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文综历史试卷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
1.07年山东文综题 历史的 每个选项都说一下对或错的原因谢谢
A答案正确 B选项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瓦特在1765年和1782年两次改进蒸汽机,此前蒸汽机仅用于矿井排水; C选项,京剧出现于1840年前后;徽汉合流后,二者形成了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了"同光十三绝 ". D选项,自从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的政体就改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没有权力解散议会。还有一个借鉴他人的: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已经比较发达。
机工出力、机户出资,有纠纷打官司是可能的。 B、1785年瓦特才发明改良的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才发明汽船。
C、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进京,搭入徽班演戏,徽汉合流,再经过多种综合与演变,终于形成京剧。乾隆时还没有京剧。
D、1689年宫廷政变后,《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解散议会。 正确答案:A。
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07·山东文综,33)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
(1)(10分)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5分)“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试题分析:(1)可以直接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找出答案;(2)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含义是指:“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点评:材料从后世人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角度考查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自王安石变法后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持否定态度,直至晚清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维新派重要领袖梁启超才从改革的角度对王安石其人和变法作出重新评价,这种评价颠覆了传统观念,当然这种评价是从当时维新变法运动的实际需要意图出发的。对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历史评价的角度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
3.2007年山东高考有什么变化
2007年山东高考方案 分文理综合加基本能力新模式为“3+X+1”。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考试,是新增的考试科目,所有考生都参加,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100分。

“基本能力”考试,将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命题,测试高中毕业生适应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等。“基本能力”考试的命题内容,将涉及到高中新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学习领域的全部必修内容。
山东省07年高考解读 山东07年高考方案解读A:考什么?考试科目考试由山东省自主命题,采用3 + X + 1 模式。“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考试时间与分值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外语(含听力):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各150分钟,分值各200分。基本能力: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总分:750分。解释----文科数学:文史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1;理科综合:理工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2。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基本能力(文):①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②为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必修内容;基本能力(理):①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②为人文与社会(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修内容。山东07年高考方案解读B:怎么考?试卷结构--长试卷○各科试卷分卷I和卷II。
○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卷II含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非选择题型呈现。
●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适应选修模块的开设。命题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对于必修内容,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选修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考虑到城市农村教学差异,试题既避免偏、怪题型,又实现高考使命,使不同考生拉开档次。○试卷结构尽力做到科学合理。
必做题与选做题相结合,涉及选修内容的试卷采取长试卷命题,考生从中选做规定分值的题目。○体现公平性。
要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尽力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选做部分各模块的题目难度、区分度等力求均衡。
○提高考试的有效性。尽力做到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努力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反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视考试和评卷的可操作性。命题要有利于评价和阅卷工作的实施,尽量降低考试成本,努力实现试题结构和容量的科学、合理、适度。
山东07年高考方案解读C:四大变化今年实行高中新课改的考生2007年会遇到什么样的高考?从刚出台的高考方案可以看到,2007年高考从形式到内容有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主要有:●科目设置拟实行“3+X+1”,其中的“1”即基本能力考试,分值为100分。
●文综(或理综)试卷满分为200分,较“3+X”模式下降了100分。●试卷结构有变,引入选做题。
试卷分卷I、卷II。卷I为选择题型,主要考查必修内容。
卷II含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数学分文、理两种试卷。
基本能力考试的必做题主要涵盖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内容。选做题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
文史类考生只做科学部分题目,理工类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部分题目。此外,外语考试听力要求达到课程标准的八级要求。
●命题依据新原则。2007年高考试题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命制。
必修内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选修内容考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应用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真实性和情境性。考虑到城市农村教学差异,试题既避免偏、怪题型,又实现高考使命,使不同考生拉开档次。
另外,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还将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反映学生的知识与技。
4.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必做,共100分)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 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洋流属暖流 B. ②处景观为荒漠C. 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 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2. 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 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 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 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3. 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2A.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 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4~5题。
4. 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5. 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表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表1动车组车次 始发站 终点站 开车时间 终到时间D21 北京 长春 07:15 13:31D201 南昌 长沙 08:00 11:15D584 宝鸡 西安 11:11 12:23D776 深圳 广州 11:18 12:28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1′E)A. D21 B. D201 C. D584 D. D776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6. 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 建筑材料厂 B. 化肥厂 C. 冶炼厂 D. 电镀厂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图4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图4A.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 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 湖北、江苏、辽宁、贵州14~16世纪,西欧逐渐告别了中世纪,中国仍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回答9~10题。
9. 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图5 图6 图7A.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栝B.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 明朝激励加强专制皇权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10.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地位诗歌、图像都是鲜活的历史,它们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社会的变迁。
回答11~12题。11.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图8A.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 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 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回答1314题。
13. 1964年,ze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门。”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4. 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图9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在人类历史又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回答1516题。
15.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A. 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 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D. 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16.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 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 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 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 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17. 下列一组图片(图10)表达的共同主题是图10A. 兼顾效率与公平 B. 统筹区域发展C. 统筹城乡发展 D. 坚持共同富裕18. 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
5.2015高考文综历史山东卷和全国卷有哪些不同
你是为了备战高考吗?如果是,可以不用研究山东卷了,因为从明年开始,山东文综使用全国卷考试,不用山东卷了。
说一下区别:选择题历史部分全国卷是12个,山东卷是11个。
全国卷选择题一般会有1~2个图标题,但不会太多,而且没有组合题,就是圈一圈二圈三圈四那样的,也没有否定式选择题,如不正确的是,不能说明,错误的是,这样的这四五年全国卷都没有出现过。
然后是大题,区别很大,山东这两年两道大题形式都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比较简单,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全国卷40题一般都是两段材料,两个设问或者三个设问,综合性比较强。但41题,很难把握题型,这个题的题型每年都变,但均是开放性的试题,有时候不容易找准切入点,关于这个题,如果是为了备考,最好下载近四年的全国卷看一下这个题型,然后多做一下这个题型的题,熟悉一下41题的模式,因为每年都不一样,所以明年会是什么样的题型很难说,到时一定要静下心找好切入点。
最后是选做题,全国卷是四个选一个,山东卷是三选一。但是全国卷选做题的特点是选做内容不出教材上的,除了战争与和平这个和教材沾边,其他三个都不从教材上出题,所以一般老师会让学生选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因为这两个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联系必修内容和给的材料就能答题。当然战争这个也可以。当然四选一选择范围更大,选你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答就可以了。要说明的是选做题全国卷占15分,山东卷只占10分,所以分值高了5分,一定要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