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红墙用什么颜料画 故宮修文物的顏料,是7旬老人用珠寶做成!知道多少錢1克嗎?
故宮修文物的顏料,是7旬老人用珠寶做成!知道多少錢1克嗎?
在蘇州有位老人,50多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可以製成珠寶的礦石研製成中國畫的顏料。
如今會調製純正國畫顏料的手藝人,已經鳳毛麟角,而這個老人名叫仇慶年。如今他已經70多歲,卻沒有一個徒弟。這門流傳了千年的國畫顏料手藝,說不定就要失傳了。
對於故宮的古畫,還有敦煌的壁畫,大家都會驚歎於歷經時光洗滌,依然自然明豔,千年不褪其顏色。
國畫顏料中有很大部分的原料,都來自各種礦石。而做國畫顏料的礦石,現在很多礦山都為珠寶商開採,所以現在的國畫顏料成本是很高的。
仇慶年家裡堆積著從各大礦山一袋袋揹回來各的珠寶礦石,有孔雀石礦、藍銅礦、青金石礦。

國畫顏料的很多原料,現在都被用來做其它用途,比如青金石,現在被用來做珠寶,仇慶年手上也戴了自己磨的青金石手串。再比如硃砂,很多人找他買來不為繪畫,只為拿來辟邪。曾經有人找他學藝,目的卻不是為了做顏料,而是打聽哪裡有可以做成珠寶的礦石。
先把礦石搗碎,再用清水沖洗雜質,再把帶顏色的礦石分撿出來。
一大塊孔雀石磨成的顏料,只能勉強鋪滿碗底。
顏料晒乾後研磨成粉,裝在紙包中,每袋3克,只賣15元。其實跟其它的化工顏料比起來,這種國畫顏料確實太貴了。但是這種國畫顏料的顏色是化工顏料遠遠不能比的。
在仇慶年狹小的櫃子中,擺滿了證書獎狀。仇慶年說有時看著這些獎狀挺難受的,國畫顏料是民族的瑰寶,但一直都叫好不叫座。
櫃門上裱著“仇氏顏料印泥研究室”、“繼承國畫顏料技藝”、“發揚蘇州傳統文化”。但心酸的是,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發揚傳統文化。
老一代手藝人,可以因指派情懷守藝一輩子,一份工作乾的時間長了,也就有感情有情懷了。但現在時代不同了,社會競爭壓力太大,要讓一個年輕人,吃不飽飯還講情懷與奉獻,太不現實了。但我們真的不希望像這樣的傳統文化,就這樣在時代的洪流中漸漸消失。
這才是真正的匠人,相比戲子,這些才是真正值得關注,媒體關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