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关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火烧 2023-04-19 12:24:39 1059
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最出名的莫过于商鞅的立木为信的故事了。还有曾子杀彘啊。立木为信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

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最出名的莫过于商鞅的立木为信的故事了。

还有曾子杀彘啊。

立木为信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

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

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他下了 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

有一个叫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的卫国人,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官,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但没有得到重用。

商鞅便来到秦国,托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

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

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

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

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 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

有关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

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

”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

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

”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