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的成就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火烧 2021-07-22 10:54:44 1037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原因: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
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的成就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原因: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 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为什么在20史记50年代中期,亚非拉国家要召开一次自己的会议

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一致,所以兴起了不结盟运动。

亚非国家为什么要召开亚非会议?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是历史上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由亚非独立国家自己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它的召开反映了时代的深刻的历史变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介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到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己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亚非会议的召开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 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著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1954年6月,ze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和中缅两国总理会谈的联合宣告中一致同意,并共同倡导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五项原则的公布,受到国际舆论、特别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广泛的支援和响应。这大大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亚非会议召开的主客观条件成熟了。 195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先提议,并获得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大力支援,决定在印尼召开一次亚非国家的国际会议来讨论世界局势,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以制订一个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纲领。这一倡议受到亚非各国的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邀出席这次会议。这一切表明了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奋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955年4月18-24日,会议冲破了重重障碍终于在万隆隆重召开,代表着占世界面积将近1/4(3100多万平方公里)和世界人口约2/3(14.4亿人)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有5个国家派代表团列席了会议。亚非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创举,正如印尼总统苏加诺所指出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的起点。 历时七天的亚非会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第一,会议通过的《最后公报》明确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指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完全结束殖民主义统治仍然是摆在当前亚非人民面前的严重任务。会议坚决谴责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支援各国人民的自由和独立的事业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这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各国人民。第二,会议关注世界和平和合作问题,认为国际争端不能诉诸战争,而应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谴责帝国主义组织军事侵略集团,侵犯他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径。在《关于促进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任何国家都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第三,会议制定了国际社会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万隆十项原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又是五项原则的具体化与充分体现。万隆十项原则的提出扩大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影响,促进了新型的国际关系的建立,这是亚非会议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成就。第四,会议重视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合作,提出了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建议。这在亚非国家面前展示了确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前景。可以说,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此外,会议还要求联合国的会员应具有普遍性,要求安理会支援接纳一些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并要求让更多的亚非国家担任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使它们对维护国际和平作出更有效的贡献。 亚非会议的成功来之不易。亚非各国,尤其是五个发起国在倡议和筹备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东道国印尼的政府和人民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为会议成功所作的多方面的努力和热情好客的精神,是促成会议圆满结束的重要因素。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倡和坚持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精神,对会议的顺利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50年前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亚非会议高举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的旗帜,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隆精神。这个精神贯穿于会议所通过的各项决议之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万隆会议的原则和精神并未过时,更没有消失,相反,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它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历史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所制定的十项原则,是稳定世界局势、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同志曾赋诗赞誉万隆精神和原则: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在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之际,让我们将万隆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吧。这是纪念这个历史性的国际盛会至关重要的一点

亚非国家为什么召开万隆会议

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团结亚非发展中国家

年代与世纪怎么换算`?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19**?

100年为一个世纪
10年为一个年代
而且都是按超出算下个来计算
比如1958年 则是 20世纪60年代 1900-2001都是20世纪
20世纪50年代中期=1941-1949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阶到高阶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络,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md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著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共召开的会议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程序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20世纪40年代中期 怎么说

mid-1940s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什么年份

dp的改革开放政策将进入高速、持续发展阶段,各种思潮踊跃,商品经济发展很快,一部分人开始先富起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