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md的女儿,15岁参加抗美援朝,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她
她是md的女儿,15岁参加抗美援朝,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她
md的女儿是李敏、李讷,这一直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对于李静这个女儿,恐怕对其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李静本不是md的亲生女儿,她是烈士的遗孤,是md主动认其做女儿的。
李静,自幼命运多舛,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她出生在一个革命之家,父母都是优秀的军人。
但之后遭出卖,八岁的她在半梦半醒中,看着母亲被人杀害。后被军队接回,成了部队里最小的战士。
她在军队里刻苦训练,为的就是早日上战场。在15岁那年,她就跟随志愿军前往朝鲜,一直活跃在战场上。
作为烈士之后的李静,在被接回部队的时候,很多人中央领导都来看望她,照顾她。
五十年代初期,在一次抗美援朝人员表彰大会上,md也接见了这位小战士,和她聊天,陪她吃饭。
当李静说起自己亲眼看到母亲被杀害的时候,哭得伤心欲绝。
md心里也十分难受,久久不言。
md擦了擦孩子的眼泪,说道:“你的父母是我的好友,你姓李,我也姓李(md早期化名李得胜),要不你做我的女儿吧!”
小女孩满目泪光地点了点头。
之后,md走进了她的生活,不仅作为她的义父,更像是一位亲人。
为了不让孩子内心充满仇恨,md鼓励她多看些书,增加文化素养。

渐渐地,李静内心的仇恨慢慢淡去,取代仇恨的是自己的梦想和为国为民效力的忠心。
后来,她的亲生父亲又结了婚,虽然她和亲父见面很少,但还是内心有些变扭难受。
李静找md为她开导,md循序渐进温容得开导她。
首先,要怀有感恩之心,毕竟是生父,还是要祝福父亲。其次,做女儿的要给一些贺礼。
但那时,她的收入很少,生活很拮据。这时,身为义父的md,慷慨的拿出自己的稿费给了她,这让她十分感动。
在她心里,估计义父的重量早已超过了生父的重量。
平时,李静最喜欢的就是看义父写字,义父的书法可谓是潇洒豪放。渐渐地,她也照着义父的字临摹起来。
md看她很喜欢书法,又比较有天赋,于是教了她很多。
她自己也十分勤奋刻苦地练习,最后也写得一手潇洒豪迈的好字。
据说,md的“毛体”只传授过给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李静。
md去世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气势磅礴、潇洒飘逸的“毛体”,她还专门举办了“毛体”书法展。