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永为汉臣 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火烧 2023-04-21 09:48:20 1062
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大清朝有两位山东籍汉臣,不但死后被谥「 ”文正”(大清近300年国祚,仅谥八位「 ”文正”大臣),而且皇帝(乾隆、咸丰)还亲自去府上吊唁。这恐怕是有清以来,汉臣享受
永为汉臣 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大清朝有两位山东籍汉臣,不但死后被谥「 ”文正”(大清近300年国祚,仅谥八位「 ”文正”大臣),而且皇帝(乾隆、咸丰)还亲自去府上吊唁。这恐怕是有清以来,汉臣享受的最高礼遇了。生封公孤,死谥文正。更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第一位是山东诸城(现属高密)的刘统勋。单看他的家世就知道刘家有多厉害了: 爷爷刘必显,顺治初年进士; 父亲刘棨,康熙二十四年进士; 长子刘墉:乾隆十六年进士;(对,就是影视剧里的刘罗锅) 孙子刘镮之:乾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吏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 第二位是山东惠民(现改滨州)的杜受田。杜家在山东,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亚于刘统勋他们家。杜家有「 ”一门七进士”、「 ”父子五翰林”的美誉。其父杜堮为嘉庆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其子杜翰为咸丰帝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 杜受田高考(会试)是山东状元,殿试二甲第一名。 史学界对大清被谥「 ”文正”的八位颇有微词,唯独对刘统勋、曾国藩赞誉有加。因为其他六位有五位是皇帝师傅(包括杜受田),这无形中降低了大清朝「 ”文正”大臣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