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咸丰皇帝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 咸丰皇帝皇子老师都有谁,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火烧 2021-05-11 14:14:40 1056
咸丰皇帝皇子老师都有谁,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载淳,悯郡王。拓展资料一、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

咸丰皇帝皇子老师都有谁,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载淳,悯郡王。

拓展资料

一、爱新觉罗·载淳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二、悯郡王

悯郡王(1858年-1858年),未赐名,咸丰帝第二子,母玫贵妃徐佳氏时为玫贵人。生于咸丰八年戊午十二月初五日丑时,殇于卯时。同治帝即位后,追封其为郡王,谥号“悯”。

文宗二子:孝钦显皇后生穆宗,玫贵妃徐佳氏生悯郡王。悯郡王,生未命名,殇。穆宗即位,追封。

三、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载淳

悯郡王_百度百科

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咸丰皇帝有2个儿子。

  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生,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病死。年仅22岁。(生母: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   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一月病死。年仅19岁。(生母: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次子悯郡王,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出生当日就死了,未命名。同治帝即位后,追封其为郡王。(生母:玫贵妃徐佳氏)

咸丰帝身有残疾、资质平平,是如何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当选上太子的?

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但只有五个活到成年。在这五个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是皇帝的第四子奕詝和皇帝的第六子奕欣。两个人的才能差距不小。皇帝的第六个儿子聪明好学,擅长射箭、骑马和射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是残疾的,智力一般。然而,道光皇帝最终选择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后来的咸丰皇帝。为什么?

应该说,咸丰帝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与他的老师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光十六年,道光皇帝为皇帝的儿子选派教师。山西的学术行政杜受田被调回北京,成为奕詝之师。杜受田是谁?他出生于山东滨州,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而闻名。道光三年,杜受田在宫廷考试中获得了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名,一举成功取得了高中。杜受田不仅善于学习,而且非常聪明。他知道教育皇子的重要性,于是就搬到了西安城门的静默寺,以便每天早晨都能在宫中教书。杜受田努力工作,非常用心地教导皇子,和第四个儿子的关系很好。当时,清朝皇帝每年只有五天的假期,杜受田陪四个儿子的时间比道光皇帝还多。

随着皇帝的儿子长大,道光皇帝开始考虑他的继任者。皇帝的六个儿子既有文化又有武术。他们有杰出的才能。他们是皇帝的最佳人选。然而,道光皇帝决定进行调查。所以有一天,道光皇帝带着皇子们到南苑去打猎。结果,第六个儿子抓住了最多的猎物,第四个儿子没有释放一支箭。实际上,皇帝的四儿子患有腿部疾病,身体虚弱,不擅长射箭、骑马和射击。

然而,在老师杜受田的指导下,皇帝的四子这样回答父亲:“春天,禽兽繁衍,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皇帝听完后非常高兴,当场称赞道:“真皇帝的话!“后来,道光皇帝检查了两位王子的政治才能,六个儿子的反应就像一连串的回答,第四个儿子在老师的指导下痛苦地哭着,让道光皇帝感到儿子的孝顺。最后,在杜受田的帮助下,不占地位优势的皇四子打败了皇六子,成为清朝的下一个皇帝,即咸丰皇帝。

清朝最牛的皇子,却因为太有才而错失皇位,他究竟是谁?

清朝是有这么一位皇子,因为太有才,而错失皇位,他就是恭亲王奕䜣。

奕从小就天资聪慧,长大后通晓满蒙汉三语,儒家经典他可以倒背如流,可谓博学多才,有治国之才。他文能吟诗作赋,武会骑马射箭。帝王家的儿子,能有这样的文武全才的水平,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奕䜣,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皇子,他的哥哥是后来的咸丰帝。道光选择皇子时内心十分犹豫,在他死前几天,才仓促决定将皇位传给咸丰。

奕䜣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咸丰帝则是懦弱无能,相比较之下,奕䜣才应当是最合适人选,道光却把皇位传给咸丰,是因为咸丰遇见了一个会洞察世事,会揣摩人心思的老师,有老师助的帮助,咸丰才通过了道光帝考核,顺利被立为皇帝。

考核从武的方面先考,清时的满人十分崇尚武艺,虽入关多年还是保持爱打猎的习惯。道光带着两个儿子去打猎,看一下武艺方面谁更加优秀。奕䜣自幼习武,打猎这种事对于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咸丰帝比起奕相差太远,好在听了教师的教诲,打猎时不出手,道光帝问起来,就说不忍心残杀这些动物,果真,道光帝感觉到了咸丰的仁慈,对咸丰帝开始另眼相看。

道光帝病入膏肓后,急着确定皇位人选,最后召见了两位皇子,问他们对于治国有何打算。奕䜣有谋略,讲了不少自己日后的想法,而咸丰帝说不出来什么,就是一直在哭,为父亲的病担忧。这样一来,道光就认为,咸丰帝对自己才是真心,是有孝心的表现。

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了咸丰皇帝,奕䜣也因太有才而错失皇位。道光却不知,自己的抉择,导致了大清的命运被改写,因为咸丰帝后来娶了慈禧为后。如果咸丰不为帝,哪里有慈禧什么事呢!

乾隆后面的皇帝都有谁,乾隆的哪个儿子是后来的皇帝,几阿哥?

在乾隆之后,清朝的皇帝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乾隆之后是嘉庆皇帝,第十五阿哥。

乾隆皇帝的共有17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还有3个早逝,没有名字。乾隆帝的十五阿哥永琰继位为皇帝,即嘉庆皇帝。

扩展资料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这里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

1、努尔哈赤(天命);

2、皇太极(天聪);

3、福临(顺治);

4、玄烨(康熙);

5、胤禛(雍正);

6、弘历(乾隆);

咸丰皇帝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 咸丰皇帝皇子老师都有谁,咸丰皇帝有几个儿子

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

9、奕詝(咸丰);

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

12、溥仪(宣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咸丰帝身有残疾、资质也是平平,为何能够做上皇位?

咸丰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主要是靠他的老师杜受田的悉心教导。在杜受田的帮助下,咸丰迅速成长起来,也赢得了道光帝的欢心,最后才能够打败其他的皇子,成功继承皇位,所以说这其中的大部分功劳都来自于杜受田。

杜受田的出身很好,加上头脑聪明,学问又高,于是就幸运地被道光帝请去教导皇四子奕詝。杜受田深知教育皇子的重要性,于是他干脆把家搬到皇宫附近居住,以便于每天清晨能够入宫授课。杜受田兢兢业业,教育皇子非常用心,与皇四子的关系很好。当时清朝皇子每年只有五天的假期,所以杜受田陪伴皇四子的时间,甚至比道光帝还多。

皇子们都已长大成人,道光帝自然也要思考下一任继承者的问题。原本道光帝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皇六子,杜受田也看出了道光帝的心思,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的学生皇四子,让他在道光帝面前表现出更好的品质出来,最后资质平庸的皇四子战胜了文武兼备的皇六子,成为了大清朝的新任君王,也就是咸丰帝;当然咸丰上台后基本毫无作为,都是老师杜受田在一旁辅佐他。

结果杜受田积劳成疾,死于任职途中。咸丰帝闻讯后非常悲痛,当即做出决定,赐谥文正的封号,之后还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远远看到杜受田的遗体慢慢地推过来,咸丰帝亲自出来迎接,然后不禁泪如雨下,可见师生的感情至深。后来咸丰帝还写下了一段文字,以此来纪念这个对他有着大恩的老师杜受田。

咸丰是如何即位的?

据说道光就由谁来继承大统的问题上,在四子和六子之间曾多有犹豫,道光驾崩后,枢臣们公启锦匣宣示御书,四子即位即为咸丰帝。然而,咸丰能即位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咸丰师父的精巧设计,有咸丰的忠厚等,也有至今未解的因素。

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初九,时已夜半,圆明园内湛静斋全贵妃钮祜禄氏的寝宫内,忽然传出几声婴儿的啼哭声,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子降生了。

消息传到养心殿,年近半百的道光帝喜出望外,当即含泪赐名奕詝。道光帝的喜悦欢欣不是没有理由的。此前道光帝本来已有三个皇子。次子奕纲、三子奕继早亡,皇长子奕纬,最受道光帝的宠爱,长至十三岁,已经落落成人。一日,奕纬的师傅太史强逼其背诵经书,告诉他:“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帝”。奕纬终究是个孩子,不耐烦地顶撞道:“我将来作了皇上,先杀了你”。此事为道光帝所知,当即召见大阿哥奕纬。奕纬刚刚跪下请安,道光就气愤地踢了他一脚,正好伤及下部,没过几天就死了。三皇子的相继死去,使年近半百的道光帝悲痛万分,对于皇朝未来的继统大事隐怀不祥之兆。惟一令道光帝稍感欣慰的是,皇长子过世时,全贵妃钮祜禄氏和祥贵人均已身怀六甲,如能生得男婴,亦堪来日大用。

在道光的群妃当中,全贵妃钮祜禄氏最受宠爱,她年方二十三岁,年轻貌美,体态轻盈,楚楚动人。其父是承思公颐龄,曾仕宦苏州,钮祜禄氏随父同行,备受江南山水浸染熏陶,聪慧绝伦。道光初年入宫,后因得宠连连晋封,成为后宫中红极一时的人物。但聪明的全贵妃清楚地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姿色取得道光的宠爱只是暂时的,要想永久确立自己的地位,非走“母以子贵”这条路不可。当她得知几乎与其同时祥贵妃也怀上胎妊这一消息时,全贵妃面部的笑容顿时消失,急命小太监偷偷查阅宫中召幸皇妃密档。小太监偷查密档后,旋即密报全贵人,祥贵人的胎妊比她早有月余,全贵妃大失所望,她知道皇位的继承在顺序上前列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想到这里,全贵妃早生皇子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一天,宫中御医又来给全贵妃诊察胎儿,全贵妃见左右无人,便小声问道:“不知这腹中是女是男?”因全贵妃平素在宫中颇会笼络人心,与这御医熟识,因此,御医顺口答道:“当然是真龙天子”。全贵妃听罢,大喜,急忙又问:“此胎儿可否早降生月余?”御医听罢,大惊失色,跪地叩头,连说:“使不得使不得!”次日,全贵妃又特召御医入密室,对御医说道:“我想让皇子早点降生,来日若能得继大统,我必重赏,你究竟有何办法?”御医答道:“奴才并无妙法,只有从今日起服用奴才祖传的保胎速生药,便可提前降生,只是……”令贵妃明白御医的意思,笑着连声说道:“那就不是你的责任了,自然不必多虑”。于是,从这日起,全贵妃每日遵医嘱服下保胎速生药物,经过一番“苦斗”,终于生下了皇四子,道光帝备加喜爱。

清代以前,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实行的基本上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在诸多皇子中,立嫡不立长,在嫡系子孙中立长不立贤。这种制度的建立及实行,尽管保证了政权的平稳交接,但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嫡长子在诸皇子中并不都是才智出众者,一些智力低下、昏庸无能之辈在这种制度的庇护下登上了皇帝宝座,有的给当朝的统治留下了深深的祸患。

清朝建立后,为避免上述弊端,有意废除了这一制度。清朝入关前两代即位的君主,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既不是长子也不是明立的太子。入关后,也未预立太子。常常是皇帝临终时,在皇子中诏命一位贤能者嗣位。雍正帝即位后,为防止诸子争立,各树朋党,互相残害,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由在位的皇帝对全体皇子作长期默察考验,选定之后,以朱笔书名,密定为储,藏之于匣,悬置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当皇帝病危时,当众开启,册立皇太子。

秘密建储制度的创立,虽然避免了皇子之间的猜疑丛生,但储位之争依然存在。咸丰皇帝即位前同其弟奕訢之间的争夺,就表现得十分激烈。

道光皇帝是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开始考虑立储的。在有竞争实力、有条件参加竞争的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间,究竟选哪一个为皇储,道光皇帝还犹豫未决。为了考察他们的品行与能力,一年春天,道光皇帝命诸皇子去南苑狩猎。六皇子平时愿意舞刀弄枪,骑射技术高超。而四皇子临行前,去上书房向其师傅杜受田讨计。杜受田对道光帝的心理作过揣摩,面对即将开始的围猎较量,杜受田给了四皇子一个锦囊妙计。

到了南苑围场,皇子们带领自己手下的人分别开始了围猎。六皇子果然身手不凡,只一会儿功夫,就猎获几只鹿和野兔。而四皇子却默坐在一旁,其手下人也在身边垂手侍立。日落时分,皇子几人带着各自的战利品,回到宫中向父皇禀报战绩,并献上猎物。皇子中独四皇子一无所献,道光皇帝不解,问其缘故,四皇子答道:“儿窃以为现在正是动物繁衍孕育下一代的时候,我不忍心在这个时候杀死它们,并且我也不愿意以骑马射猎这些小的技艺,与兄弟们争个高下”。本来,道光皇帝看到四皇子一无所获,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听到这番话,顿时眉开眼笑,连声说道:“我儿果然有君子的气度”。

经过这番围猎较量,道光皇帝初步有了意向:立四皇子为储。

道光皇帝是个办事优柔寡断的人。虽然南苑狩猎已经决定把皇位传给四皇子,但不久,他的心里又不平衡起来,因为他毕竟非常喜欢六皇子。道光皇帝看到六皇子读书能得大旨,曾亲自为其书斋题写了“乐道书屋”四字匾额,这是其他皇子都没有得到的。道光为了奖励六皇子的武功,特赐给他一柄金桃皮鞘白虹刀,准许他永远佩带,这也是其他皇子所没有享受到的殊荣。

由于对六皇子的偏爱,道光皇帝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考察一下他们的品行。一天,道光皇帝将两个盒子放到两个皇子面前。这两个盒子,一个是金的,一个是木的。金盒上雕满了姿态各异的龙,龙体闪烁着光芒;木盒上刻着麒麟,也被漆得黑亮。道光皇帝指着两个盒子说:“这两个盒子,我儿各选一个”。听了这话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四皇子平静地说:“六弟先选吧!”六皇子听了这话,也不谦让,伸手将金盒抓在手里。

从这件小事看,道先皇帝感到,还是四子仁义憨厚,六子固然聪明,可是人品不如其兄,于是下决心把皇位传给四子。

道光帝在立储锦匣中,破例在一匣中放了两道谕旨,这充分反映了道光帝在立储问题上的矛盾心理,以及封建朝廷在权力交接中斗争的复杂性。尽管传闻种种,莫衷一是,但四子毕竟登上皇位。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二十六日,在太和殿举行了登基大典,次年改年咸丰,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有几个(83)咸丰(8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