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定国湖最新信息 邯郸市定国寺简介
邯郸市定国寺简介
邯郸市定国寺始建于东汉。晋朝王嘉的《拾遗记》云:“汉末任编茅庵”。东汉桓帝初年,公元一四六年佛图澄简介,安世高,从伊朗来到中国,曾在此“结庐为庵”,静修一年,称此为“阿兰那”(寂静处),形成了一所无名小庙。
公元147年安世高离开邯郸,到洛阳译经二十五年,译有《安般守意经》、《阿含经》等禅学与小乘的经典。
汉末河北邢台巨鹿张角的太平道黄巾起义搞的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公元172年,为避战乱,安世高南下,晚年踪迹不详,有很多传说,如:“他自称前世是中国人,在广州还命债,被强盗所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庐山渡化已转成蟒蛇的前世同参”。“今世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还宿世命债,被斗殴者误中而死”……。安世高出家之前为安息国(西亚一带)太子,较早的佛经翻译家。
东晋高僧佛图澄(232—348)在后赵时期(319-351)建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多次在此居住,此寺被称为主寺。公元319年,石勒定都襄国(河北邢台)因身为军事机要参谋的佛图澄开国有功,石勒封此为“定国寺”,取“安邦定国、济世安民”之意。
公元312年,羯人石勒与鲜卑人首领段末波的战斗中,佛图澄安排奇兵,活捉段末波,后又主张不杀而放,后来,段末波成石勒的主要支持力量。328年,佛图澄献计,使石勒在洛阳活捉前赵刘。石勒罗锅枋头(河南浚县)时,当地人想劫营,佛图澄知道后提醒石勒,避免了损失。这些都是佛图澄对后赵的功绩。他翻译的佛经有《金刚心总持论》等。度徒众多,身边常有几百弟子,门徒有上万人,348年圆寂。
公元336至348年,道安追随佛图澄十二年,道安是河北冀州人,佛教史上的名僧,在翻译佛经方面贡献很大,打破原来的“格意佛教。”组织翻译,注解了大量经典,统一释姓。净土宗初祖慧远是道安的弟子,立道场庐山东林寺。
南北朝时,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慧可,也曾在此弘法,历史上高僧辈出,几度兴废。
明朝时曾叫“贾国寺”,后又改回定国寺。抗战时期寺内有几名僧人,据记载“百家村惨案”中也有一名僧人被烧死,小名叫小颇。土改时,寺院周围十几亩地归了集体,人也归了集体,“庙产兴学”寺院改成了学校,学校搬走后被居民所占用。
1994年释悟君法师受邯郸市复兴区人民政府邀请到定国寺任主持并开始着手复建、中兴古老的邯郸市定国寺。
释悟君法师,河北沙河市人,1986年在五台山上善财洞礼上证下圆法师剃度出家。

1990年授具足戒于河南白马寺,
1991年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任知客,
1992年受约到广东潮州泰佛寺任主持。
在释悟君法师以及十方善信的努力下佛图澄简介,邯郸市定国寺从无到有,在原址上建成了占地约600平方米、投资近300万元的大雄宝殿和几十间的僧房,并且又投资了100多万元落实了周边的寺产。
2011年2月27日大雄宝殿落成并举行盛大的开光大典。
邯郸市定国寺现存有后周经幢一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国寺经幢雕工精细,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十余尊精致的佛像、菩萨像,此石经幢乃五代时期后周开国皇帝郭威还愿所造。公元950年4月后汉枢密使郭威,留守邺都(今河北大名),起兵攻打开封前在定国寺许愿,大业得成,必为定国寺建“尊胜陀罗尼石经幢”,以报佛恩。当年十一月起兵攻入开封,十一月二十一后汉隐帝被杀,951年正月郭威及帝位,号:太祖,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称帝后,还愿为定国寺建石经幢五尊,现只保留下一尊,此石经幢是定国寺历史的鉴证,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伫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复建后的邯郸市定国寺香火鼎盛、名声日隆,为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佛教事业,造福一方百姓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邯郸市靓丽的一张文化名片。
随时关注了解邯郸市定国寺,欢迎登陆: 邯郸市定国寺新浪博客V: 邯郸市定国寺新浪微博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