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真相永远无法知道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gcdzg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蒋介石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的结果: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12月26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采,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 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
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同时,gcdzg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gcdzg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gcdzg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