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山西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山西抗日历史

火烧 2022-03-02 09:59:14 1123
山西抗日历史 一、介绍一下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的情况 1937年 8月,gcdzg在太原成成中学公开设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彭雪枫任办事处处长。 9月13日-11月8日,太原会战。会战过程中,中国军民

山西抗日历史  

一、介绍一下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的情况

1937年 8月,gcdzg在太原成成中学公开设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彭雪枫任办事处处长。 9月13日-11月8日,太原会战。

会战过程中,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两万余人。尽管由于国民党军事当局在作战指导上有严重失误,致使战役全局陷入被动,以至太原失守,但它仍不失为抗战 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

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平型关伏击日军,击毙日军一千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月,天镇、大同、涿州、保定等地相继失陷。

10月18日,八路军一二○师一部攻占雁门关。 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第三营夜袭山西代县阳明堡日机场,炸毁日机25架。

10月23日,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奉命率领一个独立团、一个骑兵营和近两个连的兵力,共2000人左右,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立了华北第一个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

11月24日,日军首次“扫荡”晋察冀边区。 1938年 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开幕。

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主席宋劭文。 1月13日,五台山青黄两庙僧众组织动员会,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4月4日,三万日军对晋东南发动围攻,后被八路军粉碎。 6月6日,八路军在山西阳城町店歼灭日军近千人。

6月17日,诺尔曼?白求恩到达五台,随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1939年 10月25日,ph在晋南作《克服目前政局主要危险坚持华北抗战》讲演。

10月25日-12月8日,日军集中两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扫荡”。 边区军民奋起反击,共作战108次,毙伤敌军四千余人。

11月7日,晋察边区聂荣臻部歼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及其所部第二混成旅团于涞源黄土岭,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1940年 3月,牺盟会全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沁源县召开,会议决定:“山西新军要在八路军的领导下,进行整军,整编部队”,会后牺盟会宣告结束。

4月,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粉碎日伪军的“春季大扫荡”。 6月,日军两万人对晋西北进行“大扫荡”,7月6日被八路军一二○师及山西新军击溃。

8月20日-12月5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这次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四万六千余人。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11月7日,晋西北军区成立,司令员贺龙,政委关向应。

1941年 8月,华北日军以七万兵力对晋察冀北岳区实行“铁壁合围”的“大扫荡”。到11月间“大扫荡”被八路军粉碎。

1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召开扩大会议。ph作题为《敌寇“治安强化”运动下的阴谋与我们的基本任务》的报告。

12月12日,太岳区在沁源县召开抗日英雄表彰会议。 1942年 5月,八路军一二○师在山西兴县田家会歼灭日军独立第十六混成旅团村川大队。

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10月,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召开,成立晋绥边区行署和议会。

从1940年到本年,太行、太岳两区已建立几十个二三百人的军火工厂。 1943年 1月15日-21日,晋察冀边区参政会正式成立。

成仿吾、于力为正副会长,宋劭文、胡仁奎为边区政府正副主任委员。 5月24日,太行山八路军粉碎三万日军的“大扫荡”。

1944年 8月24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续范亭的《致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 9月,太行、太岳军区执行中共中央发出的向河南进军的指示,于九、十月间派出新队,渡过黄河,建立了新的豫西根据地。

八路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各根据地军民不断歼灭日伪军,攻克敌军据点,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山西抗日战争英雄人物和事迹

李强(原名:李梦燕)(1915——1945)山西省,稷山县,马家巷村人。

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部正团参谋。李强,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马家巷村的一个农民小康家庭,重视读书。

他天赋聪敏,童年即上私塾,喜爱学习,成绩领先,稍长便升入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运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倾向进步,参加抗日学潮,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团结抗日的主张。

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9月,血气方刚的李强,投笔从戎,长途跋涉,到晋东南参加了八路军。在一二九师陈赓部的一个连队当文书员,艰苦的环境,激烈的战斗,锤炼和考验了李强。

他总出色的完成任务。1939年冬李强光荣的加入了gcdzg,并担任了排长。

在粉碎日伪扫荡,开辟岳南新区的斗争中,他带领战士,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战果累累;同时对闫顽军的封锁进攻给于坚决回击,保卫了抗日根据地,随后他同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阻击日寇,屡立战功。1942年,李强调团部作战处工作,这期间,日寇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妄图一举歼灭抗日武装,摧毁抗日根据地,战斗频繁,作战任务繁重,作战出工作十分忙碌。

李强按照团首长指示,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制定作战计划,调配战斗力量,特别是加强情报工作,派侦查潜入敌占区,搜集情报,监视敌人行动,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因而总是取得主动权,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受到上级的嘉奖,不久,李强调到太岳军区司令部担任参谋。1945年李强同志在上党战役,襄垣磨盘垴围歼敌援军作战时中弹身亡,安葬于襄垣县革命烈士陵园。

李强同志生有一子李大正(现已去世)在家务农,生活虽然艰辛,未向国家政府说过一个难字。愿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和平盛世永垂不朽——愿为祖国和平抵御外敌侵略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愿李强同志永垂不朽——。

三、山西抗日战争历史,求详细

77卢沟桥事变之后 日军为占有山西的煤矿资源开始向山西进攻 太原会战爆发 战役初期 忻口会战 我方聚集中央军 晋绥军 以及刚刚被国民政府整编的 十八集团军攻击20余万人 日方 出动精锐的第5师团以及关东军1一部分 兵力9万余人 在忻口 双方基本打了个平手 9比20 的兵力勉强才能和日军打个平手 可想当时中日双方的军力对比 我军bl部偷袭平型关日军后方的辎重部队 缴获大批日军冬装大衣 之后刘伯承部偷袭阳明堡机场 使日军在忻口方向无力进攻。

不料日军20师团赶来突袭在山西北侧的娘子关防线,由于准备不足 指挥混乱 战士临场怯阵 日军攻下了娘子关防线 娘子关失手后日军可以迂回我军后方前后夹击我军,所以我军无奈只能撤退 集中兵力退守太原 太原保卫战爆发。 此时日军合兵忻口方向的第5师团 娘子关方向的20 105师团 向太原成合围 由于之前退败我军士气全无 无奈太原失守日军占领山西 太原会战已失败告终 太原会战我军出动进30万人伤亡10多万 日军出的14万人 只伤亡不到3万人 之后我党在山西境内的山区农村等偏远地区开辟根据地滋扰日军后方 其战斗规模很小。

四、关于山西的历史故事

1、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

山西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山西抗日历史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2、介之推绵山被焚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

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

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

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

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3、赵氏孤儿 晋景公树立国君权威,收侈卿的目的已达到,复立赵武。这时的赵武十岁左右。

一个未成年的娃娃如何能够把持这样室破堂空的家庭?赵武年幼,不能持家,内外倚靠赵旃打理,幸赵旃在下宫之难后变得成熟,不再像年轻时张狂跋扈,也失去了跋扈的资本。前581年,景公梦魇缠身,梦见厉鬼,忧郁成病,遂命太子州蒲监国。

半年后,晋景公猝死于厕,州蒲嗣位,是为晋厉公。景公末年,赵氏已无足轻重。

八卿之中,栾、韩、二郤皆属公室,二荀为远支,除掉赵氏之后,晋景公树立了崇高的威信。晋公族复强。

厉公年轻,未有政治资历,对臣下的控制、驾驭力度不如乃父,栾书为政,三郤荫公室,对外以和为贵,先后与秦、楚缔结盟约,后又于麻隧、鄢陵击败秦、楚。厉公欲重夺大权,而国内侈卿林立,尤以栾氏、郤氏为首。

只有启用一批忠于国家,反感栾、郤的贵族,厉公才能够与侈卿逐力。4、满门忠烈杨家将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戏说中,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

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5、苏三起解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

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出了门。

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

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带苏三回故里。

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

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

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