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植物的“遗传天书”
早在19世纪,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就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来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又发现了连锁交换定律。这就是“遗传天书”的三大基本“语法”。
![]()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高通量的大型测序仪器,很快地把植物“遗传天书”的“文字内容”全部译出;也可以利用专门的仪器(PCR仪)来把某一“段落”扩增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还可以通过遗传操作,把感兴趣的一些“段落”、“句子”删除或者添加,来观察对植物的影响。科学家按照“遗传天书”的基本语法,对一些感兴趣的植物特性进行研究,就有可能发现控制这种性状的“句子”在“天书”里是怎么写的。比如,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水稻的谷粒宽度是由“遗传天书”(基因组)中的一段 “文字”(序列)控制的,把这段“文字”删除以后,水稻的谷粒就会变得更宽。
总而言之,“遗传天书”的内容博大精深,而且植物“读取”这些遗传指令的过程很精妙。不同“文字”内容间相互联系、相互调节,各种“标点”、“语调”等精细地调控最后的“读出效果”。还有很多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奥妙,等待人们去深入研究。
- 上一篇
“遗传天书”完全决定了一个植物的生长吗
如果植物的“遗传天书”文字内容相同,是不是就生长得完全一样呢?自然界中的现象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也听说过“苏堤春来早”,“向阳花木早逢春”;当“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山寺桃花”却因为温度较低而“始
- 下一篇
自然界的植物是如何变异为千姿百态的!
虽然都是郁金香,但是它们绽放出的花朵却姹紫嫣红,五颜六色;虽然都是辣椒,但吃起来的味道却各有不同:个头大的灯笼椒不辣, 体形娇小的朝天椒却辣味超强。我们把这种个体间的不同叫作变异。同样的物种为何会出现千差万别?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遗传天书”中的某些内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