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九价疫苗包装盒能带走吗 洋货换上国内包装卖高价?清朝人造假手段不一般
洋货换上国内包装卖高价?清朝人造假手段不一般 网络时代,我们都被磨成了老司机。 举个例子。 你看到一段鸡汤,觉得很有道理。文字最后,显示其作者,是某明星。 你看到一段评论,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其作者,
洋货换上国内包装卖高价?清朝人造假手段不一般

网络时代,我们都被磨成了老司机。 举个例子。 你看到一段鸡汤,觉得很有道理。文字最后,显示其作者,是某明星。 你看到一段评论,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其作者,是某个著名作家或者企业家。 然而,看得多了,你就会怀疑,他们真说了这些话吗? 有些人就会去求证。 自然不必找本人,复制,贴到搜索引擎输入框,按确认,答案就出来了。 你会发现,跟你一样有好奇心的人还真不少。 你还会发现,所谓的名人名言,多半是假的。 (假鸡汤) 始作俑者知道, 一段金玉良言,如果没有名人加持,在这个时代,也是传播不起来的。 有名人加持,哪怕是句很平常的话,一张毫无艺术感的图,也能分分钟100000加甚至百万加。 它有两个特征。 一是名人效应。 二是真假参半。 不过列位,这种玩意儿还真不新鲜。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清朝类似的事。 清人记载,当时街边商铺,各挂牌匾,如,上池神水,又如,刀圭圣药,其落款则是某年月日,某达官贵人。 书中写到,「 ”于是乡愚过客,群以为是真上池神水、刀圭圣药也”,结果,买回去的都是狗皮膏药。 那么,为何他们胆敢如此明目张胆盗人姓名,侵人权利呢? 无非是欺负达官贵人深居简出,所以不闻不见。 然则我在想了,难道达官贵人身边人,就完全没有看到过?没人想邀功请赏而报到他们那里去? 我估计,应该是有的,只是,谁没个虚荣心呢?他用我名字,可见我名头很响啊,免费广告,随他去吧。 (清朝店铺) 列位,你又见过有哪些名人,出来澄清,那些话不是我说的? 与制造假招牌类似的,是做假广告。 书中写到——商店所登报章之广告,每以他人赞美之函札胪列其中,或且以真迹摄影。发函人之小像也,邮政局之图记也,人名地名,应有尽有。 报上商品广告,不但有赞扬信,还贴着赞美者的照相,搞得像模像样。 实际上,这假实在太好做了。 比如,给我远房亲戚照个相,让他写封信,不就行了? 不过,如此搞法,还嫌麻烦,成本太高。 时兴做法是,「 ”于照相馆中搜买一日久弗取,不知谁何之照相玻璃,以制铜版,而强名之曰某某,旁列颂扬之语”。 现在不也有骗子,复制你的帐号,连头像都跟你的一样吗? 更出奇的是,竟然有人假冒国货。 原来,「 ”宣统辛亥,提倡国货之说,时有所闻,于是而有赝者发见,盖有奸商串通某国以制造之。绸缎也,烟草也,其装潢,其牌号,固皆用国文也”。 (清末市场) 明明是洋货,却披着国货的牌子,还卖得很火,「 ”不数月而利市十倍矣”。 这事就算被发现,其实也是三赢。 买者觉得自己用了国货,大满足。 且洋货质量不差,虽然多出了钱,但人家本来值那个钱。 三者,则是卖货者出赚了钱。 尽管如此,假就是假,而且,利用人们的爱用国货的情绪造假,不得不说,该骂。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