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早出现的动物长什么样

火烧 2015-02-06 06:04:26 1052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可能是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如蓝细菌)演化来的,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是没有器官的分化。这些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在寒武纪之前很少有化石记录。迄今确认的最早的原生动物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些瓶状微体化石所代表的动物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可能是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如蓝细菌)演化来的,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是没有器官的分化。这些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在寒武纪之前很少有化石记录。迄今确认的最早的原生动物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些瓶状微体化石所代表的动物,生活时代约为7.5亿年前,形似现生的一类有骨骼的变形虫。

早期多细胞动物的化石材料则比较丰富,可以从中看出早期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5.8亿~5.4亿年前的埃迪卡拉动物群中有软躯体动物,更早的6亿~5.8亿年前的瓮安动物群中有动物胚胎,而在6.35亿~5.8亿年前的蓝田生物群中,可以看到具有触手和类似肠道特征、形态可与现生腔肠动物或蠕虫类相比较的动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后生动物遗骸化石,可能是产于纳米比亚7.6亿~5.5亿年前地层中的一些海绵状的化石。这种中空的花瓶状海绵化石只有一粒灰尘那么大,全身布满能控制水流的孔,其生存年代与通过分子钟计算的动物起源时间非常匹配。研究人员也曾预测,海绵体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后生动物生命的形态。


海绵的结构


贵州瓮安动物群中的动物胚胎化石

后生动物出现以后不久就演化出了骨骼。目前公认最早的长有骨骼的后生动物化石是出现在5.48亿~5.42亿年前的克劳德管。而年代更早的,如瓮安动物群中保存的5.8亿年前的大量海绵化石、骨针化石等,都还未有定论。

到寒武纪初的小壳动物演化大辐射(距今约5.4亿年)时,涌现出大量长度多为毫米级的多门类骨骼化后生动物化石,它们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海绵动物等,以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这一现象称为早期后生动物骨骼化事件。

后生动物的骨骼化很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因可归为大气含氧水平的提高,或者海水中钙离子浓度上升等,内因有发育受到调控机制的控制和捕食压力等。后生动物骨骼化了,就能够迅速进行辐射状的演化,并在此后的地质历史中逐渐成为生物界的主要成员。



微博士: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 为单细胞或单细胞联合而成的集合体,没有真正的器官,但有细胞本身分化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专司一定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细胞器类型,原生动物可分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虫纲,肉足纲中的有孔虫类和放射虫类化石较多,在地层划分和生态学上都起重要作用。后生动物由大量形态分化、功能分工的细胞构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有明显的分化,不同于原生动物的细胞兼有营养和生殖功能。后生动物中的真后生动物是指所有具有细胞组织的动物,由两侧对称动物和辐射对称动物组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