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巴黎右岸 Proven▼ 巴黎右岸历史

火烧 2021-05-09 09:02:54 1055
巴黎右岸历史 1.巴黎的历史历史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

巴黎右岸历史  

1.巴黎的历史

历史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

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岱兹”(法语“沼泽”的意思)。

公元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

10世纪末,休•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年)。

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

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道路,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形成今日的样子。

战后,法国政府对巴黎的建设不遗余力。虽然在1970年,曾经为了疏散过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国各政治和经济机构,暂缓了巴黎的发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购物地下街建立以来,巴黎的建设又有了新的方向。

为使巴黎东、西市区的发展更均衡,1981年开始,以密特朗为总统的法国政府开始的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十大工程建设,已于1996年底前全部完工。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

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

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

巴黎右岸 Proven▼ 巴黎右岸历史

巴黎大部分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包括法兰西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均设在“市场”(1183—1969年为当地的中心市场)的西侧。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

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

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

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伯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

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法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细分起来,巴黎市共有20个大区,大小街道、马路、林荫大道5000余条。市内东、西、南、北建筑分明,便于路人正确地判断出自己在城中所处的位置。

巴黎以其圆顶教堂、凯旋门、伟大的宫殿、雄伟的广场、皇家公园以及每晚数以百万的闪烁灯火而成为法国的中心。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在100多年前被人斥责为“可惜的与无用的”,后来它才被友好地接受下来,并成为巴黎的象征。

巴黎拥有每个游客都不能错过的十大名胜:埃菲尔铁塔、La Coupole(酒吧)、圣心教堂、毕加索博物馆、蒙马特小丘、卢浮宫和凯旋门、拉普街、胜利广场的时尚、凡尔赛宫。到巴黎,一定要尽情俯瞰美丽的巴黎城。

从巴黎圣母院、凯旋门、风景如画的LaSamaritsine商店的露天平台和蒙马特高地,巴黎美景真是尽收眼底。当然最惬意的莫过于从埃菲尔铁塔上看巴黎了,它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

巴黎市有70座博物馆,让艺术气息侵袭您的心灵,每一座都是精彩又独特的,世界最大的卢浮宫,位于塞纳河右岸,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还有收藏18世。

2.巴黎的发展史

巴黎简介

法国首都巴黎(Paris)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市区人口217万。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包括法兰西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均设在“市场”(1183—1969年为当地的中心市场)的西侧。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巴黎有75个图书馆,其中国立图书馆规模最大。该馆创建于1364—1380年,藏书1000万册。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伯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3.法国巴黎的左岸右岸文化形成于哪个时期

巴黎“左岸”形成于人文咖啡文艺复兴时期,大批的思想者哲学家共同为之缔造,纽约SOHO区的形成是追求另类购物、居住的艺术家或者同类年轻人,把SOHO当成工作方式——它们凝练、自发,而且长久地沉淀,最后事实性地产生影响。

如果说,右岸凝聚着奢华宏大的文化象征:

香榭丽舍大道、刚果广场、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等;那么,左岸(Rive Gauche)则有着着卓尔不群的精神指向:罗丹博物馆、克吕尼馆、MK2艺术院线等等。

左岸,作家与诗人的天堂,清贫的文化,年轻的奋斗,人文的气质。

4.巴黎有多少年历史

有2000年了 公元前52年,巴黎地区被罗马人征服。

在此之前,巴黎地区只是一个名为巴黎西(Parisii)的凯尔特/高卢部落的聚居地。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

罗马人起初将该城命名为Lutetia,在公元400年前后改名巴黎。但是罗马时期高卢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定居点,而且集中在左岸。

公元50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巴黎,国王克洛维一世将其定为墨洛温王朝的首都,用木板在这里建起了教堂和宫殿。但是此时的法兰克人国家不过是部落的聚合体,克洛维一世死后,其王国被儿子们瓜分,巴黎很快又沦为地方性城市。

此后的加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帝国的首都在亚琛等地,巴黎地区由“强者”罗贝尔统治。公元九世纪,维京人入侵法国,并于845年进攻巴黎,迫使巴黎人在城岛周围建起了城墙。

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胖子查理软弱无能,在抵抗维京人进攻中享有盛誉的巴黎伯爵厄德(Odo)(罗贝尔之子)在888年由大领主们推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他的重孙休·卡佩(Hughes Capet)于98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开创了卡佩王朝,同时巴黎也首次成为法兰西的首都。

从11世纪开始,巴黎向塞纳河右岸发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区建立了市场和道路。

腓力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建设了环绕巴黎的首座城墙,还拓宽了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喷泉,同时修建了卢浮宫。1345年巴黎曾遭到黑死病袭击,并曾在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和勃艮第军队占领。

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墙。1436年查理七世(夏尔七世)(Charles VII)收复了巴黎。

16世纪初,弗朗索瓦一世(法兰西斯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了众多的城堡。半个世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了杜伊勒里宫和花园,并将它与卢浮宫连接起来。

波旁王朝时期,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直到路易十四兴建凡尔赛宫,并将宫廷和行政机构迁往那里。此时的巴黎环境肮脏,道路曲折,街道狭窄,房屋稠密,且多为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城市,拥有近50万人口和25000座房屋。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作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换:路易十五广场被更名为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被更名为“理性堂”,杰出的哥特式建筑圣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广场的路易十四铜像、新桥的亨利四世铜像和巴黎其他各处的国王铜像被推翻。

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对巴黎进行了新的扩建工作,兴建了巴黎凯旋门和卢浮宫的南北两翼,整修了塞纳河两岸,疏浚河道,并修建了大批古典主义的宫殿、大厦、公寓。 此后的巴黎历经反法同盟占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

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城市已经破败不堪。1859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e Eugène Haussmann)负责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

奥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但是他也拆掉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和文物,对巴黎旧城的破坏一直存在历史争议。

1870年普法战争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巴黎再一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巴黎公社在面临失败时,于1871年5月24日放火烧毁了巴黎的众多主要建筑。

此后巴黎经历了第二次大规模发展时期。作为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同时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于1889年修建了埃菲尔铁塔。

为迎接1900年世界博览会修建了巴黎地铁,同时建造了大皇宫和小皇宫。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都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在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

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经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但这个命令没有被执行。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

战后巴黎继续向四周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停止盲目扩张,改为发展郊区卫星城。70年代末开始,在巴黎西郊的上赛纳省(Hautes de Seine)建设了拉德芳斯中心商务区(CBD)。

如今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商业中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赛纳河的河流历史

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坐落着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斯德岛,是塞纳河沿岸最早有人群定居的地方,大约公元前250年,最早的部落叫“巴黎”人就已经在此定居,以后的巴黎市是以此岛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巴黎市的分区也是从斯德岛开始,斯德岛西半和右岸部分为第一区,然后顺时针展开一共分为20个区。1968年以前,巴黎周围地区为塞纳省,由于人口逐渐集中到巴黎周围,1968年,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个省:上塞纳省;塞纳-圣但尼省,塞纳-马恩省和巴黎省。巴黎省只剩下外环线以内的区域和外环线以外的东西两座森林公园。

塞纳河在巴黎的桥梁众多,尤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赠送的,以他父亲命名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最为辉煌壮观。法国的许多重要文物建筑都围绕着塞纳河两岸,如:卢浮宫、荣军院、先贤祠、奥尔赛博物馆、爱丽舍宫、艾菲尔塔和凯旋门。塞纳河也孕育了许多世界闻名的文化名人,也是巴黎这座文化名城的母亲河。

6.谁知道巴黎地历史

巴黎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它是时尚流行、文明、艺术、知识殿堂的代名词,被称为世界的花都”。

巴黎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属比较温和的气候。这个城市白天的气温平均只有28度左右,湿度也很低,夏季来巴黎,景色最好。

在每年的1月和7月分别会有一次全面的大减价(SOLDES),所有的商店都会推出各自的特价行动,此时到巴黎旅游是购物的好机会。 这里有宏伟庄严的凯旋门,雄伟屹立的法国标志-埃菲尔铁塔。

巴黎市的中心是全城最古老、最活跃、最热闹的地区――被塞纳河环饶的"西岱"(cite)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和巴黎法院。协和广场、马德兰大教堂、巴黎歌剧院、杜伊勒里公园以及卢浮宫等都集中在这里。

夜晚泛舟塞纳河,衣香裴影,耳边恍然响起肖邦的夜曲,浪漫而凄美。还有红磨坊和巴黎歌剧院的艺术魅力让人心动。

正如文学家利尔克曾说过的“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 塞纳河水将整个巴黎分为左岸和右岸两个区域。

右岸是巴黎的金融、贸易、消费中心。左岸以知识和活力取胜,圣日耳曼区赢得世界知识中心的桂冠。

若要论起艺术,左、右两岸可不分高下。整个巴黎,不仅自然景色优美宜人,而且到处都散发着艺术气息。

巴黎的博物院、展览馆自不必言,仅就巴黎的公园空地、大街小巷,就到处是喷水,到处是雕塑。不仅有古老的艺术,而且有现代的作品。

近年来,随着巴黎的城市化进程,巴黎市区的南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旧住宅区的老房子被拆除了,代之以林立的新住宅区和高大的办公大楼。

同时,在城南的蒙帕那斯区以及第13区的意大利广场周围,还建造了许多新式的建筑。 巴黎,不仅保留着文明古都的魅力,更以其现代化的风姿吸引着各国游人。

在法国吃东西花费并不很昂贵。菜单里有许多固定价格的在80法郎以下的简单可口的食物。

稍微多花一点钱就能有更多的菜可选。一旦超过150法郎就能得到美食家的满足,有许多的不同国家的餐厅可选。

有北非,南非,中国,日本,越南,希腊还有更多的。素食餐厅的数量在增长,印度人,犹太人,意大利人的餐厅是提供素食菜的好地方。

一般餐馆的营业时间是由正午十二时至下午二时三十分,而晚上则由七时至十一时左右。而其它时间则可以到 Cafe 或 Brasserie 等咖啡茶座吃小食;如三明治之类,也可到Creperie薄饼店。

麦当劳等快餐馆在巴黎不太普遍,只有在较著名的游客区如香榭里舍大道才找到,价钱亦较昂贵。 很多餐馆供应每日午餐特餐,周一至周五:11:00-14:00,约有45-65法郎,其中包括: 主餐、沙拉、饮料和咖啡。

有主餐热炒的晚餐一般在80法郎以上。咖啡馆无论冬夏,去斯德哥尔摩咖啡馆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7.法国巴黎的历史路程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也古代巴黎。不过,那里的巴黎还只是赛纳河中间“西堤”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希人”。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册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堤兹”。公元3、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 巴黎希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

公元6世纪初,巴黎开始成为法国的王都。10世纪末,休·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年)。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街道,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形成今日的样子。

革命历程

巴黎不但是法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历届资产阶级共和国首都,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百姓攻破巴士底监狱的大门,从而开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后来,这一天便成了法国的国庆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举行了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区东部拉雪兹神父基地的巴黎公社墙,就是公社社员们最后进行防卫战而壮烈牺牲的地方。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5年8月25日解放,给巴黎带来了一派新的生机。20世纪,它进入了新的辉煌时期,尽管二战也曾给它带来了创伤,但它在西方却一直保持着文化和人文方面的历史地位,文学、绘画的现代艺术运动,也始终在这里一端,并不时推出全世界瞠目结舌的标新立异之作。

巴黎的政治,经济,文化

巴黎是法国的政治中心。从历史上讲,1789年7月14日以前,巴黎是法国历代王朝的京都。此后,便一直是法国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今天,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等也都设在这里。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那里有众多的世界闻名的大学、学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院、展览馆、剧场、剧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电影院等。巴黎是文学家、艺术家的摇篮。如果说巴黎的生活场景是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大文豪的创作源泉,那么塞纳河便是印象主义画派的母亲。1858年,17岁的克洛德·莫奈便在画家欧仁、布坦的指导下,开始静静地坐在塞纳河边,细心地观赏和描绘着阳光的变化。

巴黎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巴黎的纺织、电器、汽车、飞机等工业都非常发达,时装和化妆品工业更是举世闻名。巴黎设有许多世界性的大银行、大公司、大交易所,它们以巴黎为基地,积极开展国际性业务,构成了一个国际性营业网。

巴黎的文化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早在1469年,法国第一家印刷场在拉丁区诞生,至今巴黎的新闻出版业仍雄踞首位。世界最大的通讯社之一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ésse)设在交易所广场,150家分社遍布全球。巴黎出版的《世界报》(LeMonde)和《费加罗报》享有国际声誉。拉丁区也是法国高等教育的摇篮,古老的巴黎大学现已分为13所独立的大学,共有30多万学生,其中5所分布在郊区。

法国还有一种专门培养“精英”的学院,叫“大学校”(Grandes écoles),学生不多,但质量很高。很多有名的“大学校”设在巴黎,其中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声誉最隆。每年7月14日国庆节,在凯旋门前举行的阅兵式上,排在最前面方阵的青年军官,就是该校的学员。理工学院创办于1794年。不久拿破仑看中了这所学校,将其划归军事建制,还将一面写着“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Pour la patrie , les Scineces , la Gloire)的锦旗授与该校。1814年,俄普奥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院的学生要求参战,但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该校学生勤奋学习。200年来,这里为法国培养出大量人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联军统帅福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贝古勒耳、汽车工业家雪铁龙、法国总统德斯坦等。现在该校已迁往西南郊的帕莱索(Palaiseau),占地150公顷,学生1200多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很有名,新生录取名单最后要由教育部长决定。化学与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文学家萨特、蓬皮杜总统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

8.巴黎铁塔的历史

1887年,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庆祝巴黎世界博览会开幕,法国政府决定建造一座高塔。

在征集700多个方案中,最后决定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并为此项工程的负责人,因而此塔命为埃菲尔铁塔,又称巴黎铁塔。1889年3月,这座高耸入云的铁塔终于矗立在巴黎塞纳河畔。

这座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的的世界著名铁塔,它不仅是博览会的一座纪念性建筑,而且一直到现在还被认为巴黎的最大名胜之一,所有来到过法国的国际游客都必然会前往瞻望铁塔风貌。法国诗人桑德拉尔曾亲自访问过已趋暮年的埃菲尔,对他架构这座闻名世界的铁塔造型赞扬备至。

然而埃菲尔对于这种赞美并不以为然。因埃菲尔本人看来,这座铁塔并不算是真正的建筑,只能说是一种纯技术表演的成功。

但这座高耸的铁塔,在现在年轻一代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新建筑美的正式诞生,所以具有很显著的双重历史意义。铁塔全部由钢材制作,占地10000平方米,总重为9000多吨,原塔高300米,1959年顶部增设广播天线,增高至320米,全铁塔共分成3段,首段即底部有4条向外撑开的塔腿,在地面形成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塔腿分别由石砌礅座支承,地下有混凝土基础;二段是塔角的延伸,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向内收缩;到了三段,4条钢架立柱合成一股,外形曲线继续缓慢内缩,形成一条自然得体、很是优美的轮廓线,全塔由1.2万个构件组成,使用250万颗铆钉和螺栓连接成为整体,共用了7000吨优质钢铁。塔基至塔顶,共有1710级阶梯,在距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分别设有平台,备有餐厅、咖啡馆、酒巴间、游艺场和休息室的了望台。

并距地面300米处第四级平台,是一座气象站,在晴天,可远眺96公里之遥的夏特勒教堂,再往上,即直至苍穹的电视发射天线。建塔时安装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升降机,后改用电梯。

铁塔的施工工期为两年零二个月。铁塔建成后40年间,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它标志了19世纪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此塔90年来,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现在每年仍招揽游客300余万人,它的宏伟形象成为巴黎的象征。

9.关于巴黎罗浮宫的历史和详细资料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与卢浮宫有关的电影有《卢浮魅影》等。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国王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个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

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十分充实。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一个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巴黎卢浮宫与列宁格勒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并列,号称世界三大博物馆。今天,卢浮宫的收藏品多达40万件,由古代埃及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艺术、中世纪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现代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及绘画艺术等7个部分组成。卢浮宫馆藏虽丰,但慕名而来的观众却难窥庐山真面目。因为它的6个展馆仅在星期一、三两天基本全部开放,其余4天轮流开放,星期日只开一半。而且目前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1/3。如仅它的藏画就有15000件,但平时用以出展的不过2000多幅,因此有幸目睹卢浮宫全部珍藏的人寥寥无几。置身于40万件艺术珍品的包围之中,无论是谁都会面对艺术本身或隐含其中的历史的情绪的沉积浮想联翩──卢浮宫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卢浮宫的陈列分为七个部门:古东方文物伊斯兰艺术、古埃及文物、古希腊古与古罗马文物、工艺品、绘画、雕刻以及负责筹划短期和长期展览的平面艺术部门,分布在黎希留馆、绪利馆和德农馆三个馆区从地下夹层到三层中。每个楼层细分为10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内展示厅都按参观方向编号。到卢浮宫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根据导游介绍只匆匆地做了走马观花般地浏览。卢浮宫的镇馆三宝──《米罗岛的维纳斯》、《萨摩屈拉克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肖像,是精品中的精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农馆9二搂第六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画中人一双缺乏瞳孔的眼睛都会镇定而含义深刻地与你对视。米罗的维纳斯, 绪利馆7一楼第12厅,失去的双臂和永不可知的位置惹人遐想,使本来就矜持的美貌更加不可接近。胜利女神雕像,在德农8,二楼,达鲁楼梯的平台。约公元前190年,于爱琴海中的萨摩塔斯岛中被挖掘出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