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阐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火烧 2021-07-05 12:43:48 1146
阐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学家及其撰述,一般都具有恢阔的历史视野。他们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会

阐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学家及其撰述,一般都具有恢阔的历史视野。

他们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

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潮。

二、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1、评今略古、注重当代史的研究,可以说是我国史学的一贯传统。

2、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历史遗产和记事写史,很注意借鉴和垂训的作用,所谓“以古为镜” ,发挥史学的经世作用。

3、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史学家向来都对国家治乱兴衰给以极大关注,表现出饱满而深沉的政治情怀。

这种政治情怀,大多以经世致用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4、另一方面,中国政治又始终关注史学,对史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政权对史学事业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

三、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我国古代史学家历来把秉笔直书视为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

直书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学的求实精神,而曲笔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成为公开提倡的行为。

四、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1 、重视史家业务和思想修养,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阐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

后来,章学诚又补充了“史德” 。

德、才、学、识是对史家素质的全面要求,因而它就成为史家的奋斗目标和评论史家的标准。

2、儒家学说支配中国思想界几千年,影响极其深远。

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集中表现,它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学说,并且成为修纂史书的指导思想,也是这些史书企图通过历史经验反复阐明的史义。

这里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思想糟粕,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局限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