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明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1.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谈谈你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感受.重点是要注意与
1,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相统一.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历史观也是通过它的研究方法表现出来.2,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以史实为依据,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3,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要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者则与此相反,他们往往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轻易地做出结论,轻易地推翻过去的判断,并都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这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是有迷惑作用的.在历史研究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历史虚无主义者则无视人类社会历史的这一基本事实,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方法,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以所谓客观主义的姿态掩盖其资产阶级的立场.。
2.怎么看待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真正地从百年历史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简单、片面的史料考证,不行!搞假设、解构不行!戏说、恶搞更不行!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指导,所以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并阐明其内在联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包容性原则。对待历史要有一种包容心态,而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单一性”思维来看待历史。三是是非原则。对于历史大是大非的把握,不能沉湎于个人的恩怨和预设的立场,纠缠一些历史的枝节、细节。四是全面原则。要在把握历史活动的总和和全貌中来确定它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果胡乱抽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任何实例都有可能被找出来,任何历史也就都可以被改写。
3.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思考论文1500字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了。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否定gcdzg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gcdzg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
无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怎样改换手法,只要看清这几点,就能够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歪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用意在于否定gcdzg的执政地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一代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gcdzg的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
但是这种历史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眼里全是颠倒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从颠覆性的政治目的出发,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凡是革命就不好,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
他们批评五四爱国运动是“救亡压倒了启蒙”;他们否认创建gcdzg的伟大历史意义,否认gcdzg领导的土地革命,硬说gcdzg领导的中国人民进行的土地革命是在穷山沟里“瞎胡闹”;他们否认gcdzg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否认gcdzg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人民武装队伍在抗击日军中的重要作用,硬说八路军、新四军是“游而不击”,是“坐大”的。相反,他们极力吹捧蒋介石的地位与作用,说什么中国如果没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中国会发展快一些,现代化的质量也会更好些等。
其实,他们根本看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对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严重阻碍作用。当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掠夺、凌辱、重压之下,现代化建设是无从谈起的。
md同志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md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80页)gcdzg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没有gcdzg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gcdzg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并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那种不顾历史事实,拼命歪曲gcdzg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其本质用意在于制造思想混乱,否定gcdzg的领导地位。丑化新中国建设历史的用意在于否定党的执政能力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新中国的历史,就是在gcdzg的领导下,经过60多年的努力奋斗和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走向世界强国前列,不断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进步作用的历史。
这段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或者是之后的30多年,都是走向辉煌的实践探索。这段历史的前30年虽然不是直线一条,出现过曲折和失误,但是比起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曲折和动荡,简直就算不了什么。
特别是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gcdzg人领导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但是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眼里,这种历史全被颠倒了。
首先,他们否定指导新中国建设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甚至将其称为“极左教条”。有的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社会主义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民粹主义”。

其次是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歪曲和丑化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无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主流,硬是对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逐一否定。比如,有的以所谓“口述史”和个人“回忆”的方式,否定党领导的“一化三改”,看不到它在奠定社会主义制度与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意义;有的极力渲染甚至编造“大跃进”期间发生的失误,以证明gcdzg不懂经济,根本没有抓经济建设的能力;有的无限夸大某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和感受,涂黑历史,欺骗善良人们的感情,甚至捏造出“饿死几千万人”的谎言,企图煽起对党的领导的不满;有的以批判“文革”为名,把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左”的错误的延续和叠加,以此否定gcdzg的执政能力;有的无视新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成就,把爱国主义说成是“民族自大的封闭观念”,把集体主义说成是“压抑。
4.【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谈谈你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评价
一、近年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近年来,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显著的表现发生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历史,以“理性思考”为名否定社会主义,从歪曲革命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党的历史入手,达到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其根源是唯心史观.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所谓由“革命”向“现代”的范式转型,实际上为虚无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党史领域中的虚无主义不是从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形出发去诠释历史,而是想当然地解读历史、虚构历史、歪曲历史、否定历史,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寻找根本没有历史依据的另类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道路”,不遗余力地把gcdzg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并得出“告别革命”的武断结论. 2005年,有许多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的笔谈和文章,对党史研究领域以及历史观念和历史教育中的虚无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限于党史研究领域的分析,满足于单纯的立场坚持和表态,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虚无主义在近年来的思想文化界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已初现端倪.史学和文学之外的大众传媒,实际上也充斥大量非历史的观点. 总体来说,目前至少有三种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我们注意.第一种就是党史研究领域的“否定革命”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实际上并不可怕;第二种是对全部历史的虚无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思潮的主张就是如此,长此以往,现实将因为历史的不堪回首而支离破碎;第三种是对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影视创作领域的“戏说”热和“空手道”、网络FLASH的“搞笑”和“无厘头”等等就是这种虚无主义的具体反映.[1] (pp.2-4)针对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有必要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党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我们面临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需要澄清和批判的错误观点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在“重在建设”的意义上坚持科学历史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