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医生不能和病人恋爱 哪里能找好的心理医生?

火烧 2021-08-25 20:23:17 1033
哪里能找好的心理医生? 到哪里找到好的心理医生?本文作者武志红结合自己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和记者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他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卸下助人的光环,也不过是我们众多消费的

哪里能找好的心理医生?  

到哪里找到好的心理医生?本文作者武志红结合自己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和记者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他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卸下助人的光环,也不过是我们众多消费的一种。认清这种平等关系,有助于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武志红,《广州日报》心理专栏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尽管几度下定决心做一名心理医生,但似乎更爱舞文弄墨,曾出版著作《解读“疯狂”》、《为何家会伤人》。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心理咨询与治疗其实就是一门职业。这个职业的特点是,来访者出钱,购买心理医生的职业劳动。然而,我们却很容易将心理医生神化。最常见的一种误解是,心理医生是助人者。这种想法无形中将我们与心理医生放到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似乎心理医生一直在付出,而我们则一直在索取。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最显著的特征是,来访者的腰包里要有钱,而且在国内大城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收费并不低。而且,心理医生在得到金钱的同时,也会获得相当的成长,当然,后者是一个隐形的收获。所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理医生与来访者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双方各有付出和收获。因此,来访者不必把心理医生放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认为心理医生是付出者,是“权威”;同时,心理医生也不必以“拯救者”自居,因为他们对来访者也有索取。

明白这些,对你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大有益处。

好的硬体

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正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然而即便北京、武汉、上海、成都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想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也并不容易。令人尴尬的是,拥有“心理医生”头衔者的数量,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仅广东一省,自2001年心理咨询师认证出现后,至今已有3000多人通过了这一途径“修得正果”。

但无法回避的是,很多拿到这一资格的人并不具备相应的助人能力。那么,怎么从这个貌似庞大的咨询师队伍中找到一名自己信任的心理医生呢?首先要看咨询师的“硬体”是否够硬——

心理医生不能和病人恋爱 哪里能找好的心理医生?

■ 系统教育比认证资格更重要。譬如,临床心理学方向的硕士文凭,胜于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 国外培训好过国内培训。即便国内大学最好的心理学系,目前的临床心理学教育都远不够成熟,主要是缺乏实操技能的训练和经验,而国外的一些培训则会弥补这一不足。

■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认证系统中,最严格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师认证系统”,其次是劳动部的“心理咨询师认证系统”。如果一个心理医生已拿到心理师甚至心理师督导师的资格,会更可靠一些。

如果一个心理医生既在大学接受过临床心理学的系统教育,又接受过国外的培训,同时又具备心理师或督导师的资格,那自然会可靠很多。

不过,这些“硬体”只能起参考作用,不能盲目崇拜。

让人失望的咨询

“我曾经试过心理咨询,在某医院的心理科。先是填了一大堆的测试题,接着医生在谈话时接了3个电话,还出去一次,其他医生自由出入,下一个病人就站在我后面,最后以医生呵斥我、我大哭一场而结束。我差点想从楼上跳下去,反而是陪我来的姨妈安慰了我一通,我才情绪平复下来。”(上海晓杉)

“我实习的时候,见到过医生给一个8岁的男孩做智商测验,结果显示他的智商是103分(智商的平均分是100分)。于是医生当着男孩的面对他妈妈说:‘他的智商这么点分,考那样的成绩完全正常。’这句话对男孩造成了很大伤害,好多天没和妈妈说过一句话。”(广州白冰)

“第一次做心理咨询我找了个专家,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进咨询室的时候,我发现房间里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旁边还站着两个同事在聊天。我犹豫地坐下来,以为那两个人会走,结果他们根本没有走的意思。那位专家也没有任何不自在,上来就问我有什么问题。他们3个人瞪着6只眼睛看我,我一下蒙了,突然觉得自己真无聊。大老远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啊,还真是有病!敷衍了几句,我赶紧夺门而逃。后来我再也不敢找人咨询了,干脆买了些心理咨询的书自己看,却发现好多这种诲人不倦的书竟都是这位专家写的,真是黑色幽默。”(北京小米)

由此可见,真正需要我们了解的,还是一个心理医生的“软体”,即他的专业素养,还有作为一个人的素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