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火烧 2022-02-09 00:57:32 1079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小娟(贵港市覃塘中心小学 广西 贵港 537100)【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
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小娟(贵港市覃塘中心小学 广西 贵港 537100)【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关键期。目前,大多数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开发都十分重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实,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面对挑战勇敢、坚强,出现问题沉着冷静,成绩面前不骄不躁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正确纠正学生的嫉妒心理。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学校;教师;学生;心理素质How to Develop the quality of primary mental healthLiu Xiaojuan 【Abstract】Students are at an important stag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s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mental quality of the critical period. Currently, most teachers i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re very important, it ignore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fact,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perseverance, perseverance in the face of setbacks, challenges brave, strong, calm problems, results are very important before the conceited or rash.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overe fear. The right to correct students envy. The suess of awareness of students. Training students good mental qualities. 【Key words】School; Teachers; Stud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著至关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关键期。目前,大多数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开发都十分重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实,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面对挑战勇敢、坚强,出现问题沉着冷静,成绩面前不骄不躁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里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引导。1.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恐惧是学生成长发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怕回答问题、怕表演、怕展示自我、怕考试等等,老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将来会成为—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一事无成的人。老师可以针对形成孩子恐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教育。例如:怕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可以多叫他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他觉得习以为常了,也就不会再有害怕心里。怕表演、怕展示自我的同学,老师可以告诉他,其他同学的表现和他差不多,只是表现的次数多了,动作熟练些,感觉就比他优秀一点,如果他努力,同样会表现得很优秀,这是给他自信心。考试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是检测我们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如同平时做作业,不要担心什么,考得好坏都没关系,只要你曾经努力过,老师和爸爸妈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也会理解你的。2.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喜欢做的事,往往抱有浓厚的情趣和自我陶醉、欣赏,当他自己干成一件事时,在我们老师和大人的眼里可能是不值得一提,但在学生眼里,也许会欢喜若狂、手舞足蹈;也许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也许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大人的夸赞和鼓励。如果我们老师和大人对他们的付出,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甚至还无端地让他们遭到训斥与冷落,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他们自尊心,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失去感受的能力和表达的欲望,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缩手缩脚,失去信心,甚至对性格发展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变得孤僻、忧郁、呆板和多疑。作为老师,应该很乐意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写好一个字,画好一幅面,或随手检起一张废纸等事情,老师都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这样,他们的信心足了,心情好了,就会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学生对某件事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兴趣会使他去探求、发现,深入钻研,当老师看到学生的这些优势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援。3.正确纠正学生的嫉妒心理嫉妒是由于自己和别人比较,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比较严重时,会形成一种极想排除别人优越的地位,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的憎恨感情。嫉妒心理的消极作用很大,它能使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自私而缺乏关心别人的情感。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团结、还会孤立自己,更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开拓心胸,心里不要老只想着自己,眼光也不能只看着近处,要知道,世界之大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许多人才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身边之外,也还大有人才。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能耐,如果同整个社会力量比较起来,还是非常渺小的。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方面都领先,你要强,别人也不愿示弱。所以我们应该欢迎别人超过自己,并为别人的成就由衷地叫好。4.从小培养学生的“肚量”老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气量小的毛病。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老师要耐心地给他们讲清对错标准,以便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明白哪是对,哪是错,分清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并能自我解脱出来。另外,学生往往看见自己的优点多,看见别人的缺点多,甚至用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去比。因此,老师还要通过具体事例来教育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了。事实证明,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点小事就钻进了“牛角尖”,给别人带来的是不痛快。5.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学生,他们总是向别人谈自己“怎么不行”,这将使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会严重压抑人的进取心和创造性。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受到父母和教师的谴责,同学的“白眼”,使他们对遇到的每一件事情的第一反应总是觉得自己“不敢”或“不是”,因此变得非常胆小,这也是造成学生自卑感和缺乏自信心的原因。要培养学生的自信,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放”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想、去说、去做,让他们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甚至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逐步使他们形成“我行”、“我能做到”的心理意识。另一条是,对胆小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少批评、指责。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不鼓励学生们做杂技式的冒险、不喜欢他们轻率、鲁莽,但要求他们大胆。大胆本身就表现一种自信。她在1911年去瑞典接受诺贝尔化学奖时,便把自己的长女伊雷娜带去参加了这次严肃的集会,使女儿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意识。二十四年后,伊雷娜终于也在这里接受了这种奖项,不难看出,母亲给予的信心和智慧是女儿获得这巨大成功的基础。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木厂小学 孔垂兰 “健康”的概念现代社会已不仅指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小学生由于成绩、升学压力,还有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以及一些家庭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隔代抚养孩子问题,等等,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在当前环境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一、创设行为激励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是树立名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就是利用小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给他们讲一些名人自信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进而对任何事情都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是开展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通过锻炼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方式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当一次“管理者”;交给学生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老师不插手,等等。通过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是培养集体观念,通过感受自我培养自信。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特别是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荣誉时,让学生知道荣誉凝聚著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他是集体中的光荣的一员,强化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在学校中的自信心。 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一是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校园里设定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让学生理性思考;在校园里营造繁花点点、绿草茵茵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使学生受到美的薰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进而使学生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是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内化、积淀优秀的心理素质。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通过心理认知暗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品质的优化。 三、创设全新学习环境,努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一是利用好学科教材中的健康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二是精心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学习过程指导者、诱导者的角色。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三是设计新颖科学的学科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edu.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做“人”,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理顺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气氛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满足学生交往、友谊、娱乐、成就、自尊和荣誉等精神需要,感染薰陶学生,发展个性的主要场所,所以我十分重视班风建设。学期初,我举行了竞选班干部的活动,先让学生自由写演讲稿,然后上台演讲,再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干部,通过这种方法选出来的班干部比较有魄力,有胆量。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管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我还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室里开辟各种各样的学习园地,如“读书林”、“阅报栏”、“作品园”、“百花园”等,“读书林”“阅报栏”给学生营造了精神的乐园,“作品园”、“百花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班风主要表现为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内化为较稳定的集体心理特征,从而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使个体产生群体归属感、认同感和力量感,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环节。它通过影响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在读写的基础上,我常让学生上台复述课本内容、演课本剧,使阅读真正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比如我将《草船借箭》、《将相和》改成编课本剧让学生演出。而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则更指导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比如《人与环境》让学生到社会中通过各种渠道蒐集素材然后归类整理拿到班上交流,对《开卷有益》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在思维的对抗中丰富学生的个性。 上活动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先放映有关的剧本、歌曲,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他们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三、设定心理咨询处,当学生的“心理医生” 当学生的“心理医生”,是本学期我的一项新的举措。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用语言文字和学生沟通会收到口头的说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因为我教的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些事情当面对他们说一说,他们觉得不好意思。有时还可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她不喜欢劳动,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她认为只要读好课本中的内容就可以了,有时我让同学办手抄报,她就第一个反对,看到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她谈心,她总摆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谈完话之后,她照常我行我素。因此,我突发奇想,何不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于是,我给这位女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地对我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告诉她我每次所布置的作业的意义,这一次,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位女生变得爱劳动,喜欢办手抄报了。有了这个好的开头,我干脆决定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做他们的指路明灯。让他们烦恼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倾吐。说干就干,我在班里宣布:谁在学习、生活上碰到了难题,都可以写信向我咨询, 老师是有问必答,如果是你个人的祕密,我一定帮你们保密。自从设定了心理咨询处之后,我不时会收到学生的信,有的询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有的则是问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对于那些口头上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就口头回答了,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我会小心地回信。为了更好地当好这个“心理医生”,我也费了好多劲,常常学习一些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3edu.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心理是锻炼出来的吧,其实大学就是象牙塔,最好的就是让他们去体验社会,然后通过心理上的一些反应,去解决。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现在已经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理念上产生一种共识:在未来社会里,不仅仅需要与众不同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非常重要和必要。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情感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情绪。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就是使其明辩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  独生子女基本上是集众爱于一身,他们总认为自己小,需要别人照顾,别人都要让着我。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让其理解我“小”我也“大”的观念,,因为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受集体教育,相对而言就已经长大了,在小班时就让其有这个概念, 教育其和小朋友相处应当和谐谦让。我们幼儿园经常开展“以大带小”活动,在半天内,让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或中班幼儿活动,组织和照顾他们玩各种大型玩具、做游戏、入厕和自由活动等。这个活动可以使大班幼儿产生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帮助、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对中小班的幼儿来说,能激发他们产生我也快快长大的欲望,长大了我也能带中小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玩耍、活动,那该有多好。 “情感教育”还可以通过谈话、游戏、参观等形式来进行。如每天一题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办好”;集体过生日,分享快乐;走进成人劳动的世界;警察叔叔每天为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安全认真地指挥交通;你们的爸爸妈妈下班后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买菜、做饭、洗衣等是多么辛苦;让幼儿目睹成人的劳动是辛苦的、高尚的,使其产生尊敬长辈的情感。  二、重视行为培养   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搭积木时,只要他想要这块积木,不管在谁的手中,马上就拿过来;玩具掉在地上就当没看见一样,收拾整理玩具更是与她(他)无关。我曾对大中小班各十五名幼儿作过测试:布置一个场景,将扫帚、椅子、玩具、毛巾有意歪倒或掉落在地上。幼儿入园走进教室后,小班幼儿有一人捡起玩具说:老师,毛巾掉在地上了。中班幼儿没有任何反应;大班幼儿有一人将小椅子扶起来又放倒,我问他为什么扶起来又放倒,他回答说老师又没让我做什么。还有一项测试:我将多种玩具混杂在一起,让几名幼儿一起将其分类装在塑料篮子里,大班幼儿首先拿篮子,然后只装一种玩具装完就没事了。中班幼儿拿到篮子的就装,没有抢到篮子的就跑出去玩了。小班的幼儿和中班的幼儿一样,只是没有跑出去玩,而是站在旁边光看不不动手。  由此可见,对幼儿加强行为培养尤为重要。要使幼儿产生正确的行为观,首先要教育幼儿辩别行为的正确性。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积极主动帮助别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入园摆放桌椅,离园前整理玩具和图书;请小朋友带玩具和图书到幼儿园交换著看和玩;帮助值日的老师整理卫生;带废旧物品到幼儿园装饰“手工角”、“自然角”等各游戏角落。每天的好人好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保护环境也是行为培养的重点。我们注意教育幼儿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乱画墙壁,再生垃圾与不能再生垃圾分袋装,让幼儿给“饲养角”里的小动物喂食,定期到“种植园”浇水、拔草,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做观察记录。培养幼儿一种宽广、积极、热情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重视“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会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心。“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  在教幼儿跳绳的活动中,我发现桑田小朋友非常害怕跳绳,明明带了绳子到幼儿园,却说没带;跳绳就在她的书包里,可她就是不拿出来。我耐心地对她说:“老师带你一起跳好吗?”结果当绳子悠过来时,她马上把双眼紧紧地闭上,我与她谈心,了搬到她怕绳子打着她。我同她一起观察其他小朋友跳绳,解除了她的恐惧心理后,她却又说不会,我慢慢地教,并分解动作:第一拍将绳子从头上悠过,第二拍双脚跳起,同时双手将绳子从脚下由前向后悠过。就这样分拍练习大概两个星期左右,她能独立地连续完成几个完整的动作,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边跑边跳,那种高兴劲真是难以形容。她发自内心地高喊:老师我学会了!我成功了!后来在其他的活动中,她都能克服难,积极参与。由此看来,“成功教育”的实施需要时间,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耐心地坚持。  我们幼儿园还经常创造能让幼儿展示能力的机会,每月有“小舞台”,让每个幼儿都上台为全园“小朋友表演节目,赢得喝彩,培养其胆量以形成健康的心理。举办画展,每个幼儿都有作品展示,培养其自信心。  在实施“成功教育”中, 教师的积极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你做得真好“”你画得很出色”,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要怕,勇敢些,你—定能学会”等积极鼓励的语言,使幼儿作为一种信念牢记心中,形成一种我会做得更好,我是很能干的积极健康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健康心理状态,就为幼儿长大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山东教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