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万里一身正气文言文翻译 《初入淮河》(杨万里)原文及翻译
《初入淮河》 杨万里 原文及翻译 初入淮河 杨万里 系列:古诗三百首 初入淮河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著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

《初入淮河》(杨万里)原文及翻译
初入淮河 杨万里 系列:古诗三百首 初入淮河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著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1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2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3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达了出来。 后一首的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直中含曲意,身为「王人」的作者,意想不到地劝说中原父老不要「空谈」「王师北定中原日」,而弦外之音却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强烈的对比,「不能语」的鸿雁还一年一度到江南,而望穿双眼并「能语」的中原父老几十年也到不了一次。作者对中原父老的同情从侧面宛转曲达。
很赞哦!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