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忧患意识

火烧 2023-03-14 19:09:59 1064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忧患意识 论文原文【摘要】惟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忧患意识  

论文原文

【摘要】惟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

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论文网 ://xzbu/9/view-3607758.

【关键词】忧患意识 重要性 培养

中国已经加入WTO,青少年们未来所面临的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他们将与全世界所有的年轻人展开就业竞争、生存竞争。

如何使青少年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忧患意识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学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的教育更加责无旁贷。

一、强化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奋发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

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能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孟子“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到杜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都告诉了我们古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这种的传统美德。

但如今这种传统美德却渐渐在流失,在淡化,如没了伤疤忘了疼等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重成绩、轻不足。

政府舆论导向对忧患意识宣传不足,20世纪80年代有位加拿大的留学生曾经说过,中国报纸喜事多,而外国报纸灾难多。

冷静思考,我们的广播、电视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很习惯地纵向欣赏多大的进步,我们经常看到今年数字上的增长,而没有看到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如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们国家继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这种思维模式的单向引导对一个成长中的儿童可能有益,但对一个民族无疑是自欺欺人,危害更大,尤其是迅速发展的今天。

2、重救灾、轻预防。

2008年5.12大地震,举国皆觞,大地为之痛哭,我们的政府尽最大努力进行抢险和灾后重建,我们肃然起敬。

但是在这背后却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一套完善应对灾害的机制呢?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纹川这一带属于地震多发地。

20世纪就发生过两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

而就在地震高发地方却出现教育场所质量不好的现象,导致这么多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美好的生命。

这是忧患意识不到位的结果,相比之下日本在抗震预防做得比我们好很多,这是日本政府国民忧患意识到位的结果。

3、重形式、轻实效。

首先,作为班主任没有教会学生在碰到问题该怎么处理,而是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这个是没有界定的,学生很难判断。

其次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也没有让学生以史为鉴,也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

只是一味的研究题目该如何解答,没能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体会到历史知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没能让他们在我们博大精深的历史中感觉出它的魅力。

再者,学生的忧患意识不高,上周我们学校进行火灾紧急疏散演练,发现很多学生有说有笑地走到操场,根本没当回事。

如果这样状况假如真的灾难来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的学校都如此,那还要求我们的学生如何呢?

二、补救学生的忧患意识

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忧患意识

1.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社会问题。

必修二《经济史》(人教版)中提到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晋商徽商 闽商等十大商帮,特别是晋商更加辉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走西口》都展示当年的繁荣景象,然而近代以来却为何衰败呢?可以指引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对当今有何启示?在经济建设的今天如何能让财富能得到持续的增长,首先保持社会的稳定,因为近代以来长期的战乱,使得社会财富在战火中流失了。

其次,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让财富得以延续。

2、在考试命题中增加有关忧患的问题。

象日本和西方国家敢于对未来进行假设。

日本的历史考试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一百年就发生一次战争,19世纪甲午战争,20世纪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会是什么?输又输在什么条件上?请分析。

我们先不讨论这道题有没有合理性。

但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地从历史中找到对现实有指导的东西。

3、编写教材直接鲜明的突出忧患意识。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我们有一种“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列强恃强凌弱,国民的生命被践踏,尊严更无从说起。

如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杀害我们30多万的同胞,象这样的题材可以在教材中更多的体现。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学会养成从历史惨痛的教训中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看懂今天的中国,让学生感到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会只看到我们的成绩,而没有看到我们的不足。

4、引导分析我们国家历代的内忧外患。

汉朝内忧:王国问题,外患:匈奴侵扰,宋朝内忧:冗兵冗官,外患:外族入侵;明朝内忧:农民起义,外患:满族入侵。

从这角度去培养学生分析当今我们国家存在着那些内忧外患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使学生能够清醒认识:虽然我们国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树立忧患意识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

必须清楚地看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

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

但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惟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

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和追求忧患意识,因为中国需要忧患意识!中国人更需要忧患意识!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历史教学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