德娴得最佳女主表示毫无疑义:“但刘德华就一定演得比葛优、姜文好吗?这是值得商榷的。” 索亚斌认为《桃姐》之所以如此受认可源于香港电影人的心态——对香港身份的坚守,“从近几年来看,最优秀的香港影人都已经北上了,就连声称要坚守本土的杜琪峯也没有坚持住,拍了一些迎合大华语市场的商业电影,许鞍华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对香港本土电影的坚守,许鞍华可能是整个中国电影届心态最平和最淡定的导演,她曾经进军过内地,但发现超出她的掌握后又退回到香港,以香港一地她所熟悉的人和事为题材。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她超越了香港的本地特色,即使是对香港生活不熟的内地观众也能从《桃姐》中看到很多普世性的东西,内地观众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不像《打擂台》之类的电影内地观众看起来会比较莫名其妙,有一定隔膜。” 《让子弹飞》到底冤不冤? 姜文带着同声传译耳机,在台下安静地坐了一整晚,谁也不敢揣测他的心情——13项提名只得一个最佳服装造型奖,而且获奖的还是香港美术指导、服装造型界的祖师爷张叔平。《让子弹飞》让姜文在香港电影导演协会、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上拿奖拿到手软,13项提名大有横扫金像奖之势,最终却只落得个黯然收场。 连在《桃姐》中有份出演的詹瑞文也忍不住在微博上为姜文喊冤:“姜文+《让子弹飞》是我在2011年看过最厉害、精彩和牛逼的电影,在昨晚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中,什么奖也拿不到,令我感到极大的沮丧。沮丧是“标准”在哪?如果奖项只是种商业和政治的游戏,那香港在玩什么?” 索亚斌认为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谁拿奖都无可厚非,“但本来我觉得《让子弹飞》会获得一些奖项,比如最佳男演员之类,因为我觉得它的好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拍的比较像香港电影,姜文借鉴了很多香港电影的商业元素,他俩的表演风格其实是在向周润发靠,这种既有生活真实,又有夸张游戏感的风格是内地的斯坦尼体系培训出来的演员不一样的,但很有种鲜活的感染力。整个电影的快节奏、喜剧元素的穿插是和香港过去电影带跟我们的感觉很像的。我以为会获得普通观众和电影人的认可,现在看来还是心态上更保守了一些。” 身为香港人,列孚认为《让子弹飞》的劣势在于文化的理解上:“这届的竞争对手都蛮强的,《让子弹飞》略处于下风也属正常,也不能说香港电影人对大陆电影人有什么看法,不是生活在大陆的人也许不太能了解《让子弹飞》这种地道的大陆文化题材,又带点魔幻色彩的风格,对普通行业人士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看得懂。而评论界本身对电影会比一般行业人士的人有更多的解读、挖得更深一点,所以才会把奖给姜文。” 列孚认为,相比之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为具有台湾文化特色的电影,之所以在香港的认可度高,跟香港台湾电影界多年来的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而内地和香港的交流和融合尚需时日。 合拍片已上轨道 在金像奖提名榜单中大热的几部电影,除《夺命金》外,均为合拍片,连看似地道港片的《桃姐》也不例外。《龙门飞甲》勇夺5亿票房,3D效果有目共睹;《窃听风云2》票房口碑双丰收,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距今已9年,合拍片终于不再是题材单调、风格夹生、台词雷人的代名词,慢慢走上一条内地资金、香港故事、两地视野的正轨……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用“非常熟练”、“专业”、“和内地融合”来形容如今的合拍片,“很多导演和制片人都有了稳定的投资方和发行通道。” 列孚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从《桃姐》到《春娇与志明》可以看出,香港影人把大陆市场的状况和创作实施情况进行结合已经有一些经验。“于冬的博纳影业、王长田的光线这样的电影公司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比国内的电影人了解会更多,跟香港电影导演和编剧彼此比较熟悉,沟通也比较多,形成比较和谐互动。” 索亚斌则从内地创作的缺失的角度反正合拍片在内地电影市场上的重要位置和价值——“内地创作在商业和艺术上都没跟上,内地电影人基本上没有像许鞍华这么淡定的人,跟许鞍华一个级数的导演,比如第五代,都去拍商业片了。有的人做得比较好就走上了不归路,比如张艺谋,有的人虽然不太成功也在不停的尝试。有人曾做过数据的调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导演(冯小刚(微博)、张艺谋、陈凯歌、姜文,还算上宁浩(微博)、陆川(微博)吧)外,绝大多数的卖座华语电影基本都是香港导演拍的,香港影人利用比较发达的商业电影经验整合适应内地的情况,而我们内地影人在商业电影创作上的确缺乏经验,很多人努力的方向不太对,十年前第六代导演其实是有机会跟陈凯歌、张艺谋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但他们不屑,错过了机会。中国商业电影出现断档,于是被香港电影人补上了。全世界范围内能拍3D武侠的可能也就徐克一个人,这是多年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稍稍委屈一些的是警匪片,因为在内地受到的审查的约束太多。” 评奖规则不太可能变化 金像奖的评奖规则也常成为被质疑的对象,《桃姐》连获四奖、《让子弹飞》被完全忽略、刘青云有可能因为两片入围、选票分散而错失影帝……这些都与金像奖的评奖机制不无关系——和三大国际电影节及金马奖不同的是,金像奖参考的是奥斯卡的行业全民投票制,根据导演协会会长尔冬升的说法,有一千个选民。 詹瑞文在力挺《让子弹飞》后继续发微博炮轰金像奖评奖机制:“张叔平是好的,肯定,我说的是剧本、导演、演员……我不是想说拿到奖的有问题,都是被动的,我说是怎么样的评审机制会出到这个结果,支持香港电影不应等于以“喜欢”、“支持”、“鼓励”作为成就的标准!” 尔冬升在2013香港导演会春茗上坦承内部有研讨过要不要改一下,“因为确实会存在人情票,比如你朋友多,大家都投给你,我们也研讨过要不要像四大影展。但电影不是靠商讨,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会有段时间维持民选。我们的规矩是可以拉票的,但当然不能买票。” 列孚认为金像奖评奖机制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前段时间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苏泽光建议把金像奖评选内容扩大变成两岸三地金像奖,很多行内的人态度很鲜明地表示反对。” 索亚斌亦认为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纯粹的香港电影在一段时期内其实是不会消失的,很多年轻的导演刚出道都会倾向于拍本土电影,比如今年得奖的《大蓝湖》,只不过内地不会给予太多关注,我觉得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是越来越强的,在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金像奖要尊重香港当地人的文化范围。” 很赞哦!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