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成谋国西陲固 大明王朝:看似老成謀國,其實大奸似忠,談奸臣嚴嵩的風雨不歸路
大明王朝:看似老成謀國,其實大奸似忠,談奸臣嚴嵩的風雨不歸路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79期——人物篇第2期:前面一期談了一直很急躁的嚴世蕃,今天再來談談看似老成謀國,做事有條不紊的老爹嚴嵩。
大明王朝:看似老成謀國,其實大奸似忠,談奸臣嚴嵩的風雨不歸路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79期——人物篇第2期:
前面一期談了一直很急躁的嚴世蕃,今天再來談談看似老成謀國,做事有條不紊的老爹嚴嵩。
單看劇中對嚴嵩淺顯的表現,我們往往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嚴黨最終之所以會倒台,除了清流派及海瑞外部力量的推動外,更重要的是嚴黨內部的作死。
而嚴黨這些愚蠢的舉動,毀堤淹田也罷,阻礙胡宗憲拜訪也罷,打著製造局牌子買田,甚至巡鹽只給嘉靖帝上交一百萬兩銀子。彷彿這一切都是瞞著嚴嵩進行的,而可憐地嚴嵩卻一直充當著擦屁股的活,並最終得以活命,難道這部劇是替嚴嵩洗白的?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79:大明朝唯一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人,談大奸似忠的嚴嵩!
一、
嚴嵩,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得勢,入內閣二十年,任內閣首輔十五年。任職期間,陷害忠良、敗壞朝綱、禍國殃民……被《明史》列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對其評價是:
「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但是這些年,給他翻案的也大有人在,來自他故鄉的一些學者就評價他是忠君愛民、知人善用,而且政績卓著。
已經被歷史下了定論的人物,沒有確切的證據也就沒有必要給其翻案。而且評價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能找出他有益於國家的舉動,最起碼任何大貪官或者奸臣,在他科舉入仕時,也是心懷天下,想著報效朝廷,也想青史留名的。就連大漢奸汪精衛,當年不是也為人民謀福利,刺殺清廷皇室,入獄後作詩: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但嚴嵩是奸臣,毋庸置疑,如果真像某些人講得那樣,他是老成謀國。那麼劇中嘉靖帝說的話就靈驗了,黃河水都得清了,聖人也得出來了。
既然是奸臣,那麼也得有奸臣的樣子,為什麼劇中的嚴嵩處處表現出為大明著想,為百姓著想,為皇上著想呢?
這就要看怎麼給嚴嵩定位了,我們先看看嚴嵩給自己的評價是怎樣的,當嚴世蕃自我安慰皇上離不開嚴嵩時,嚴嵩反駁:
「是大明朝離不開你爹!」
二、
那麼為什麼嚴嵩認為大明朝離不開自己呢?
這還得從嘉靖帝說起:
明朝的這些皇帝,一個個都很有趣,有喜歡打仗的,有喜歡做木匠的,有喜歡辦家家酒的,還有喜歡修仙的,毫無疑問,嘉靖帝就屬於後者。
別家皇帝,從小飽讀詩書,通過史書和儒家文化來治理天下,但嘉靖帝不,他一心專研化學實驗和煉丹技術。其中嚴嵩也經常當小白鼠給他試丹,但嚴嵩彷彿百毒不侵,硬是活到了八十多,嘉靖帝就不行了。
人家是半本《論語》走天下,嘉靖帝是一本《道德經》平天下,關鍵是還喜怒無常,毫無章法,除了打大臣屁股常規武器外,還有誅十族的核威懾。
嘉靖帝還給自己封了神,什麼飛元真君、忠孝帝君和萬壽帝君,一心想練成鶴形身體。在劇中每次朝會後,但凡他還能動彈,都是玩飛翔,其實就是假裝自己是仙鶴在飛翔。
仔細研究他說過的話,辦過的事,大都出自於此,沒事打打啞謎,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彷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實際上,真正被掌握的是嚴嵩。
嚴嵩之所以變成了奸臣,原因不在於他,而在於嘉靖帝,是嘉靖帝讓他變成了奸臣。
嘉靖帝講究道法自然,講究無為而治,其實也看事情的,臟事他一概不知,要銀子比誰都門清。在劇中一開篇,就是一場御前財政會議,主導人就是嘉靖帝,後人戲稱他才是大明朝的戶部尚書。
他沒事敲敲銅磬,反正朕從來沒表過態,幹得好,那是朕聖明,干不好,那是屬下愚笨,如果你誤會了朕的意思,那麼你就該死!
所以,大明朝的運行規則就是,下面人隨便造,別忘了給皇上銀子,別耽誤皇上修仙,別給皇上臉色抹黑,其他的,你們看著辦。
三、
毫無疑問,嚴嵩就承擔了中間人這個角色,用嚴世蕃的話講就是:
「您老替皇上遮風擋雨,兒子可一直在替您老遮風擋雨!」
要想成為遮風擋雨之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相當難!
俗話說,挑事的總比做事的容易,嚴嵩就屬於在台上表演的,清流們就是在下面觀看的,時不時還扔個酒瓶子搗一下亂。
嚴嵩要為政績負責,那麼他就必須要用到人,沒有人,就出不來業績,也收不來銀子,沒銀子,皇上肯定馬上就幹掉他;其次,嚴嵩要足夠聰明,能處理各種異常,包括處理人,處理那些皇上不便處理的人,比如楊繼盛;再有,嚴嵩要有足夠高的覺悟,屎盆子扣過來,要馬上接住,最好自己喝下去,沒臉沒皮,毫無羞恥可講。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嚴嵩吃私也好,貪污也好,殘害忠良也罷,嘉靖帝才不會關心,才會放心用他二十年,大不了日後再讓嚴嵩負責嘛。
所以,當財政出現赤字之後,最慌的必然就是嚴嵩,這也是他們父子倆一心要推行改稻為桑國策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嚴嵩執政期間的政績出現了問題,他給嘉靖帝提供的銀兩,已經無法滿足嘉靖帝日益增長的需求。當然這些還不足以讓嘉靖帝幹掉他,但是他通過張三丰血經的事,攻擊未來的大明朝皇上,也就是現在的裕王,這就過界了。
畢竟嘉靖帝已經給足了嚴嵩面子,也答應他要殺齊大柱了,無外乎想替裕王開脫通倭的嫌疑而已,嚴嵩揪著這件事不放,自然激怒了皇帝。
四、
為什麼說他是大奸似忠,就體現在這裡,對君主忠誠是封建社會的為臣之道。呂芳和楊金水為什麼最後能全身而退,嘉靖帝看中的就是他們倆的忠誠。
同樣為劉和平編劇的《雍正王朝》,鄔思道的一段話就闡述了這個觀點:
「無論是誰,扳倒了太子,他都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
劇中貌似改稻為桑是嚴世蕃亂搞,把老爹拉下的水,實際上,整個隊伍就是嚴嵩拉起來的,他是嚴黨的首領,他要為整個團隊負責。
他最後一次面見嘉靖帝,就遞上去一份名單,並說了一段話:
「老臣有罪,罪在臣一身。諸臣有罪,罪在嚴世蕃羅龍文鄢懋卿,還有一些貪而無厭之人。有些人當遭天譴,有些人萬望皇上保全! 」
他既然這麼說了,也就等於,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隊伍中有好人,有壞人,有些人當遭天譴,有些人還算忠良。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有這麼一段進諫: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嚴嵩飽讀詩書,青詞又寫得那麼好,《左傳》都翻了不知道多少遍,自然也知道親小人的後果。他作為大明朝的首輔,本身就有責任打擊小人,重用賢臣,為什麼自己不做,偏要依靠天譴呢?
五、
有句話叫:
「奴才好用不管用,人才管用不好用!」
嘉靖帝尚且說出一番「長江、黃河」理論,作為臣屬的嚴嵩,自然也有樣學樣,也弄奴才來辦臟活,用人才來建功立業!
但最可恥的是,當自己面對危機時,他卻命令自己一心培養的國士,去當養寇自重,去當賣國賊。
劇中胡宗憲跟嚴嵩深夜交談那段對話,想必感動了很多人,但,楊角風只說一句話:
嚴嵩的表現真假!
他口口聲聲說著「以國士待你,全始全終」,還把自己晚上的剩飯拿給胡宗憲吃,這其實就是作秀,因為他深刻懂得,怎麼對待國士,怎麼對待小人,屬於對症下藥。不僅對自己的嚴黨如此,對待其他人,比如送高翰文文房四寶,比如跟徐階掏心窩子要把首輔位置讓給他……
鄢懋卿送他崑劇班子,他讓都不讓,先收下,回頭就送了徐階。而胡宗憲一進門,他就來一句這麼多年了,什麼時候收過你的東西?
在呂芳帶著酒去拜訪嚴嵩時,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在劇中也有體現:
「好在相府廚房十二個時辰都有廚子當值,無論正席珍饈還是隨意小吃皆叱咄可辦。」
這時候再回頭看看招待胡宗憲的剩飯,是不是很諷刺?
用嚴嵩對嚴世蕃說得話講就是:
「二十年了,你爹不光是殺人、治人、罷人,也會用人!」
雖然劇中的嚴嵩貌似不貪,但鄢懋卿巡鹽的賬單可是清清楚楚擺給嚴嵩看的,就算是他再傻,當首輔這麼多年,鹽稅到底能收多少,他心裡會沒數?
所以,做到了首輔這個位置,根本就不會明目張胆地貪,就算是清朝大貪官和珅,你要查他的賬,也很難查出問題來。關鍵是他會縱容手下去貪,再巧立名目,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銀子入了自己腰包。
這種面具戴得久了,連一直很信任他的嘉靖帝都感到了疑惑,後來他還對胡宗憲講:
「說到嚴嵩,朕也不比你更了解!」
等到嚴嵩倒台,換上了清流,嘉靖帝還多次想念嚴嵩,嘴上還說著如果嚴嵩在,諒他們也不敢這樣。說到底,就是清流派業績一塌糊塗,搞不來錢,也背不了鍋,兩樣一樣不沾,還不如用貪官嚴嵩呢。
這也是嘉靖帝臨終前對海瑞發表一大通「長江、黃河」理論的真實感受!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很赞哦!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