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人物 近代人物郭麟阁简介
近代人物郭麟阁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郭麟阁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4
逝世日期:1984
郭麟阁人物
郭麟阁曾任辅仁大学讲师、北平师范学院教授、中法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系和文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法语教研室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顾问、《法国研究杂志》顾问、北京市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著有《红楼梦研究》(法语)、《法国文艺论集》(法语)、《法国文学简史》(法语)、《法语文体学教程》,主编《大学法语》教材、《汉法词典》、《汉法成语词典》、《法国历史语法》等,译有(法)马尔赛勒·巴尼奥勒《窦巴兹》、(法)普罗斯佩·梅里美《雅克团》等。
郭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达半世纪之久,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他一贯热心执教,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成绩斐然。其学生遍及国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
(历史3xm.com.cn)郭麟阁孜孜以学
1904年12月15日,郭麟阁出生在河南省西平县农村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他幼年时代聪敏好学,受私塾教育,读《百家姓》、《神童诗》、《四书》、《五经》,作八股文。辛亥革命后,少年郭麟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省舞阳蚕桑学校,以后又不顾有封建保守思想的父亲之反对,毅然放弃继承家产,仅带着十分简单的行李,徒步远走他乡求学,于1919年考入开封欧美预备学校法文班,时年15岁。这个学校的课程除中文和历史外,全部使用外国教材,用外语讲课,4年毕业。当时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中,后来有不少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如董其武、侯镜如等。15岁的郭麟阁在选择人生道路上,敢于独立自主,追求光明和进步,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
当时,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并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当局的卖国罪行。在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潮推动下,郭麟阁也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郭麟阁更加坚定了为振兴祖国而出国留学的志向。1923年,开封欧美预备学校改建成河南大学,原校法语班学生被送到上海震旦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以后,郭麟阁考入北平西山大学(中法大学的前身)服尔德学院,来到了文化古都北京。

郭麟阁法国陶冶
在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郭麟阁打下了研究法兰西语言文学的深厚功底。与此同时,他还广泛涉猎文史哲学科的相关知识,更没有放弃从小以来对中国文学、历史的浓厚兴趣。也经常到北大文学院听著名教授讲课,如听鲁迅先生主讲《中国小说史略》、沈尹默的《诗经》、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等等。
1928年,郭麟阁在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毕业,考试成绩列全校第一名,由校方出资派送法国里昂大学留学深造。至此,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这一年秋天,他离开祖国,乘货轮飘洋过海,来到向往已久的欧洲大陆。
从1928年至1935年这7年的时间里,郭麟阁辗转奔波于法国里昂、马赛、巴黎等地,过着艰苦的官费留学生活。学校提供的经费少得可怜,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他节衣缩食,经常忍饥挨饿。但他始终依靠坚定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刻苦用功读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里昂大学文科,郭麟阁接受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卡哀·古昂教授的指导,学习"比较文学",同时选修"美学"、"法国历史"等课程。在这里,他大量阅读了法国各时期著名作家,如法郎士、司汤达、梅里美、莫泊桑、巴尔扎克、雨果、左拉的原著,以及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泰纳、圣佩夫等人的文艺评论。
他还跟随法国著名小说家维卡尔先生学习写作,整整学习了3年,使自已的应用法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博得老师的赞许。在维卡尔的指导下,郭麟阁开始翻译唐诗、宋词,并在报刊上发表。1932年,他大胆翻译了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前50回。当它们陆续在报刊上登载后,立即在法国文坛甚至整个欧洲都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是第一次用法文将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欧洲人惊叹不已,他们称曹雪芹是"中国的巴尔扎克",中国古典文学引起了法国人广泛、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