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上书谏寡人者 宰相私自放走杀人犯,国君:寡人恕你无罪:宰相怒喊:我必须死

火烧 2022-08-03 23:14:03 1052
宰相私自放走杀人犯,国君:寡人恕你无罪:宰相怒喊:我必须死 古人常说:“忠孝难两全”。尤其是身为执法的官员,当亲情与律法产生冲突的时候,这句话就更加让人难以取舍。面对这种情况,究竟是应该保护自己的亲人

宰相私自放走杀人犯,国君:寡人恕你无罪:宰相怒喊:我必须死  

古人常说:“忠孝难两全”。尤其是身为执法的官员,当亲情与律法产生冲突的时候,这句话就更加让人难以取舍。面对这种情况,究竟是应该保护自己的亲人,还是应该维护律法的威严呢?

大义灭亲这种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春秋时期楚国宰相石奢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他做出的选择,后世在谈起“忠孝”时常会引发争论。

石奢是楚昭王的令尹,相当于宰相,深得楚昭王的器重和信任。石奢这个人“坚直廉正,无所阿避”,就是说他为人正直廉洁,从不阿谀逢迎,即便是权贵犯法,他也绝不畏避,因此在楚国威望很高,并且被司马迁记载进了《史记·循吏列传》中。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石奢左右为难,最终只好自杀而死。有一次,石奢到外地去巡视,遇到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杀人,并在行凶后逃跑。石奢二话不说,立刻派人去追捕,将行凶者抓获。但是等到行凶者被带到石奢的面前时,石奢却惊得目瞪口呆,因为行凶者不是别人,正是石奢的父亲。

石奢有些不知所措,父亲当街杀人,按律应当斩首。可是儿子怎么能处死自己的父亲呢?这是不孝啊!但如果徇私枉法将父亲放走,那么自己所坚持的律法公正还会有人信服吗?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楚昭王的信任?内心斗争了一番之后,石奢还是将父亲放走了。但是他让人把自己囚禁,押送回京去向楚昭王请罪。

石奢对楚昭王讲明事情的缘由,并说:“杀人凶犯是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律法纵容犯罪,这是不忠。臣故意放走父亲,该当死罪。”

楚昭王听后并不打算追究,而且还帮着石奢打圆场,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有抓获,不应该怪罪,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

楚昭王给了石奢一个台阶下,希望这件事就此结束,没想到石奢却不领情,他不愿意楚昭王徇私赦免自己。

石奢反驳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国家的律法,不是忠臣。大王赦免臣的罪责,是大王的恩惠;臣服罪而死,是臣的职责。”说完后,石奢不顾楚昭王的劝阻,毅然自刎而死。

对于石奢这个极端的做法,有人感叹“忠孝难两全”,也有人认为这恰恰做到了“忠孝两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上书谏寡人者 宰相私自放走杀人犯,国君:寡人恕你无罪:宰相怒喊:我必须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