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帝的妹妹 皇帝想用毒酒除掉弟弟,结果弟弟说了一句话,成功逃过一劫

火烧 2023-03-01 04:44:56 1047
皇帝想用毒酒除掉弟弟,结果弟弟说了一句话,成功逃过一劫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阶段。这个阶段不断出现小政权,各种势力此起彼伏。在乱世之中,有一个孤儿非常幸运,不仅被人收养长大,后来还坐上

皇帝想用毒酒除掉弟弟,结果弟弟说了一句话,成功逃过一劫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阶段。这个阶段不断出现小政权,各种势力此起彼伏。在乱世之中,有一个孤儿非常幸运,不仅被人收养长大,后来还坐上了皇帝。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个皇帝就是南唐的建国者李昪。李昪的父亲在战乱中死去,后来母亲也去世。一个小孩子要想在乱世中活下来根本不可能,还好这时吴太祖杨行密收留了他,这时的李昪才刚刚六岁。但是在杨家的时间并不久,他就受到了杨家其他儿子的排斥,看到孩子们不能和睦相处,为了他的成长,吴太祖把他交给了自己的部将抚养。这个人就是徐温,她的妻子也姓李,自己又是受领导所托,于是二人对这个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随后李昪跟随养父姓氏,改名徐知诰。

徐温对于李昪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不仅抚养这个义子长大,甚至连后期他篡位赢来的江山,都留给了这个义子,而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徐温有两个亲生儿子,长子徐知训,次子徐知询,不过两个孩子的才智都不及养子。吴太祖在世时,徐温受到重用,一直尽忠职守。但是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他的野心也变得更大,开始觊觎皇位。

当杨行密去世,徐温伙同他人谋朝篡位,杀了继位的太子,自己坐上了南吴的皇帝。不过很快祸事也降临到了徐家身上,他的长子被南吴的名将杀死,能继承他皇位的就只有次子和养子了。所有人都觉得,徐温会偏向自己的亲儿子,但是他却把政权交给了徐知诰。于是次子二子非常不满,但是又惧怕父亲的威严,一直不敢有任何举动。

直到徐温去世,才正式把政权交给养子,把兵权交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徐知询因为握有兵权,于是放下心,觉得以自己的兵力一定有可能赢回皇位。但是论智谋和手段他都不及徐知诰,很快他的兵权就被皇帝收了。徐知诰对于政治有自己的见解,继位后不久又把国号改为齐,后又改为了唐,史称南唐。为了打出李唐的招牌,他又把自己的名字改回原名,就这样新的李唐时代再次出现了。

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国家得以休养生息,是一位称职的帝王。但是作为兄弟,他对自己的弟弟并不放心。既然如今已经称帝,连姓名都改了回来,也不必顾忌昔日那淡薄的兄弟名分,李昪开始筹谋要杀死这个弟弟。

一日,他邀请弟弟进宫赴宴。在酒桌上,他端起一杯毒酒,敬给徐知询,口中还说着“但愿你能活到千岁”。没想到,前来赴宴的徐知询早有准备。他明白两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情分,只有存在彼此心中的杀念。于是,徐知询端起酒杯,倒了一半在李昪的杯中,然后双手持杯,恭敬的说“我愿与兄长平分这一千岁,各享五百岁”。

他这个举动,倒是李昪没料到的,想不到一向平庸的弟弟竟能如此机敏,还回答的非常圆满,一时他犯了难,明知是毒酒怎么能喝呢?而徐知询看他不喝,就更坚信这酒有毒,便举杯不放,倒要看看这个要害死自己的兄长如何脱身。就在这僵持间,旁边的一个乐师站了出来,说到:既然皇帝和千岁不喝,那干脆赏了奴才吧!于是拿了这两杯酒,全部一饮而尽,

饮完酒后,他端着两个杯子谢恩退出。李昪马上派人去后面送解药,但是为时已晚,乐师已死。这个深明大义的乐师明白皇帝的心思,他牺牲自己就是要告诉李昪不要再做出这种骨肉相残的事情。

而徐知询却因为这灵机一动,让自己逃过了一死。皇帝为了权力,连亲兄弟都可杀,对于李昪和徐知询这种毫无血亲的关系,更是随时可以下狠心了。值得敬佩的是这个乐师,明知是毒酒还要饮下,虽然是一个伶人,却懂得大义,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丨《资治通鉴》 《南唐书》 《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

皇帝的妹妹 皇帝想用毒酒除掉弟弟,结果弟弟说了一句话,成功逃过一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