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列表 明秦王墓簡介及明朝歷代秦王列表及陵墓
明秦王墓簡介及明朝歷代秦王列表及陵墓
明秦王墓,位於陜西西安,為明代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將地位僅低於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為秦王,並設西安府。由於秦王在諸位藩王中年齡最長,兵權最重,又擔負著拱衛西北邊疆的重任。
「首藩者,宗盟之長」也,故秦藩國被稱為「天下第一藩」。秦藩國之大,藩王之多,享國274年,伴隨明朝始終,並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這在有明一代和中國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明秦王墓
明秦王墓簡介
秦王朱樉其後二百多年間,共有十三位明藩王去逝,他們死後下葬的13座陵墓和50餘座陪葬墓塚散落在東起鳴犢西至三爻一帶的少陵、鳳棲塬上,當年各陵墓建築宏偉,陵前殿堂樓閣競相錯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園。
陵園建築豪華,今已蕩然無存,惟有黃藍諸色琉璃瓦殘片散於陵前,園門西南,神道直北,旁列華表,麒麟、虎、羊、馬、獅、人等石雕,東西對列,莊嚴肅穆,氣勢宏偉。
明朝歷代秦王
秦愍王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被封為秦王,是為第一代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於西安,鎮守關中和西北。由於政績比較突出,所以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舉薦為宗人府宗人令,洪武二十八年(1395),詔令帥平羌將軍寧正征叛番於洮州,番懼而降,皇帝賞賜甚厚。同年三月薨,葬於今長安區杜陵原。
朱樉墓塚在今杜陵鄉大府井村東北,坐北向南,現封土高約20米,周長l87米。墓前神道兩旁有華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馬、石人、石獅等大型石雕l8件,均系明初雕刻,造型、刻工均極精美,是一批明代石刻藝術的精品。
石雕由南向北依次為:八梭形華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馬2對、雙手持笏的文官和雙手持劍的武官各2人,另有1對神情兇猛的蹲獅蹲於門闕兩旁。華表上的蹲獸已不知去向,有一具石羊和武官也沒了蹤影,墓碑已蕩然無存,只剩下駝碑的大龜,且已殘缺。有些陪葬墓被當地村民挖塚取土毀不成形。
第二任秦王隱王朱尚炳,葬朱樉墓東側1000米處(距更東側的漢宣帝杜陵1000米)朱樉墓東南的四座墓中有兩座為第三代秦王僖王朱志恒和和第四代秦王懷王朱志均。僖王朱志恒是隱王朱尚炳的兒子,第三代秦王,永樂二十二年(1424)薨。據《咸寧縣志·陵墓志》載,墓在大府井東北愍王朱樉墓旁,據專家分析可能在朱樉墓東南4座墓塚之中,現無法確認。

懷王朱志均是僖王朱志恒的庶兄。因志恒無子,其庶兄由渭南王繼承王位,在位兩年,於宣德元年(1426)薨,陪葬於朱樉墓旁。據《咸寧縣志·陵墓志》載,墓在大府井東北朱樉墓東南4座塚之中,具體位置尚待確定。
明秦王墓
明朝歷代秦王列表及陵墓
1、秦愍王朱樉( 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2、秦隱王朱尚炳(1380年—1412年)墓葬地大兆街辦東伍村。
3、秦僖王朱志堩(1403—1424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4、秦懷王朱志均(1403—142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5、秦康王朱志壜(?—1455年)墓葬地大兆街辦康王井村。
6、秦惠王朱公錫(?—1486年)墓葬地大兆街辦龐留井村。
7、秦簡王朱誠泳(1458年—1498年)墓葬地韋曲街辦簡王井村。
8、秦昭王朱秉欆(?-1501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9、秦定王朱惟焯(1500年—1544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10、秦宣王朱懷埢(?-156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世子朱敬鉁陪葬高望村。
11、秦靖王朱敬鎔(1541年-157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2、秦敬王朱誼澏(旐)(1566年-158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3、秦肅王朱誼漶(1575-1618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4、秦景王朱存機(1595年—1639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5、秦王朱存極(?----1644年)李自成破西安,被執,殺於山西太原城內海子堰。無謚號,墓地不詳。
16、秦王朱輔(應為火旁某字)(?---1649年)順治二年被孫守法奉為王,六年兵敗投紫陽河死。無謚號,墓址不詳。
本文來源:商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