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排行老几?
李世民排行老几?
排行第二。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
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扩展资料:
李世民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
在他之上有大哥建成,之下有三弟玄霸、四弟元吉。
他四岁时,有位善相的看到他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及至他长大,果真风度翩翩,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太原公子”。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哥哥李建成的重臣,他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早早下手杀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
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

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
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
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
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
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
”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
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后来,唐太宗重用魏征,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
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
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总会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
“贞观之治”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
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
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
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怀念地说,自己没了一面心爱的镜子。
唐太宗为魏征罢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
历史上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就此落下帷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