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文集 顾准历史笔记
顾准历史笔记
1.【顾准的《希腊城邦制度》为谁而写
摩 罗 十年前读过《希腊城邦制度》,可是今天面对书中所划的许多杠杠,基本上没什么印象,就像没读过一样,因为当时根本读不懂.现在有[法国]库朗热《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和[美国]摩尔根《古代社会》两本书打底,终于能够读懂之. 摩尔根认为古希腊城邦共和国民主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自然延伸,对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反复提到的君主专制他似乎没怎么在意.顾准根据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考古发现,坚定地认为在城邦民主制度之前,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区其实也像东方世界一样流行着帝王专制的国家制度.城邦民主制是城邦贵族推翻君主专制而建立起来的,这个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很艰难很漫长.顾准所引述的著作,都是比《古代城邦》、《古代社会》晚出的著作,再加上考古学的新成果,所以材料更具有说服力. 顾准当年怀着那么大的勇气和热情写作《希腊城邦制度》,究竟是为谁而写的?其价值究竟如何体现?没有相当的知识背景的人,无法读它,而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又不愿意读它(毕竟不是专家的作品也). 实际上,顾准写这些笔记只是为日后做深入研究做准备,所以他几乎完全不谈自己的观点,只是摘录有用的资料.因为这仅仅是宗旨远大的研究计划的开端,他只需耐心整理材料即可.至于他的想法,得等日后再做系统的表达.所以,这部《希腊城邦制度》只是他的工作文件,在他看来没有独立价值.可惜天不假年,他没来得及留下研究著作就去世了.知道这个背景,倒是可以从笔记中窥探出顾准思想的蛛丝马迹. 十余年前《顾准文集》出版的时候,大家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可是此后对他的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对他认真思考和研究过的问题,也少有关注和追随者.人们所怀念的是他的精神,而没有充分重视他的思想.思想者的这种命运,多少有点悲哀.。
2.谁能帮我清树一下顾准思想
顾准(1915——1974),早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35年加入gcdzg。1957年他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后来,他两次被打成“右派” ,仍然坚持理想和信念不动摇。在逆境中,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著作,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顾准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他的著作和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精神。
顾准自幼自学成才,很快成为立信会计事业的台柱,深得杰出的会计专家、教育家潘序伦的信任;顾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了地下党的职委、文委工作,立信成为他革命生涯的起点;顾准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首任财政局局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顾准后来在令人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从事学术研究,他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哲学、经济、思想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顾准的《会计原理》是一部残卷。顾准逝世后留下的编写大纲表明;原计划欲写七篇,这只是其中的第一篇。1965年顾准被第二次错误地戴上右派帽子(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作者第三次受到不公正、不应有的错误的打击),接踵而来的是震天撼地史无前例的「文革」,他连工作权利也被剥夺了,自然不可能续其成。1974 年12月,顾准在北京病逝,他的弟弟陈敏之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了《会计原理》的手稿和《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列印稿。
如果说顾准遗著《会计原理》的出版,历经戏剧性的磨难,那么他的另一部专著《希腊城邦制度》的问世显得「平淡无奇」了。
顾准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这本书的出版同样费尽周折,陈敏之为之心力憔悴。
顾准生前命不好,一生坎坷。死后命仍不好,真可谓命运多蹇。这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从整理成书到出版问世,历时十八个春秋,其间经历了几多波折和艰辛,最后仍未能首先在大陆出版。
顾准翻译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的《经济学论文集》,分别在1979年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不过,前者署名为「绛枫」,这是顾准早年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顾准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这本书的出版同样费尽周折,陈敏之为之心力憔悴。
顾准生前命不好,一生坎坷。死后命仍不好,真可谓命运多蹇。这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从整理成书到出版问世,历时十八个春秋,其间经历了几多波折和艰辛,最后仍未能首先在大陆出版。
顾准生前根本没有想到过要出版这本书,也没有想到过会出版这本书,因为他写该书各篇时,纯粹为了满足弟弟陈敏之个人的要求,或者是答复弟弟的提问,如关于西方史、骑士文明等篇;或者是和弟弟讨论甚至争论某一问题,如关于民主问题的各篇以及关于哲学问题;或者是对弟弟的笔记所写的读后感,如关于老子、孔子、韩非各篇。其中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一篇,是应30年代的一位老朋友李少甫(立信同人,进社成员)之请所写。这些看似随手写来的笔记、读后感,决不是信手拈来之物,而是作者多少年来的积累,凝结著作者多年来思考、探索、研究的辛勤劳动。有谁能随手写出这样的笔记?
3.清华大学人文学科需要学什么书
1.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人与世界》(感觉敏锐的高中生,应该就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了吧),马小平《人文素养读本》(网上下载电子版)2.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唐君毅《青年与学问》,金克木《书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李泽厚《美的历程》,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与鲁迅相遇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历史笔记》,张中晓《无梦楼随笔》3.伯纳•派顿《身边的逻辑学》,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菲尔﹒沃什博恩《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佩格·蒂特尔《图利的猫》 ,朱利安·巴吉尼《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电车难题》,陈波《思维魔方》,徐贲《明亮的对话 : 公共说理十八讲》作者:夏秋链接:/question/28369245/answer/4697128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4.高二文科生,该读些什么书
1. 读本、思想准备、逻辑学
1.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人与世界》马小平《人文素养读本》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唐君毅《青年与学问》,金克木《书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李泽厚《美的历程》,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与鲁迅相遇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历史笔记》,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2. 文学
王国维《人间词话》,顾随《顾随诗词讲记》,缪钺《古典文学论丛》,闻一多《唐诗杂论》,沈祖棻《宋词赏析》,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集》《鲁迅杂文全集》,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虎集》《永日集》《立春以前》《艺术与生活》,梁实秋《雅舍谈吃》《雅舍梦忆》《雅舍人生》《雅舍小品》,沈从文《从文自传》,张爱玲《流言》,萧红《呼兰河传》,汪曾琪《一辈古人》《彩云聚散》,梁遇春《梁遇春散文》,史铁生《我与地坛》,周国平《思想的星空》,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国文脉》。
3. 历史学
吕思勉《中国通史》,陈恭禄《中国通史》,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张荫麟《中国史纲》,傅乐成《中国通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雷海宗《国史纲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三国史话》,温功义《三案始末》,秦晖《传统十论》,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孔令飞《叫魂》。
5.高中文科生适合看什么书
一、读本、思想准备、逻辑学1.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人与世界》(感觉敏锐的高中生,应该就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了吧),马小平《人文素养读本》(网上下载电子版)2.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唐君毅《青年与学问》,金克木《书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李泽厚《美的历程》,丛日云《西方文明讲演录》,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与鲁迅相遇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历史笔记》,张中晓《无梦楼随笔》3.伯纳•派顿《身边的逻辑学》,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
6.山东的高二文科生,开学应该带那些书
高二文科带什么书籍这还需要问吗?最重要的就是课本、资料这些啊。
如果喜欢看书的话,可以适当带点课外书。下面跟你说说学习这件事。
高中文科学习,最基本的要学会听课: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其次,要学会记忆: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2、合理用脑。
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3、借助高效工具。

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
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最后,要学会总结: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
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
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7.写历史的书
《私人生活史》
从私人账簿、日记、回忆录到个人肖像全记录,年鉴派经典讲述不受法律管辖的墙壁后生活,本书两位主编阿利埃斯和杜比与马克思并列为19位最著名的史学家,南方都方报2007年十大好书。
《全球通史》
牛书一本啊!
《明朝那些事儿》
这么有名的书,喜欢历史的又不知道的么?
《原来这才是春秋》 ----左传的现代唠嗑版。..
一百个人的十年(足本)
晚清七十年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带一本书去巴黎
昨日的世界
上学记
万历十五年 / 万历十五年
隐蔽的秩序
夹边沟记事
中国人史纲
宽容 / 人的解放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往事并不如烟
寻找家园
银元时代生活史
激荡三十年
定西孤儿院纪事
金陵十三钗
顾准文集
圆顶的故事
经度
无人读过的书
晚清七十年
剑桥中国史
8.请问顾淮是哪位
额,其实,顾淮其人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人,倒是有一个名为顾准的,就上面的回答,我觉得你可能是要查顾准的资料及生平。
顾准(1915.7.1—1974.12.3),上海人,字哲云,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
具体的简介和生平可以查阅百度百科。我偶然阅读柴静的一篇文章《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里说到顾准挺有新意的,说“顾是体制中人,都并非天才,受尽苦厄,回到平实,都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痛苦转变。”
“顾准的思想的横剖面都通过日记与文章记录下来,可以看到这样的心灵里,没有飞跃,灭有灵光乍现,立地顿悟,每一步都是困而求知,而勉力而行,但坚韧之感,就像一把刀不假思索深深扎入木头,直没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